摘 要:学前儿童可塑性好,容易接受外部信息,学前期也是他们掌握各种行为要求的时期。本文结合实践,研究了教师处理幼儿冲突的恰当方法,以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关键词:幼儿冲突;方法;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然而,在这集体生活之中,幼儿之间交往产生冲突是不可能避免的。心理学认为,冲突能够促进个体变化、适应和发展,尤其在社会认知发展上,冲突不仅有助于提高认知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个体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如果幼儿之间的冲突太多,则可能会导致幼儿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幼儿自己又会由于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而陷入无助。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就必须要处理幼儿冲突。
一、 幼儿教师在处理具体情境中发生的幼儿冲突中应该少用的方法
(一) 简单的反对
即幼儿教师直接反对幼儿的冲突语言或冲突行为。幼儿教师通常会采用一些简单的禁止性语言或者是直接将发生冲突的幼儿分开。如在准备午餐时,保育员阿姨刚把勺子放到幼儿们的餐桌上,两男孩就开始争夺同一把勺。幼儿甲:“这是我的勺,我先拿到的”;幼儿乙:“我要要这把勺”。幼儿教师看到此情景时,说道:“不抢,乙,你放手,把勺子给甲”。
简单的反对不能让孩子们从心里对老师的话语感到折服,因此这类方法应该少用或者不用。
(二) 放任
在这里它主要表现为:幼儿教师对幼儿间的冲突视而不见。如在饭后自由阅读活动中,两个小女孩为阅读同一本故事书而发生冲突。幼儿甲跑到幼儿乙前抢夺图书,还说道:“给我!快给我!”幼儿乙则不撒手,说:“这是我的,我先拿来看的。”幼儿教师看到此情景时,对此次幼儿间的冲突视而不见。
放仍的态度不能够帮助幼儿正确处理冲突,在老师视而不见的态度下,有可能会助长幼儿发生此类冲突的几率,因此教师对于幼儿冲突不能视而不见。
(三) 直接進行指导
幼儿教师对幼儿间的冲突直接进行指导,她们通常会采取各种干预措施来使幼儿间的冲突停止下来。运用这种处理幼儿冲突的方法时,幼儿教师常常会根据幼儿冲突的情境来判定幼儿冲突方谁是谁非,据此再提出解决方法让幼儿来遵照执行。如准备进行“娃娃家”游戏时,幼儿教师准备选一小女孩扮演“阿姨”这一角色,可有两女孩争着扮演这一角色,于是两人都哭了起来。幼儿甲哭着:“老师,我想当阿姨”。幼儿乙不甘示弱,哭着叫道:“我要,我要当阿姨”。幼儿教师说道:“我不喜欢听我要我要的声音,老师想请我们××(幼儿甲)小朋友来扮演。”
这种幼儿教师直接进行指导的处理方法,其实就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处理幼儿冲突的方法。采用这种处理方法,这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直接干预,而没能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此对于这类方法我们应该少用。
(四) 消极的情绪情感接触
它主要表现为:幼儿教师运用惩罚、威胁等方法来与幼儿进行交流。这种处理幼儿冲突的方法可能也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比如它可能会使幼儿在较短的时间里从幼儿冲突中平静下来,但是也有可能幼儿在心理上没有完全接受。因此,它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幼儿冲突的方法。
二、 幼儿教师在处理具体情境中发生的幼儿冲突中应该多用的方法
(一) 积极的情绪情感接触
这是一种与消极的情绪情感接触相对立的方法。主要表现为:幼儿教师对“受害”的一方情绪情感的安慰,比如对幼儿说一些好听的话或者是把幼儿抱起来等等,以此来表达出对“受害”一方的关心、同情和怜爱。如在美术活动中,一女孩的小辫子不小心戳到了一男孩的脸上,可能是由于有点刺疼的感觉,男孩举起手就打人,于是女孩就哭了起来。幼儿教师走上前,马上抱起了女孩,摸着她的头,说道:“不哭了我们是不小心才戳到他脸上的,是不是?”女孩哭着,回答道:“恩”。幼儿教师接着说道:“我们先不哭,待会老师叫他道歉。”女孩:“恩”,较快地平静了下来。
这种积极的情绪情感接触方式可以让幼儿很快安静下来,并帮助他们恢复关系,对于幼儿与伙伴之间的良好关系有着重要的修复作用。
(二) 情节再现
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要让幼儿理解冲突情境,询问幼儿有关冲突情境的问题。幼儿教师通过呈现问题情境、引发幼儿间的争论,其实质是一种以幼儿为中心的处理幼儿冲突的方法,幼儿教师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因此这种处理幼儿冲突的方法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教师不能直接给幼儿下命令,而且还要不断地对冲突幼儿进行引导,使其明确当前冲突的真实情况,明白游戏的规则等等,在情节再现中让幼儿找到解决的办法来处理本次冲突。
情节再现是非常有利于幼儿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的,这种方法在解决幼儿冲突是比较理想。
(三) 修复或弥补幼儿之间的关系
虽然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幼儿都是不会记仇的,但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有选择地与同伴交往,这时候幼儿之间发生的冲突可能会对他们有比较深远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在处理幼儿的冲突后,还应注意修复或弥补幼儿之间的关系,恢复其与同伴的交往关系。比如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握握手、共同进行游戏等方法,缓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处理幼儿冲突较为积极的方法。
我们知道,学前儿童可塑性好,容易接受外部信息,所以学前期也是他们掌握各种行为要求的时期,我们教师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幼儿冲突有益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以后的发展会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慎重选择处理幼儿冲突的方法,在解决幼儿冲突的同时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2001:9.
[2] 李英兰.解决小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矛盾冲突的案例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
作者简介:叶雅情,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千灯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