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体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2018-06-29 08:26黄怡凡
文教资料 2018年5期
关键词:外语人才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黄怡凡

摘 要: 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大学英语作为“隐性思政”课程,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一定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创新型外语人才。本文在理解“创新型外语人才”和“全方位育人”的基础上,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存问题,并从大学英语课程本质特点、课程优化等方面探讨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途径,使大学英语课程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外语人才 英语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课程思政体系”因此被提出,这是一种新的综合教育理念。在这一体系中,大学英语课程应如何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呢?

思考这个问题,首先回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外语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80年代末之前主张培养工具型外语人才,80年代末提出复合型外语人才为社会所需,再到90年代强调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外语人才理念的演变很好地诠释了社会发展及其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变化。在今天的中国,正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指出的: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具有一定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二、“创新型外语人才”与“全方位育人”

首先,何为创新型外语人才?近十几年来,多位学者均对自己的理解做出了阐述。文秋芳(2002)[3]认为创新型外语人才是在合格的外语人才基础上兼具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素质,其中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陈新仁、许钧(2003)[4]从大学生的视角探讨了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内涵,指出创新型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创新个性、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庄智象(2011)[5]在近年研究中指出创新型人才在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取得创新成果。

各家所言,虽各有倾向,但核心思想类同,且均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予认同和强调,这一点有益于我们解决当前英语教学面对的困境。

其次,如何理解“全方位育人”?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德”。纵观全球教育发展,不同的教育观在这一点上是持相同观点的。比如,通识教育观。1988年的美国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中把它描述为“对所有人在生活中都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和1990年哈佛文理学院曾任院长出版的《大学——所有者的手册》中谈及通识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的能力和达到的标准时均从“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等方面提出:通识教育培养出的人应当具有有效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清晰地沟通思想和说服的能力,做出明确判断的能力和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等(彭寿清,2006)[6]。再如,起源于西方的“全人”教育思潮,其宗旨为培养“身躯、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要兼具良好的文化修养、知识技能、道德品质和审美意识。全人教育摒弃教育的功利主义,鼓励自我实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跨文化理解,注重“地球人”,即所謂“全人”的培养。后现代教育观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它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社会批判能力,在批判中认知自我、认知社会进而认同世界多元文化,实现跨文化意识的养成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它认为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建立文化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意识。

我们发现这些教育观念与今天提出的“课程思政观念”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都主张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服务社会,提升自我。

三、大学英语教育现存问题

(一)从学生角度来讲,学习动机具有较强功利性。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始终注重单纯语言知识的灌输,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色彩浓重,英语教学双方的功利性极强。笔者曾对某高校250名本科生做了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54.1%的被调查者表示学习英语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58.5%的被调查者学习英语是为了在升学和求职考试中获得好成绩;58.1%的被调查者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跟外国人交流。以上数据明确显示出参与调查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更具有工具性,而缺少融合性,个人发展是学英语的主要动力。这虽是个例研究,但其显示的结果却非个例,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韩宁(2008)[7]在对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调查中发现“个人发展”和“成绩”是他们最主要的英语学习动机;黎慧颖、傅福英(2009)[8]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的结果显示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动机主要是成绩动机和工具动机。学习动机功利性的特点如今依然普遍存在。

(二)从教学角度来讲,教学关注重点有失偏颇。

学习动机的功利性导致英语教学的关注点偏离正轨。这一点在英语教育发展过程中体现为两种情况。其一,英语教学中“人”的色彩过于淡化,学习者的主体性被忽视,造成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是教材、教学的目标是成绩的状况;其二,社会对英语人才需求状况的表象造成英语教育的浮躁特征,英语语言知识与某一专业基础知识的结合成了现在英语教育的流行特色,甚至是英语教育的全部,于是大学英语教学带有明显的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的特点。然而,语言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更应具有人文性,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

四、课程思政体系下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几点思考

(一)大学英语课程的本质特点。

在课程思政体系下,大学英语作为“隐性思政”课程存在,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中,同时注重课程的文化性诉求,恢复外语教学的文化本性,“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高德毅,宗爱东,2017)[9],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上海高校作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先行者,在改革中使通识课程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等多方面的内容,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在通识课中融入思政理论教育,打造了一批“中国系列”品牌课程(高锡文,2017)[10]。这对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同时也有相关研究证明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了解目的语文化,同时加强语言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加深对本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有助于实现学习者自我认同的变化,实现“学习者整体素质提升”这一教育目标。然而这种文化性到底应该如何体现并取得实际效果呢?这是学界一直在探索并见仁见智的问题,其核心点是还原外语课程“以人为本”的文化本性。体现文化价值的外语课程应如白臻贤(2008)[11]所言,首先要明确外语教学的目的是“领悟生存的意义,实现人本真的生存方式”,而非“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形塑”;其次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定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主體间的共存”,教学过程是师生“围绕教育内容的一个交往和对话的过程”,使外语学习过程成为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过程,进而使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体会生命的价值,促进情感的发展,培养批判的精神,塑造独特的个性,最终达成“人与人、社会、自然关系相协调的生态式发展”。(白臻贤,2009)[12]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优化。

基于上述探讨,笔者认为在课程思政体系下,英语课堂的建设应有如下思考和改变:其一,除语言知识的教学外,课程内容要丰富,融入思政课核心思想,并体现其文化性,“将文化学习作为显性课程贯穿外语教育始终,而不能将其作为隐形课程被语言技能的培养目标所遮蔽”(陆晓红,2010)[13]。增加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内容,提升文化自信;增加中西文明文化比较内容,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文化适应性与理解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二,教学过程应该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扩展性学习过程,其中经历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与理解、比较与分析、发展与创新等一系列环节,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纠正“思辨缺席症”的问题;其三,教学过程中要调整师生关系、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改变传统教学把学习者当成绝对的无知者,教师对他们进行知识的灌输,否认教学过程是探究过程的状况。弗莱雷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顾建新等译,2001)[14]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创造力深信不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体现于他们参与教学诸多环节之中,包括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选择等,整个学习过程应当是学习者自我调控的学习、反思与合作的过程;其四,转变以考试成绩分高下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为形成性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方式的弊端早已显露无遗,它与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全人”思想背道而驰,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够及时、不够全面,不利于学习者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甚至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是从多方面对学习者进行测评,包括学习成果、态度、情感、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除师评之外,还可利用互评和自评的方式,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了学习者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并改善其情感态度,增强其责任心,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教师的培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一直以来我们习惯单纯地“授业”,在课程思政体系下,“传道”与“解惑”更应该成为教育之重,三者并行,且“道”为先。对于教师的培养,首先,要让教师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会干扰专业课程自身的教学活动和减弱教学效果,相反还会提升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深化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学的效能”。(陆道坤,2018)[15]其次,教师要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培养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将思政理论与专业学识相结合,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给予学生思想、情感、人格、审美等方面的熏陶和感染;再次,教师应形成团队,调研、探讨并制定课程思政体系下大学英语应该教什么、怎样教,使其真正能够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

五、结语

纵观英语教学改革历史,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学习者学习观念与动机的转变、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革新,每一次均非易事,大家在不断地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遭受着教学实践中的种种挫折。今天,课程思政体系下大学英语课程的建设更非一日之功。就此,借鉴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试图揭示一个普遍现象和道理并求得启发。传播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研究者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与教师”其实就起着“传播媒介”的作用,英语学习者即为“公众”。因此,借鉴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对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对我们认为应该传递给学习者有关于学习观念、方法或内容等方面的信息赋予其“显著性”实现语言知识技能基础上的思政教育、人文培养及异同文化间的理解、协商与包容的英语教学希望,假以时日,培养出有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12-17.

[4]陈新仁,许钧.创新型外语人才的理念与内涵——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2003(4):2-6.

[5]庄智象,韩天霖,谢宇,严凯,刘华初,孙玉.关于国际化创新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外语界,2011(6):71-78.

[6]彭寿清.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7]韩宁.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74-78.

[8]黎慧颖,傅福英.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及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7-19.

[9]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10]高锡文.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实践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16-18.

[11]白臻贤.外语教学的主体间性维度[J].外语学刊,2008(1):140-142.

[12]白臻贤.外语课程文化自觉价值取向的后现代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37-39.

[13]陆晓红.走向跨文化理解的外语课程与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0(9):83-89.

[14]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赵友华,何署荣,译.被压迫者的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15]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

猜你喜欢
外语人才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基于区域经济的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国际化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