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涛 郭宏才
中国古典诗词特别注重形象的创造,普通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夕阳一明月,都被古典诗词演绎得灵动轻盈、悠远深邃、自信从容、美丽多情。可以说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就是形象化了的语言,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就是形象化了的魅力。古典诗词鉴赏离不开对诗词形象的分析,学会对诗词形象进行分析是开启古典诗词鉴赏的一把金钥匙。
“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情动于中而形与外。”(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的情感一旦被激活,其所触所见之物之景,均会染上强烈的主观色彩,我们把这种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叫形象。因此,形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情感而精心裁剪、设计的,它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形式。诗词中或用一物托物言志,或用一组景物形象组合而成特定的情景、特定的画面,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因此,如果没有形象,诗歌将形成不了诗意的最高境界——意境。这就好比一首诗,如果少了一朵又一朵鲜艳的花,整首诗一定不会出现明媚艳丽的春天。因此,景物形象在古典诗词中最丰富、最广泛、最多情。它的身份是双重的,是意与象的统一,它的表现形式是组合式的、集体式的,它的终极表现力是生活图景,是思想情感,是志趣。
古典诗词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这也可以看作是它在表现力上的共性,但它也会因诗人、读者、情感的不同而表现出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个性。共性与个性的融合构成了古典诗词形象的全部特性,他源自诗人的原创造,也需要读者的再创造。那么,我们到底要以怎样的方式、思维去鉴赏古典诗词中的形象呢?
一、知人论世
“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知人就是知晓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趣,论世就是分析理解形象时应联系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将个人的情怀志趣寄托在自己所赋诗词的形象之中是古代诗人的普遍做法,或怀才不遇之痛,或报国无门之恨,或离愁别绪之伤,或孤依无助之苦,或物是人非之悲,或时光轮回之感,不一而足。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趣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了了解,就有助于理解古典诗词中的形象。如读于谦的《石灰吟》,就要对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和人格有所了解。
二、把握特征
人有人的个性,物有物的特性。世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固有的特性,在具体的诗词中也被多情的诗人有意赋予某种特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形象特征。古典诗词中的形象特征往往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体,聪明的诗人在这或白或黑、或沉或暗、或淡或浓的形象中巧妙地加以点染,从而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志趣不露神色地融入其中。对诗词的特征进行分析,思维就会由客观向主观变化迁移,进而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三、体味意境
体味诗词的意境是诗词鉴赏的最有效途径。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词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因此,读者在阅读古典诗词时必须对一个又一个的形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大胆地进行主观创造,以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去连缀扩展一个个形象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因此,体味意境就自然成为形象分析的必由之路。
四、分析情感
中国古典诗词是形象化的语言,也是情感化的语言。中国古典诗词靠什么表情達意?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形象或意象。因此,人们这样定义形象: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是意与象的统一体。所以,体悟象外之象也是我们进行形象分析的一个重要的思维切入点,也是我们进行诗词鉴赏的落脚点。古典诗词“象”中有“意”,挖掘“象”中之“意”,就能让一个个形象张口说话,从而达到分析形象、鉴赏诗词的目的。
五、关注细节
中国古典诗词篇幅短小,语言高度浓缩,不像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细节描写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因为艺术的特质就在于它的形象性。中国古典诗词中具有鲜明、生动、典型的形象,它和细节描写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有细节描写的古典诗词中,关注细节描写就能很好地进行形象分析。
六、锤炼语言
中国古典诗词十分重视炼字艺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古典诗词的语言是凝练的,是含蓄的,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所以,鉴赏古典诗词,品味其中的一些“炼字”,就能更好地对诗词的形象进行把握。
七、体味内涵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形象往往具有约定俗成性,也就是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志趣及情感,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如以蝉喻品行高洁,以柳表离情别意等。
作者简介:许明涛(1976— ),男,甘肃环县人,硕士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 高中语文教学。
注:本文系2017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陇原名师”专项课题“形象分析法在古典诗词鉴赏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MSZX152)最终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