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周易》乾坤二卦之象也。乾卦,君子法天以自强;坤卦,君子厚德以载物。此诚如我所想:君子,以自强立身,以厚德载物。
所谓“自强”,其具有“生生不息”的特性,如破蛹之蝶“不破蛹,不成活”的决心,故多称“自强不息”。最初的“自強不息”是求生的欲望,世间万物皆有“自强不息”的趋势,但只有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的人,才是真正的“自强”,即为“勇者”。此外,老生常谈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宰相肚里能撑船”,实谓“厚德载物”,能胸“怀”天下之人,即为“忍者”,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忍”“仁”谐音,而在意义上也同样可谓“仁者”。
既为“勇者”,又为“仁者”,当真君子也!
泱泱中华,五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凭借的是什么?当成为西方列强肆意欺凌的对象时,又是凭借什么在夹缝中生存?这皆因自强之君子,也因君子之厚德。“自强”在于中国人不屈的信念,犹如徐悲鸿在外邦人鄙夷下发出的“人不能无傲骨”的心声。“厚德”却又体现在当灾难来临时,可以摒弃前嫌,为日本灾区的重建尽一份“绵薄”之力。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此“心志”涵盖了“勇”和“仁”两种概念。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曾提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这些人无不是意志坚定之辈,均可谓“勇者”,即曰“自强不息”,但真正能够以仁义之名贯穿古今的人又能有几个。
所谓“厚德载物”,如果仅观“厚德”,未免太过于片面,再加上“载物”,就感到一种“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的大气,是胸怀天下的大智慧。仲尼就是这样一个人——“知其不可而为”,而他同样在《报任安书》之列,也因此在古代就享有盛誉,被尊称为“圣人”。反观其他在《报任安书》之列的人,尽管同样“优秀”,但比之仲尼却又远远不如了。
可见,只有既为“勇者”,又为“仁者”,才称真君子也。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曾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可以说,“勇”“仁”是古人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而在把自强不息作为民族精神的今天,我们又当如何才能做到“以自强立身,以厚德载物”?
首先,要在平时的生活中保持足够的进取心,有“敢为争先”的勇气,“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霸气,总的来说就是要有欲望,有争第一的欲望。其次,要有“坚韧不拔”的特质,诚如《劝学》中的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对待事物“锲而不舍”,惟立足不败者可长胜。如何立于不败之境?就是要将失败化为自己源源不断前进的动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境。最后,要学会“度人”“容人”,要“以君子之心度天下人之腹”,甚至“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达到“逍遥自然”的境界,此可谓“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乃是一条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