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义盛
(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林业局,福建 建阳 354200)
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v.pubescens)是我国最重要笋用竹种,在具有适应性强、笋产量高、品质优、效益高等特点的同时,由于为散生竹种,有性繁殖困难,目前尚不能通过遗传改良达到进一步早产、高产[1-2]。自然栽培状态下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出笋,4月初为出笋盛期,春笋数量多、时间集中,价格较低,效益较差,而冬笋具有味美可口,量少价高,其价格通常是春笋的5~7倍,采挖时间较长,经济效益好。南平市建阳区是“中国特色竹子之乡”,极适合毛竹林生长,2015-2017年利用福建省现代(农业)竹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南平市利用节能减排项目有利契机,大力建设竹山机耕道、喷(滴)灌设施及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竹山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给毛竹林集约经营打下良好基础。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我们进行了毛竹林早产高效经营综合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结果,现总结如下。
建阳区位于福建省北部,27°16′32″~27°43′41″N,117°32′20″~118°37′51″E,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温度18.1 ℃,年均降水量1 750 mm,土壤红壤,森林面积180.0×103hm2。
建阳区毛竹林面积40.0×103hm2,主要分布在黄坑、麻沙、书坊、莒口、小湖、徐市、水吉等13个乡镇,基本全处在自然生长状态,除收获竹笋和竹材外,一般不进行人为干扰或经营管理。毛竹林早产高效经营技术试验所在地——建阳区小湖镇井后村,海拔约255 m,交通便利,靠近村庄田边,全年平均温度在18.5 ℃,年降水量1 720 mm,山地红壤,土层厚度在80 mm以上、土壤 pH 5.6,立地条件中等,毛竹林为大小年明显的天然毛竹林。试验用毛竹林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地面比较平缓,老、小、病竹较多,混生有杂草、小杂灌木等,年龄结构、胸径结构、密度、株高等竹林结构不合理,生产性能较差。
采取择伐的方式对竹林地的立竹数、年龄组成、胸径、均匀度等进行调整,形成合理的竹林结构,清除7 a生以上的老竹、小竹、死竹、病虫竹、过密竹,清理杂草、灌木,使竹龄结构保持合理,毛竹胸径在9.5 cm左右,Ⅰ、Ⅱ、Ⅲ度竹各占30%左右,Ⅳ度以上竹占10%,立竹数保持2 775株· hm-2左右。
全面翻垦林地,促进新鞭粗壮蔓延,调整地下竹鞭结构,保持土壤疏松,促进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解,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为鞭根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2次垦复,第一次在2016年6月上旬,复垦深度在30 cm左右,同时挖除老鞭、死鞭、细弱的浅鞭,挖除老竹蔸、柴桩和石头,第二次在2016年9月下旬,浅垦约20 cm。6月是毛竹竹鞭生长关键时期,垦复能促进新鞭粗壮蔓延,9月份毛竹开始大量孕笋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养分。
施肥与垦复同时进行,主要施复合肥、鸡粪肥,6月复垦后施新鞭肥,鸡粪肥15.0 t·hm-2、复合肥750 kg·hm-2;9月复垦后施孕笋肥,鸡粪肥15.0 t·hm-2,复合肥750 kg·hm-2,通过科学配方,合理施肥,以求达到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的利用率,改善笋、竹产品品质的目的。
在笋芽分化期8-9 月、笋芽膨大期10月至次年2月,利用喷灌设施,对久晴无雨的竹林地进行补水灌溉。喷灌设备实施定量管理,喷头射程在8~10 m,高差约5 m,每次灌溉6~7 h,确保竹林地较为湿润,同时在梅雨等雨水充分时节,利用排水沟排水,避免烂鞭。另外在覆盖稻草后,再在稻草上浇透水。
毛竹覆盖主要是利用有机覆盖物保蓄土壤水分及其分解、发酵时产生的热量增温,并提供有机养分,从而促进笋芽分化生长,提早萌发,促进毛竹提早出笋。
2.5.1 覆盖时间 稻草覆盖应安排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覆盖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应根据市场、气候等情况而定,毛竹在稻草覆盖后2个月左右时间才出笋,而一般春笋春节前价格较高,要获得较高的效益,春笋一般应在春节前后批量上市,覆盖太早因为天气尚热,毛竹会大量发鞭,影响出笋,覆盖太迟影响效益。
2.5.2 覆盖材料和覆盖厚度 采用双层覆盖法,就地取材以田边周围稻草为材料,下层覆盖20 cm左右,并用水浇湿浇透,上层用谷糠覆盖,厚度15 cm左右,保持干燥。
2.5.3 覆盖物清理 进入3月下旬、气温逐渐升高时,应逐步清理覆盖物,以降低土壤温度,延迟竹笋出土,留养母竹;收取存放覆盖物上层的谷糠,以便再次循环利用;结合林地复垦把己腐烂的竹叶、稻草等翻回土中,增加土壤有机物含量。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防控病虫害,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利用营林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基本以生物防治为主,利用成虫趋光性强的生物学特点,设置灯光诱杀器,同时清除竹林内病株、病梢、病枝,减少虫源;冬季竹林抚育垦复挖除害虫卵;毛竹林四周保留适量阔叶林,以利天敌生存和繁衍,增强竹林抗病虫害能力。
竹林覆盖后,元旦前开始出笋,出笋时覆盖物会出现裂膨、顶起现象,较容易找到竹笋,便于采收,挖笋时拨开稻草,挖出竹笋,然后将土盖回原处,再将稻草盖好,继续保温增温。
母竹留养在盛笋期进行,均匀留养生长健壮的母竹900~1 200株·hm-2,以保证母竹和竹林的旺盛。在留竹年的秋季伐去竹龄7 a以上的老竹,保持竹林合理的立竹结构,立竹密度控制在 3 000株·hm-2左右,其余的春笋全部挖除。
从表1可看出,改良后毛竹林的结构和个体生长状况更有利于生产竹笋:竹林密度下降12.7%,达到较为适宜的范围;出笋能力不强的≥7 a生毛竹比例大幅下降,而春笋生产能力好的竹龄较轻的毛竹比例上升到90%;同时竹林平均株高、胸径分别增加2.2 m和1.3 cm,个体更加粗壮、高大;死竹比例、病虫竹比例都下降到几乎为零;林地内灌木、草本植物被挖除。
表1 高效经营管理前后毛竹林比较
3.2.1 竹笋及竹材产量 改良后冬笋、春笋年总产量增加18 675 kg· hm-2,年竹材产量为30 000 kg·hm-2,比改良前增加24 750 kg· hm-2。分别比改良前增长10.9倍、3.3倍、5.7倍。
3.2.2 生产投入 毛竹实施高效经营技术的投资为59 400元·hm-2,其中复合肥5 400元·hm-2(1 500 kg,3.6元·kg-1),谷糠9 000元·hm-2(15 000 kg,0.6元·kg-1),鸡粪肥30 000元·hm-2(30 000 kg,1元·kg-1),人工费用15 000元(包括清理竹林、垦复施肥、稻草覆盖、挖笋砍竹等,约15工日·hm-2,每工日100元)。
3.2.3 竹笋及竹材生产经济效益 毛竹高效经营技术竹笋产值为126 000元·hm-2,其中冬笋产量9 000 kg·hm-2、单价10元·kg-1,春笋产量15 000 kg·hm-2、单价2.4元·kg-1,竹材产值为36 000元·hm-2(产量30 000 k g·hm-2、单价1.2元·kg-1),产值共计162 000元·hm-2,纯利润102 60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1)建阳区毛竹林实施择伐、垦复、施肥、覆盖等早产丰产技术,通过改良竹林结构、降低密度,增加低龄、高生产能力竹子比例,改善竹林土壤状况、补充竹林土壤养分等途径[3-4],可以有效提升竹林竹笋产量和竹材产量,增加产值和经济收益,纯利润达到102 60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值得在建阳区及其他环境与生产条件相似地区推广。
该综合技术尤其是竹林地面覆盖措施,利用田边稻草、杂草、竹叶等采伐剩余物作为覆盖材料,化废为宝,既可以净化、美化农户生活生产环境,又能减轻农民田边地头焚烧稻草、杂草等引起的火灾威胁,保护森林资源,减轻大气污染。
(2)毛竹早产丰产综合技术高投入、高产出,对山区普遍经济收入不高的农户来说,采用该技术尚有缺乏资金投入等困难。建阳区区委、区政府2015年把竹产业确定为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之一,每年拨付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并和省、市补助专项资金配套。在毛竹早产丰产综合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情况下,政府扶持、支持竹产业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可优先对采取毛竹早产丰产综合技术的农户、合作社或企业给予倾斜扶持。
竹林主要分布地——山区,交通条件较差,生产销售成本高[5];传统竹林经营管理粗放,只取不予,同时现在农村农业生产者大多为年龄较大留守老人,文化程度较低,接受和学习新技术迟缓,这些都是推广竹林早产丰产综合技术时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并将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培训、跟踪服务、覆盖物选择、覆盖方法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胡卫滨.毛竹覆盖初步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2,32(6):64-66.
[2] 毛达民,郭卫铭,江峰.两种不同覆盖处理对毛竹冬笋经济效益影响分析[J].世界竹藤通讯,2013,11(1):19-21.
[3] 余全胜.雷竹覆盖促成旱出笋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2004(11):9.
[4] 何奇江,汪奎宏,翁甫金.毛竹笋用林冬笋覆盖试验初报[J].竹子研究汇刊,2002,21(2):28-31.
[5] 叶亿明,吴志强.毛竹覆盖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与对策[J].世界竹藤通讯,2014,12(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