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淑芬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高职院校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存在着起步晚、经验不足,缺乏政策支持、培养规划和教学及管理准备不充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拟以所在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探讨。学院在2016年收了十余名汉语水平零起点的留学生,开启了留学生汉语进修项目。随着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推进,留学生数量激增。至2018年初,在校留学生已有来自十多个国家的百余人,短期的汉语进修生规模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并且,学院与澳洲、美国、日本等国的高校有长期深入的合作,探索与海外院校合作开设远程汉语进修课程,设立孔子学院、汉语推广基地等国际合作是汉语进修项目的另一种可能途径。因此,初级水平、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对外汉语短期进修项目的重中之重。笔者所在学校目前留学生中HSK4级以下的初级学员就超过75%[1]。
为了应对教学对象差异性大、以语用能力培养为主、大多集中在初级水平的学科特点,适应项目规模扩大、教育网络化、学习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受“翻转课堂”模式的启发,以任务型教学法理念引导编写校本教材《生存汉语》,在初级汉语口语课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以实际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为基础,从讨论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出发,介绍丰富交际任务以引导教学活动和编制教材,区分语言知识教学和语用能力培养,以录制微课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Rod Ellis(2003)对二语教学中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做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认为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是课堂活动的驱动力,课程、教学大纲以及评估模式都由“任务”决定。任务型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一系列真实、有意义的“任务”中学习和使用语言[2]。任务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张学生在“做”和“用”的过程中学习;学生作为“社会人、职业人、交际人、合作者”,“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始终处于学习的中心”[3]。体现在二语教学领域,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是:运用真实语言材料,围绕真实交际活动开展教学;重视语言意义,而非语言形式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做”和“用”的互动交流中建构身份和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培养语言能力与跨文化意识、情感策略、组织行为等更广泛层面综合能力的运用以完成现实交际活动,强调语言能力与其他学科领域能力的贯联[4]。
传统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内容每课一般为四大模块:课文、生词、语言点注释、练习。在这类教材中,交际任务往往只出现在练习题部分,数量少、类型单一。受教材布局和着重词汇语法知识的教学传统的影响,在初级口语课中仍然经常看到的教学过程是:
图1 传统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任务型教学过程
这种教学过程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语言知识教学阶段时间(“任务前”阶段)长,实施交际任务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语言知识的获得情况。语言知识教学是与“任务”分离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学习较难体现。而且,语言知识与语用能力没有“做”和“用”的过程中建构,交际任务与真实社会活动差异较大。这样的口语课其实与精读课、语法课等其他对外汉语课型区别不大。
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强调:从交际任务出发组织教学,学生在完成一系列真实的交际任务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语言,实现“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就要丰富交际任务,从交际任务出发编制教材、串联教学活动。
与传统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初级汉语校本教材《生存汉语》每课分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即是一类任务,各个模块的教学是以组织学生完成交际任务实现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教材编制与教学活动契合,模式如下:
图2 “任务”理念下的《生存汉语》教材与教学过程
下面结合《生存汉语》第九课《太贵了,便宜一点儿吧》的编制具体说明。该课的语言功能是“购物”,在此基础上选取HSK1-2级中相关词汇、语言点编写课文,设计交际任务。
根据我们的三阶段任务引导教学活动的理念,该课的任务依次设计如下:
“积土成丘”任务三个:(1)询问水果、衣物的名称;(2)说明水果、衣物的数量,询问其价格;(2)表达购买意愿与对商品的想法。
“角色扮演”任务两个:买水果、买衣服。要求学生能够组织语句,简单描述合适的物品,商量价格,买到意愿的商品。
“活学活用”任务一个:在一定预算下选购合适的水果作为礼物去中国朋友家做客。要求学生结合数学运算,在预算和讨价还价中考虑一定数量的水果。要求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了解中国的送礼文化,在拓展词汇中选取合礼仪的水果。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用PPT和实物布置教室的方式建构“购物”场景,分阶段介绍上述交际任务,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依次完成任务。学生在情景化的交际互动中体现社会人、职业人、合作者的社会身份,实现语言知识的学习、语用能力的培养。
“翻转课堂”是互联网时代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以视频课的形式自学,在课堂上老师解疑答惑,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互动解决问题。成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达到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大化,这也契合了二语教学领域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充分利用课堂的互动机会完成“任务”的教学特点。因此,在任务型教学理念引导下初级汉语口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可以将语言知识点的教学和检测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学习;将完成交际任务放在课中,将拓展学习和运用放在课外[5]。
可以将表格中体现的生词、句型、课文的“音”、“义”环节放在视频微课中。微课用Flash制作,除了展现语言点的语音、语义外,还可以实现该环节的基本检测。教师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视频学习,在课中先用较短的时间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的问题,然后按教材中的任务开展互动交际活动,评测活动结果、纠正语言语用错误。另外视频课中还有与本课功能任务相关的拓展词汇,帮助学生活学活用,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与交际。
图3 “任务”理念下的初级汉语口语翻转课堂模式
初级汉语口语课因其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及对学员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无论对学校目前的在校留学生,还是未来潜在的教学对象而言,都是汉语进修项目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通过运用任务型教学理念编制校本教材,进行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对微课的制作研究,为学校发展新的国际合作项目开设网络汉语课程做准备。
[1]万淑芬.浅析高职院校留学生非学历汉语进修项目的课程体系建设[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69.
[2]汤祥玲.基于任务的初级汉语口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10.
[3]程可拉.威莉斯任务型学习模式评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64.
[4]叶祥桂.任务型教学理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语文,2007,(9):57.
[5]章欣.基于任务的汉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