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飞,张晓姗,吴 岳
(1.杭州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 310000;2.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悬挂结构体系的工程应用之路变得更加明朗与宽阔,各种各样的悬挂式建筑在世界各地被建立起来,如加拿大温哥华西海岸办公大楼、南非约翰内斯堡的标准银行大楼、伦敦中区泰晤士河畔的河岸广场加减工程,以及中国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楼等。而且随着悬挂原理在建筑中的不断应用和实践,悬挂式建筑的结构理论和实际运用也愈加趋向成熟,应用方向从住宅、办公楼、医院到旅馆、展览馆等均有涉及,建筑高度最高的甚至能够达到27层130米。悬挂结构的受力性能与结构高度、悬挂楼层数、吊杆半径、楼层阻尼器系数因素有关,本文主要讨论分析楼层阻尼器系数对悬挂结构的减震效果。
理论设定一个14层核筒悬挂建筑结构,简化为葫芦串模型,将14层悬挂结构体系分为两个7层悬挂系统,1-7层悬挂在第一根吊杆上,8-14层悬挂在第二根吊杆上,悬挂体系每一楼层中均加设阻尼器,以提高悬挂结构的抗震效果。设坐标系XOY固定在地平面上,悬挂系统的第一振型为φ(z),不考虑其余干扰振型影响,则第一根吊杆、第二根吊杆联接的悬挂系统中楼层位移为u1,u2,可得[1]:
(1)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核筒悬挂建筑结构体系的运动方程式,如下。
(2)
根据计算得出表1和图1。从中可以看出,在阻尼器系数由3 000 kN/(m·s)增加到7 000 kN/(m·s)的过程中,每一个相对应楼层的层间位移都随之增加;但是当阻尼器系数为1 000 kN/(m·s)时,对应的层间位移则大于当阻尼系数为3 000 kN/(m·s)时的层间位移。阻尼器主要是耗损地震震动导致的层间位移,对其运动产生阻力。当阻尼器系数增大,对楼层运动的阻力就会增大,相对于3 000 kN/(m·s)的阻尼器系数,7 000 kN/(m·s)的阻尼器系数就增大了楼层震动的整体性,这与普通无悬挂的结构体系近似无差异。因此应该存在一个最优的阻尼器系数使层间位移取最小的值。通过表1和图1中反映的数据可得出,当阻尼器系数为3 000 kN/(m·s)时,对悬挂结构减震效率最优,相较于无悬挂结构1层的层间位移减小震效率可达到97%。
表1 悬挂结构与无悬挂结构层间位移的比较 mm
图1 阻尼器系数与层间位移的关系
同样根据运动方程计算得出表2和图2,从中可看出,在阻尼器系数由3 000 kN/(m·s)增加到7 000 kN/(m·s)的过程中,每一个悬挂体对应楼层的层位移都随之减小,但是随着楼层的增高,层位移则相应增大。普通无悬挂建筑结构7层与1层相比较层位移提高值达到77%,但对于加设阻尼器的悬挂建筑结构而言,阻尼器系数为3 000 kN/(m·s)时,7层与1层相比较提高值仅为5%,由此可得出结论:有阻尼器的悬挂结构,其震动的整体性趋于平稳,在阻尼器系数为7 000 kN/(m·s)时,相较于无悬挂结构其层位移减小更为明显,7层的层位移减小效率达到72%。
表2 悬挂结构与无悬挂结构层位移的比较 mm
图2 阻尼器系数与层位移的关系
根据运动方程计算得出表3和图3,从中可看出,在阻尼器系数由3 000 kN/(m·s)增加到7 000 kN/(m·s)的过程中,每一个悬挂体对应楼层的层速度都随之减小,而随着楼层的增高,层速度则相应增大。无悬挂建筑结构7层与1层相比较层速度提高值达到75%,但对于加设阻尼器的悬挂建筑结构而言,阻尼器系数为3 000 kN/(m·s)时,7层与1层相比较层速度提高值仅为2%,从而不难得出,有阻尼器的悬挂结构,其震动的整体性趋于平稳,在阻尼器系数为7 000 kN/(m·s)时,相较于无悬挂结构其层速度减小更为明显,7层的层速度减小效率达到83%。
表3 悬挂结构与无悬挂结构层速度的比较 m·s-1
图3 阻尼器系数与层速度的关系
从表4和图4中可看出,在阻尼器系数由3 000 kN/(m·s)增加到7 000 kN/(m·s)的过程中,各悬挂体对应楼层的层加速度都随之增大,伴随楼层的增高,层加速度也对应增大。无悬挂建筑结构7层与1层相比较,层加速度提高值达到67%,但对于加设阻尼器的悬挂建筑结构而言,随着楼层增加层加速度反而降低。悬挂建筑结构由于地震的震动影响,建筑物会跟着吊杆摆滑,摆动越小,抗震性能越佳。通过表4、图4中数据不难分析出,有阻尼器的悬挂结构,其震动的整体性趋于平稳,在阻尼器系数为3 000 kN/(m·s)时,相较于无悬挂结构其层加速度减小更为明显,1层的层加速度减小效率达到78%。
表4 悬挂结构与无悬挂结构层加速度的比较 m·s-2
图4 阻尼器系数与层加速度的关系
(1)阻尼器系数的不同对悬挂建筑结构的减震效果具有明显影响,楼层的层间位移、层位移、层速度以及层加速度沿结构高度的分布趋于均匀,且相对于普通无悬挂建筑结构相对应值都大幅度减小。
(2)悬挂建筑结构加设阻尼器后,存在一个最优的阻尼器系数可使层间位移取最小的值。经过数据计算分析,阻尼器系数为3 000 kN/(m·s)时可达到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晶波,杜修力.结构动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52-178.
[2] 葛楠,苏幼坡,王兴国,等.竖向刚度对FPS滑移摩擦摆系统隔震性能影响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32(4):20-25.
[3] 周锡元,阎维明,杨润林.建筑结构的震动、减振和振动控制[J].建筑结构学报,2002,23(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