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促进我国教育界的发展并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本文从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意义展开研究,探讨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育发挥更大作用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作用分析
一、 引言
在现代教学工作展开的时候,学会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媒体发挥它的实用性,并与教学内容很好地衔接起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的重要一点。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展现出来,是我国教育方面的又一大重要突破。
二、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意义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化学课程的展开是填鸭式教学,不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学习的兴趣,导致课程目标的完成有所缺陷。引入信息技術在化学课堂中,一方面改变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化学课程内容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中展现出来,将新颖独特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在化学知识的讲授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成了课堂的主体。主动探索化学知识内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积极主动吸收课堂内容。
化学课堂上信息技术的使用,侧重于在课堂中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从而高效地学习化学知识内容。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更受学生欢迎,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感和自主性。在信息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移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在家里学习,家长可以通过移动信息技术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学习,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孩子的学习任务和情况,也能够加强孩子和家长的联系,针对部分家长无法帮助孩子解答疑惑的问题,也可以采用移动学习的方式通过在线解答,提高孩子学习效率。
三、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成绩的措施
(一) 适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最大化地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师在化学课堂中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解释化学方程式的原理,例如,在学习初中化学过程中,关于学习常见物质的一些基本物理属性知识点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软件,在课堂上展示白色物体:MgO,NaOH,黑色固体:石墨、碳粉,红色固体:Cu、红磷等。展示一些物体颜色、状态时,要适当将这些物体的颜色或者真实图片的色彩展示出来,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属性的印象,在进行展示前,教师要提前在教室的多媒体软件上检查自己的PPT,以避免颜色在播放过程中发生变化,混淆学生对重要物体的物理属性出现错误的记忆。
同样,教师在为自己班级学生制作化学课件的时候,要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在PPT课件中展示重要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与化学课程有关的化学教学视频来供学生观看。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确定自己化学课堂展开的环节,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精炼知识内容,适当地结合多媒体技术,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上。
(二) 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使他们可以准确区分不同物质反应的条件
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一些气体燃烧时候产生出来的效果,这个时候,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上练习化学学习软件,既保障了学生安全,也促进学生的学习。首先,学生选择要燃烧的气体,例如,甲烷、氢气,在点燃之前,计算机上出现的气体燃烧条件可以帮助学生再一次巩固所学内容,同时,燃烧过程中出现的气体颜色变化,以及产生声音都可以在计算机上让学生看到、听到,另外,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相关化学仪器去进行选择与使用,需要学生挑选并且安装,通过手动操作计算机的化学知识,这些知识点能够在学生多次练习中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知道,初中的化学中,学生关于二氧化碳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模拟化学实验室中除了通过相关高新技术,将其与不同物质(水、碱等)反应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颜色等变化真实地显示出来。这样方便学生对所学气体的制取与反应的条件和发生的现象能够熟练掌握。
(三) 关注学生不同时期学习化学的情况,为学生建立有效、动态的化学电子档案袋,来进行学习评价
为了帮助学生的最近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况进行电子记录,便成了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学生化学作业完成的情况与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与优势进行分析,同时对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在一阶段的学习结束之后,让学生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与记录显示进行对比,评价自己在这一阶段中学习化学的方式与努力程度,让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学习风格进行适当调整,明确自己学习方向,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化学学习方法。
四、 结束语
当今社会的教学活动,已经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灌输知识内容的模式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掌握知识的同时要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前进共同发展,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文化的吸收,还能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技巧,开拓学生的眼界。
参考文献:
[1]霍晓俊.信息技术引入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2]白伟.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3).
作者简介:张媛,河北省沧州市,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滕庄子乡岭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