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
摘 要: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确保煤炭生产有条不紊进行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从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出发,总结当前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旨在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煤矿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8-0191-02
Abstract: Safety management is the only way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Therefore,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to ensur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oal production. 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in the coa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al industry.
Keywords: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当前尽管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缓解了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但因为技术、成本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仍旧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常规能源。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12月份工业生产主要数据,全国原煤产量31487万吨,同比增长1.1%。2017年1~12月份,全国累计生产原煤344546萬吨,同比增长3.2%。同年2月28日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4.9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煤炭消费量增长0.4%。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性能源依旧是煤炭等化石能源,保障煤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2018年4月8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网站发布消息:4月4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滴道盛和煤矿立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该事故造成5人死亡,5人受伤。煤矿企业事故的频发一方面暴露了行业的安全管理漏洞,同时让相关煤矿企业负责人意识到煤矿安全管理重要性。
1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煤矿安全管理是对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进行的规划、监督、控制和评价。“保障生产,安全先行”这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每个参与煤炭生产的企业员工时刻践行的行业标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本质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过程中,除了极少数不可抗力的客观原因之外,绝大多数的原因是人为因素。因此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及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根源上杜绝人为因素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是保证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措施。
2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煤矿安全管理观念落后
对于我国的煤炭企业来说,“重生产,轻安全”的传统观念一直存在,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常常将安全管理抛之脑后,心存侥幸,并且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少之又少,既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资金,有没有普及安全管理教育及预防措施,对效益、安全、生产三者的关系没有正确的认识。同时,企业员工的安全观念也没有完全树立,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将安全放在首位,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在开展生产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操作,置自身与他人的安全于不顾,往往导致悲剧的发生。[1]
2.2 煤矿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煤炭生产工作起步较晚,技术水平有限,同发达国家的煤矿产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煤炭能源的供应,另一方面技术水平落后的现实又无法确保煤炭安全高效的生产,这一矛盾使得煤炭企业责任人无法将安全生产和企业效益兼顾,于是为煤炭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虽然我国目前对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视,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是安全技术管理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进行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也就意味着安全问题依旧是制约煤炭产业稳定发展的“拦路虎”,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将长期被安全问题困扰,所以,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技术的攻坚破难是相关专家持续工作的重要任务。[2]
2.3 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低
煤矿基层安全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无法保障基层生产的全面安全进行。同时,技术人员的缺乏与流失也是煤炭安全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原因。煤矿企业有大有小,管理水平有高有低,不同的煤矿企业的生产设备差距明显,也是整个煤矿产业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标准化开展的因素。虽然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是个案永远不能替代全体。生产装备差、科技含量低、采掘效率低、人员素质低依旧是众多落后小煤矿的主要问题。[3]
2.4 法制规范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煤矿监管体系处于一个相对复杂的状况,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行业的立法及执法力度,但依旧不能覆盖全部企业。[5]同时企业没有指定统一的监督、检查标准,而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安全意识有没有达标也造成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工作困难进行。管理过程的不统一,监管部门力度不够也为煤炭生产工作的开展埋下了隐患。
3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防控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进行科学化管理
煤矿生产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配合的整体性工作,管理人员在安排生产工作前,需要建立相应的煤矿管理制度,以此来规范员工的工作生产活动。“预防为主,控制为辅”,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参照国家相应制度及专家理论指导,并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切不可生搬硬套,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同时也无法指导安全生产。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明确个人安全责任,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确保煤炭生产的有序开展。[6]
3.2 加强科技投入,以技术进步带动生产力
针对生产设备的不安全造成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一问题,增加煤炭企业资金投入,做好安全技术的创新显得置关重要。煤矿企业应当积极加强安全科技投入,建立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资金,全面改善矿山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往往一项技术的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无法估量,煤炭企业应当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拓展安全专项资金筹集渠道,同时煤矿企业应当积极与相关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协同合作,对安全事故中的关键因素集中力量攻坚破难,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派遣管理人员出国学习考察,全方位提高安全管理的工作水平。
3.3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往往是在生产一线的企业员工的伤亡,因此安全意识的养成靠的不仅仅是员工工作中的习惯,更多的是安全教育的培训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应保证培训的内容全面,根据国家下达的安全生产方案,结合自身企业的生产模式,明确所有与员工的职责、义务,通过安全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理念,帮助员工理解工作方式,熟练操作流程,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7]
3.4 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隐患,是指企业或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疏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管控方式。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根据煤矿企业报告情况,建立安全风险监管档案,按照风险等级,对监管档案实施差异化分类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生产过程的全方位监管,对于可能发生的或者容易出错的地方安排专人进行专项排查,同时组织专家及技术人员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提前预防,提前管控,未雨绸缪,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张美伟.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09):65+71.
[2]李勝军.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6(20):147+149.
[3]李林猫,高航标.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22):114+141.
[4]靳德宝.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原则及其方法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7(02):174-176.
[5]张赛骞.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17(06):190-191.
[6]魏红亮.煤矿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07):372+375.
[7]崔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以及对策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3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