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教研会的有效性

2018-06-28 21:05范淑凯
课外语文·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校教师

范淑凯

【摘要】在跟同事的共处、互相学习和交流中,我们都觉得目前的教研会的效率和质量都有待提高,每周一次或两次的教研会很容易流于形式,时间长了甚至让个别老师觉得教研会成了牵绊自己的绳索——食之无味、弃之不得。我觉得这不是个好现象,非常不利于我们学科教学、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鉴于此,我认为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非常必要和迫切,我觉得这个工作的落实需要学校、教研室或教研组及教师个人多管齐下,群策群力。

【关键词】教研会;教师;学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 学校层面——学校要加强体制建设,发挥机制优势,加强引导

现在各单位都设有教研的时间,也比较重视教研活动,但现实情况是部分老师并没有认识到教研会的重要性,可能把教研会变成了“聊天会”,或我认为领导更要注意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增强教师参与和开展教研的自觉性。同时,领导层对教研活动的重视不能停留在口头和口号上,要真正“沉下去”,与一线教师多交流多探讨,为他们提供教研所必需的条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完善教研组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研组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使那些“不愿研”“不会研”的教师最大限度地投入进来。

当然,明确各教研组的领导核心,以教研组长为核心展开教研,是有效教研的保障。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是该活动有效的关键。教研组长的确定一般是各学校领导认真斟酌之后的结果,相对来说教研组长都有较高的授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研组内的地位。学校要以教研组为抓手,深入检查、落实,使各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二、组层面——贵在落实,争取做到“五个有”即每年有规划、每期有目标、每月有主题、每周有汇报、每人有任务

作为一个大的教研组,一般都会老中青各占一定比例,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比例各有不同。教研组长是在学校教学校长和教导处主任直接领导下的年级学科负责人,负责年级的学科教学与教学教研工作。教研组长要为本教研组老师的共同成长负责,要在学校的领导机制之下,充分尊重本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本教研组的五年发展长远规划和年度发展小规划,设定每学期的教研目标。

学年规划、学期目标都需要落实,因此每月的教研会都要有主题。每个月的教研主题是我们年度规划和学期目标的阶段性成果。所以相对于学年规划和学期目标来说,每月的教研主题既有阶段性又有联系性。各个备课组根据自己所在年级、讲课的进度、学校教学和教研的重点确定每个月教研主题。只有精心筛选教研内容,满足教师实际需求,才能使教研活动真实有效。

确定了每月的主题我们就需要将我们的规划和目标落实在每个教师身上,每个教师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执行者。教研主题产生之后,由组内每一位成员群策群力。每人都有各自的任务,或是现状分析,或是理念引领,或是案例的搜集整理。每个教师都要从各自的学识水平、思维方式、认识重点等角度阐释教研主题,利用每周的教研会探讨教研课题的重点、难点、疑点。在这样的过程中使每位教师在任务驱动之下,主动地去探寻与主题相关的知识,而在这样的搜寻情报过程中,有助于每个教师对该研究主题的提升。

三、教师层面——全员参与、积极主动、终身学习、合作提升

每一个组的教研会若要真正开好,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必须调动全教研组老师的积极性,全员参与,群策群力,要防止把教研会变成个别高级老师或教研组长的报告会。同时教研会还要注意不仅能让少数人先富起来,也要起到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全教研组的老师共同提高,才能使智慧集体化。

当然,论及效果,教研组的每一个教师都要有积极参与、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是作为一名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迫切需要。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更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

作为信息时代的老师,老师知识结构已经不断被挑战,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时代超越了,因此新时期的老师,更需要积极主动学习,更需要教师之间抱团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学习和提高。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如果教师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教师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就会被学生所抛弃,被时代的巨浪所吞没。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因此,每一位教师,无论职称的高低、无论年龄的大小,都需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提升自我,使自己适应新时代对老师的要求。作为成年人,在同一教研组内部的交流就显得弥足珍贵、至关重要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能力是教师的生命线,每一位教师无论年龄大小、职称高低,都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教师要积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参与组内教研。只有每个人都有这种危机感、迫切感,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以完善自我为动力,我们的教研会才能开得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研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一个不会教研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好老师,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教研环境也很難提高教学质量,很难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因此,从学校的制度设计,评价机制的确定到教研组落实教研目标或主题再到教师个人,每一个部分都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我们的教研会才会更加有效,更有实效,更能成为每个教师成长的平台!

(编辑:张驰)

猜你喜欢
学校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学校推介
圆我教师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