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飘香闯世界 一代大家显风流

2018-06-28 16:46祝天文
神州·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竹子笔墨山水

安峰生于书香门第,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幼承庭训,8岁学书,他从楷书入手,以汉碑为基础,兼习魏碑,石门颂,张迁碑等诸家碑帖,真、行、草、隶、篆都下过功夫,尤对行草情有独钟,几十年研练揣摩,浸淫书道,临池不辍,始终追求一种古朴飘逸的自然之美。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颜真卿的《祭侄稿》、《争座位帖》,从怀素、米芾、苏东坡到黄庭坚,从祝允明到王铎的书法遗迹,无不刻苦摹练。为提高自己书法技艺,安峰先生遍访名山古刹,广交名师书友。得到欧阳中石等著名书家的悉心指点和教诲,汲古人之精华,撷众家之所长,触类旁通,书法技艺大进,遂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古朴中透出刚劲,圆润中流露洒脱。先生之书法,书新意与法度之中,寓妙理与豪放之外,文理贯通书理,使其书法动静结合,飘逸潇洒,观之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

安峰先生为人正直豪放,平易近人,生活俭朴,淡泊名利,出淤泥而不染,从不以书画示人,故得到众多友人和同行的赞誉。安峰先生不但书法作品享誉书坛,而且绘画也独树一帜,深得大家诣意,受到广大书画爱好者地称赞。上世纪80年代初,安峰先生工作闲暇之余,主攻山水,兼画花鸟,先后得到指墨画家郑仁山和花鸟山水画花家孙其峰,张文俊美术史论家华夏等老师的精心指点和教诲,绘画技艺日渐成熟。应当说安峰先生的绘画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法无定法”。在江西画界颇有名气。画品如人品,安峰先生作画,无论何时何地,是巨幅还是斗方,其都一丝不苟,从容作画,给广大书画爱好者留下一幅幅精品力作。故安峰先生得到众多名家的好评。目前安峰先生的画,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已誉满江西。有“江西一枝竹”之美誉。

竹子是安峰先生笔下常画的素材。竹子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松、竹、梅”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就有“凌云劲竹真君子,空谷幽兰绝美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等佳句,对竹子的品格大加赞赏。

竹子亭亭玉立,顶天立地,蓬勃向上,苍劲挺拔;清新、恬淡、高雅。它以不折不挠的顽强生命力和藐视世俗侵蚀的清高,以及坚韧向上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启迪。竹子以其文静,虚心进取,乐于奉献,众志成城的美好品德,教育和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

画如其人,安峰先生正是通过对竹子的描画,用笔墨语言把竹子的所有美好品德表现的淋漓尽致,从而抒发了自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完成了画家本身把意象转化为物象,从自觉转化为自然,从画理出发,超越了意象与笔墨的双重演绎。如作品《春风细雨润物无声》、《雨过风清》等。

安峰生活的地方,赣东北广丰县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那里风景秀美,民风淳朴,山清水秀,竹林满山遍野。原生态的自然景象和美不胜收的自然环境,在画家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使他在童年的心灵深处就产生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愿望。上饶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山川河流以及经过数千年演变的华夏文明,都给其艺术成长带来很大地影响,从而成就了其艺术成长和艺术追求。家乡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屋宇村舍,青山绿水,都使其领悟了大自然生命的奥妙,也感受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及快乐,从其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韵致,以及洋溢着美好生活的气息和情调,如《惠風和畅》、《風和气清》等。

山水画也是安峰先生经常画的又一题材,其山水画也是在继承传统,“师法自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意趣和美感,不仅保留了对大自然敏锐观察和思考,而且探索出自己的笔墨语言特征。笔墨浑厚有力,流淌着灵动之气。在墨色地不断变化中,恣肆放纵挥洒,以彰显大自然的奥妙神奇、鬼斧神工。家乡的山川河流,屋宇村舍,三清山的峻峭奇险,都曾留下了画家的履痕和心迹,这也使其作品在有意无意中融入了南方温润多姿的笔墨特点,使其作品苍劲中显湿润,浑厚中见灵动。画家充分运用墨色变化,化无奇为奥妙,化平淡为神奇;看似平淡空无一物,树木村落,山涧石径,实则包罗万象;满山葱林茂密,山峰陡峭奇险,山峦高低错落有致,色彩浓淡相依,皴法自然流畅,结构曲折幽深,虚实相间,充分运用浓淡水墨任意揮洒,近景浓笔焦墨,远景淡笔轻墨,皴、擦、点、苔,清润深厚。近景多以树木为主,高大耸立,加上浓墨细勾,形态规正;远景山有主峰,后面群山逶迤。浓墨和淡墨交插变化,情趣盎然,意境深远。将雄厚和苍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山川河流的和谐之美,如《峰舞雲起》、《浓浓秋色弯弯道》等。

安峰先生的山水画既得传统精华之要领又具个人独特之面貌;既有北派山水的雄厚厚重,又有南派山水的清新、温润之特色。在构图上承袭五代及元人遗迹,其山麓纵横高远,轮廓清晰,古拙雄浑,粗犷豪放。这与安峰先生广泛涉猎宋人李成、范宽,元人黄公望、王蒙、明清四王,近人黄宾虹、潘天寿不无关系。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又注重写生,通过写生把对大自然的深情厚爱倾注于笔端,用笔墨再现自然景物的面貌,使自然景物升华成笔墨 物象,把用笔用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多用浓墨表现大山的雄奇壮观,使画面苍拙中见工丽,厚重中见精巧,浑厚中见苍茫,气韵流畅,画法拙中藏巧,神中有形,形中有神,形神兼备。

在技法上安峰先生的山水画不仅有传统而且有现代笔墨的浑厚功力,从古山水绘画中走出,又融入了现代画风。他的画不但雄浑大器,而且古拙深邃,意境高远,充分体现了北派山水的特色,但又明显地表露了岭南山水的清秀隽丽。画家用画的语言,通过对大自然美妙景色地描写,不仅表现了画家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而且表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画家面对繁杂的自然景物,细心观察,用心感悟,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大胆取舍,抓住最有特色的景物进行表现,把墨和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圆润中见骨力,浑厚中见自然,苍茫中见朴实。在皴擦中表现山川河流的厚重美感,使画面与自然形成高度地和谐统一,为意境而造境,从而达到表现画家个人思想情感的目的,使笔尽而意无穷也!

安峰先生在用笔、用墨、用色上恣意挥洒,不拘定法,从而产生一种苍茫雄浑,温韵清淡的感觉。通过笔墨意象的简约、精炼,自觉地把大自然的物象升华为心中的意象,并在一定空间基础上形成笔墨与意象,结构和形式之间的完美统一。并且向世人展示出意象美地创造。通过墨色地变化,使生命的元气和精气跃然纸上,给人们以强烈地视觉冲击力,产生了极强烈艺术效果。同时也说明画家的技法虽出于法度,但又能尽情挥洒,用笔用墨苍劲老辣,颇具“明心见性”、“以形写神”、“天人合一”的特点和风骨。在每一幅作品中,我们既看到花鸟草木意境的存在,又能看到笔墨之美,以及精气神的焕发和流动,这便是“物我”精神的充分体现,从而实现了画家艺术内在生命和自然感性规律地完美交融。如《大富大贵》、《古松图》、《悦目赏心》等。

纵观安峰先生的画作,无论花鸟,还是山水,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可以说在绘画艺术上画家有其独到的见解。用笔讲究意趣天成,不尚真实,但求形似,在意趣横生中删繁就简,籍以虚构和想象,并以传神的笔墨形成个性化的审美特征,向世人展示出一种平和与淡雅之美。安峰先生的绘画艺术,出于天性并不安分与传统的方式,而是在不断地探索中,用笔墨进入绘画的自由王国,一切随感而发,从容作画,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来感知世界,审视社会,自然、人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领悟,实现对自然,社会本质性地思考,尽而用笔墨来抒写热爱大自然的率真情感。从而实现了画家在艺术上超越现实地跨越。

尽管目前安峰书画名声斐然,诸多作品被海内外友人收藏,但安峰先生并没有陶醉已取得的成就中,他常说“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这便是对安峰先生艺术人生最好的诠释......

作者简介:祝天文,《环球徽商》杂志社副总编、《中国书画市场报》主编、《书画界》杂志社主编、主任记者、著名的书画评论家、资深媒体人。

猜你喜欢
竹子笔墨山水
空蒙山水间
《山水间》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山水朋友
大熊猫吃竹子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笔墨厨神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为练笔墨才写荷
山水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