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的审美特点

2018-06-28 16:46寇海波
神州·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杂技审美特点

寇海波

摘要:杂技过去的魅力在于险、难、奇、谐,杂技新的魅力在于新的险、难、奇、谐,杂技永远的魅力在于永远的险、难、奇、谐。高难、艰险是杂技形象的基本性能,但不是审美的终端,而归宿是造成美感的超凡神奇的造型。

关键词:杂技;审美;特点

险、难、奇、谐是杂技审美的基本要素,它的许多节目从道具动作的铺垫,都要向险的峰巅推进,如椅子顶,一个又一个椅子,以奇难的角度,斜飞般堆叠上去。但在险中却要求稳,动中求静,处处显示演员履险若平,冷静、精确的技巧和千锤百炼的硬功夫。只有产生这种艺术效果,才算完成节目的美学追求。

一、“力”是杂技的最根本的因素

力的合理的推、拉、集聚、发散、冲突、激发、消失,是造成身体的超常技艺动作的基础。但是杂技艺术表演中观众所看到的却不是演员肌肉、筋腱、韧带、关节等运动器官和平衡器官所产生的、引起实际动作的物理力,而是一种经过艺术装饰的、为观众视觉、知觉所感受到的外形流动的力。实际上的高度对抗、相持和冲突的力往往被掩盖起来,展现给观众的往往安然飘逸、举重若轻、变难为易、化险为夷、演奇为正的虚幻、超凡的力。“一切视觉形状都是力的式样”。杂技艺术视象具有概括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它是非情节化的,这种特征使其更好地突出了人体技巧动作的造型美,使精神内涵这一物化形式具有超时空的理解范围和广泛的群众性。同样在表演上也有着几条必须遵循的原则。

“走钢丝”、“晃板”之类的节目都是如此:在细如一线、银光闪闪的钢丝上,两位手拿着花伞的女演员作着秧歌步、劈叉、大跳等舞蹈动作和“前桥”、“后桥”、“手翻”等高难动作,腾空跳起,一个惊险的前空翻,却要稳稳落在轻微颤动的细钢丝上,给人以惊险而稳定之感。险中求稳,举重若轻成为杂技艺术重要的美学原则。

二、“难”是杂技审美的核心

难就是要追求起点很高的绝技,特别是现代人对杂技审美的要求,更求难求新,一般的表演已难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只有难度高才能表现出人对自然物的超凡的驾驭能力,而“难度”追求在现代杂技审美中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过去在椅子上的单手顶就是高难动作了,现在倒立已经进入左右开弓的时代,而且不是在椅子上,而是在高空中。法国手技,由两个球、3个球到转七八个球,观众就很不耐烦;而苏联手技,一上来就三五个棒,很快进入10棒对传,这意味着8个棒在空间同速同距的飞行,受到观众的欢迎。不认识不断求难的艺术规律,不断从生活中吸取新的驾驭对象和新的驾驭方式,就难以保持和加强杂技艺术的审美价值。

三、“奇”是杂技审美的重要元素

险、难技巧应当令观众感到神奇,平中求奇是杂技审美的鲜明特点,“古彩戏法”最突出地表现了这种审美原则,演员上台只穿一件宽大的长袍,手拿一块4尺见方的毯子(行内称“彩单”),演员将毯子两面展示给观众,毫无夹带,然后往肩上一披,就变出大盘小碗、高坛低盆等各种器物,甚至变出一桌丰盛的宴席。中国著名杂技艺术家杨小亭在台上能够变水变火,一件长袍下能藏下数十件看来根本不能藏下的道具,他那精彩入神、平中见奇的艺术审美追求,在许多节目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谐”是杂技艺术重要的审美原则

驯兽节目、滑稽丑角的表演如此,即使是一些技巧性节目,适当地安排,同样会闪射出趣味的火花。中国杂技前些年忽略了谐趣的追求,近年出现了许多富有趣味的节目。如大连杂技团的《鞭技》,演员用鞭子抽打出了两块飞板,飞板在空中旋转一周后又准确地降落到两位演员用口签咬位的塔架上,并带动起花塔的转动,不只技巧高绝而且谐趣横生,令人会心而笑。沈阳杂技团的《腾空飞杠》,有两位演员借助橡皮筋的弹力,做着你追我赶的飞越动作,尔后又突然做一个“倒挂金钩”,这个动作不是挂在杠上,而是出奇不意地挂在杠架的吊子上,产生了既惊奇又富有趣味的艺术效果。双向交流在杂技艺术中,比戏剧、舞蹈更为重要,有些节目的艺术效果和谐趣的获得是演员与观众共同完成的,而注意节目审美中的“谐趣”追求,也更能促进杂技艺术表演中的双向交流。

当前,中国杂技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杂技基础性建设不足,艺术本体创新不够,各艺术门类间发展失衡等。此外,中国杂技团体在国际市场上存在无序竞争现象,需要树立更加良好的整体形象。作为杂技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和杂技资源大国,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破解制约杂技艺术繁荣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在理念创新、节目制作、市场运营等各个方面,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國际主流市场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伍晓悦.浅谈杂技的审美特点[J].杂技与魔术,2014(5):51-52.

[2]苏兆云.谈杂技艺术的表演美与形体美[J].文化时空,2003(11):97-97.

[3]郑伟.浅谈杂技艺术的创新[J].文化时空,2003(11):48-49.

猜你喜欢
杂技审美特点
高空杂技
空中杂技师
老鼠演杂技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