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T5状态ZL205A合金延伸率研究

2018-06-28 04:26:30周洪刚宋海锋马俊华
新技术新工艺 2018年6期
关键词:延伸率铸件时效

周洪刚,李 鑫,宋海锋,王 倩,朱 旭,马俊华

(1.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南 湘潭 411100;2.山西协诚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在能源危机初现及节能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制造业将结构轻量化作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强度铝合金被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及兵器等领域。

ZL205A合金是一种铝-铜系铸造铝合金,该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强度高、综合性能好的铸造铝合金之一,可代替部分铸钢件和锻铝件[1]。ZL205A合金具有3种热处理状态,分别为T5(固溶处理+不完全人工时效)状态、T6(固溶处理+完全人工时效)状态和T7(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状态,其中T5状态的综合性能最好,应用最广泛。

某ZL205A合金产品试制时发现,该合金试样经T5处理后延伸率未达到标准要求。基于此,本文从热处理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出了一种能够提高ZL205A合金T5状态延伸率的工艺。

1 化学成分和性能要求

ZL205A合金的化学成分要求见表1,力学性能试样按GB/T 1173—2013《铸造铝合金》砂模试棒要求制作。经高温变质处理,其形状和尺寸如图1所示。试样经T5处理后,力学性能应达到GB/T 25745—2010《铸造铝合金热处理》规定的要求,即:抗拉强度≥440 MPa,延伸率≥7%。

表1 ZL205A化学成分要求(质量分数) (%)

图1 力学性能试样

2 问题的提出

试制产品的热处理工艺参照GB/T 25745—2010《铸造铝合金热处理》设计,其工艺规范如图2所示。由于之前未生产过ZL205A合金的产品,为验证热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在浇注产品时,特意浇注了24根同熔炼炉批力学性能试样。产品浇注完后,先用力学性能试样进行T5处理试验。第1轮试验完成后,对同熔炼炉批的5根力学性能试样进行检测,其结果见表2。从力学性能检测结果可以看出,5根试样的力学性能均未达到标准要求,主要体现在延伸率偏低。

图2 ZL205A 传统T5热处理工艺

序号抗拉强度/MPa延伸率/%备注14485.0不合格24774.0不合格34615.5不合格44484.5不合格54685.0不合格

3 原因分析

3.1 化学成分

对5根试样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其结果见表3。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该批铸件的铜含量均匀性较差,试样1和试样4的铜含量超出了标准规定的上限值。

表3 ZL205A试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3.2 显微组织

该批ZL205A合金的铸态组织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θ(Al2Cu)和Cd相的共晶组织分布在α(Al)固溶体的枝晶间,无过热过烧现象,铸态组织正常。T5工艺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T(Al12CuMn2)相弥散分布在α(Al)固溶体上,晶界聚集有较多未溶的CuAl2相和其他析出相[2]。

图3 ZL205A合金的铸态组织

图4 ZL205A合金的T5处理组织

3.3 综合分析

从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的结果可以看出,该批ZL205A合金的铜含量较高且均匀性较差,采用传统的T5热处理工艺,晶界残留有较多未溶或析出的共晶组织,这些晶界残留物将影响晶间的结合力,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

从铸态显微组织来看,该批铸件无过热过烧且铸造缺陷较少(疏松、夹杂和气孔等),铸态组织正常。若能通过优化热处理参数,改变T5状态强化相的析出,减少晶界残留物的数量,则可提高该批ZL205A合金的性能。

4 工艺试验

4.1 方案制定

传统T5热处理工艺所用的时效规范为单级时效。单级时效的优点是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也能获得很高的强度;但由于缺少充分的成核处理,过渡相易在缺陷和晶界处择优形成,时效后的合金显微组织均匀性较差,难以得到良好的综合性能。

分级时效是将已固溶处理的铸件在不同温度经2次或多次时效处理,按其作用可分为预时效(又称成核处理)和最终时效等2个阶段。预时效处理温度一般较低,目的是在合金中形成高密度的G.P.区。G.P.区通常是均匀生核,当其达到一定尺寸,就可成为随后时效沉淀相的核心[3],从而大幅提高组织的均匀性,改善铸件T5状态的性能。

结合本批次铸件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情况,要想大幅提升其延伸率,必须应用分级时效工艺。

4.2 试验与分析

4.2.1 首轮试验

根据分级时效理论,结合工厂ZL101、ZL104合金在分级时效工艺方面的应用经验,对ZL205A合金进行了分级时效试验,试验方案如图5所示,共处理6根力学性能试样。

图5 ZL205A合金T5分级时效工艺

试验完成后,对6根力学性能试样进行检测,其结果见表4。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6根试样的延伸率均有大幅提高且达到了标准要求,其中3根试样的力学性能完全合格,3根试样由于抗拉强度偏低不合格。

表4 力学性能检测结果

4.2.2 次轮试验

从首轮试验的力学性能结果来看,采用图5所示工艺,试样的延伸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但有半数试样的抗拉强度稍低于标准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应再次调整工艺参数,以提高其抗拉强度。从Al-Cu、Al-Cu-Mn和Al-Cu-Ti相图可知,ZL205A合金的共晶转变温度(过烧温度)为548 ℃,在548 ℃以下,保温时间恒定,加热温度越高,铜的溶解越充分,固溶处理后的强化效果越好,在时效制度相同的情况下,T5处理后的综合力学性能越好。实际生产时,考虑材料的成分均匀性和炉温均匀性等因素,加热温度一般稍低于共晶转变温度。因此,在次轮试验时,在图5工艺的基础上,将固溶处理温度提高至543 ℃,具体方案如图6所示,共处理6根力学性能试样。

图6 改进后的ZL205A合金T5分级时效工艺

试验完成后,对6根力学性能试样进行检测,其结果见表5。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6根试样的力学性能均达到了标准要求。

表5 力学性能检测结果

对图6工艺处理的试样进行显微组织检测,其组织如图7所示,从显微组织可以看出,T(Al12CuMn2)相弥散分布在α(Al)固溶体上,晶界残留有少量的CuAl2相和其他析出相,其数量和质量较图4组织明显减少(小)。由于晶界残留物的减少,晶粒与晶粒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试样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图7 优化工艺后的T5 处理组织

5 其他情况

力学性能试样采用T5处理合格后,将产品和剩余试样一同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完成后将其中1件产品进行解剖取样,其力学性能达到了GB/T 25745—2010《铸造铝合金热处理》解剖试样的要求。

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将固溶状态相同的同批力学性能试样,采用不同的时效工艺来验证上述试验的结论。结果发现,在抗拉强度正常的前提下,采用单级时效处理的试样若延伸率较好,分级时效处理的试样延伸率也与之相当;采用单级时效处理的试样若延伸率较差,分级时效处理的试样延伸率常有较大提高。笔者推测,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和铸件的原始状态有关。若铸件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性较好,则单级时效和分级时效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基本一致;若铸件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性较差,则分级时效较单级时效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更好。

6 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ZL205A合金采用543 ℃×10 h固溶+(100 ℃×3 h+150 ℃×7 h)时效较538 ℃×10 h固溶+155 ℃×8 h时效处理的显微组织更好。

2)在ZL205A合金铸态组织正常且化学成分均匀性较差的情况下,采用分级时效工艺,能够提高其T5状态的延伸率。

[1] 阎士标,肖年,刘建功. ZL205A箱体热处理工艺探索[J].金属加工/热处理, 2010(11):40-44.

[2] 龚磊清,金长庚,刘发信,等.铸造铝合金金相图谱[M].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3] 张宝昌.有色金属及其热处理[M].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延伸率铸件时效
2021 年中国铸造行业数据发布
GJB 2896A-2020《钛及钛合金熔模精密铸件规范》解读
冷轧平整恒轧制力对SS400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冷轧镀锌光整机延伸率控制模式的解析与优化
湖北农机化(2021年7期)2021-12-07 17:18:46
连退线平整机延伸率控制技术应用
山西冶金(2019年3期)2019-09-21 03:11:12
废铸件推出装置
环形凹槽类铸件铸造工艺
J75钢的时效处理工艺
一种新型耐热合金GY200的长期时效组织与性能
上海金属(2016年3期)2016-11-23 05:19:47
环保执法如何把握对违法建设项目的追责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