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滇新
解决在软土地基上的建设问题,不仅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也影响着工程的造价、工期等。软土地基处理一般要求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提高承载力,使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满足上部荷载要求;二是解决建筑物的沉降问题,使建筑物的沉降和沉降差满足规范要求。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较多,如换填垫层、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以及本文介绍的堆载预压法等。各种方法的优劣文中不再赘述,仅简要介绍堆载预压法的原理与适用范围。
堆载预压法一般适用于淤泥质土、淤泥、冲填土等饱和性土地基,通常是以土石料等自重为堆载,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压,使软土地基的超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从而增强有效应力,地基土得到排水固结,使地基土的强度有所提高。对堆载预压工程,预压荷载应分级施加,并确保每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
笔者以某工程的建设实例为依据,介绍堆载预压法的设计与施工经验,供大家参考。
某水闸管理区位于河岸边,管理房的平均基底应力约为110kPa。根据地勘资料,管理房位于厚淤泥质地基上,平均厚度约15.0m,底部为隔水层。该淤泥质土含水量大(一般在80%以上),承载力低(仅为 30~40kPa),压缩模量约 1.5MPa,固结系数ch=cv=2×10-3cm2/s,水平渗透系数kh=1.5×10-7cm/s,ks=1/5kh=0.3×10-7cm/s。
堆载预压法的计算一般参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现将有关公式介绍如下:
地基平均估计固结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t时间地基的平均固结度;
—第i级荷载的加载速率(kPa/d);
ΣΔp—各级荷载的累加值(kPa);
α、β—参数,见该规范表5.2.7。
当考虑涂抹和井阻影响时:
式中:
kh—天然土层水平向渗透系数(cm/s);
ks—涂抹区的水平向渗透系数(cm/s);
s—涂抹区直径ds竖井直径dw的比值;
L—竖井深度(cm);
qw—竖井纵向通水量(cm3/s);
ch—土的径向排水固结系数(cm2/s);
cv—土的竖向排水固结系数(cm2/s)。
根据上述资料,地基处理拟采用堆载预压法,预压荷载取120kPa,分两级施加。第一级荷载7d内达到70kPa,第二级荷载 5d(50~55d)内加载至120kPa。拟采用的袋装砂井直径为70mm,袋装砂井等边三角形布置,间距1.5m,深度15.0m。涂抹区直径ds=150mm,砂料渗透系数 kw=3×10-2cm/s,砂井打穿软土层。初步估算100d时的竖向平均固结度。
图1 加载示意图
加载过程如图1所示。
1.不考虑井阻影响
根据已知条件,砂井等边三角形布置,有效排水直径de=1.05l=1.05×1.5=1.575(m)
井径比n=de/dw=1.575/0.07=22.5
把n=22.5代入上式,得Fn=2.37
第一级加载速率q1=70/7=10(kPa/d)
第二级加载速率q2=50/5=10(kPa/d)
开始加载后100d受压土层的平均固结度
2.当考虑井阻影响时
竖井纵向通水量 qw=kw×1/4×πdw2=3×10-2×1/4×3.14×72=1.154(cm3/s)
开始加载后100d受压土层的平均固结度:
与不考虑井阻影响相比,平均固结度下降16%。
(1)场地平整后,开挖排水盲沟,需回填50cm厚砂垫层,主要用于软土中孔隙水的汇集和排出。砂垫层铺设完成后,安装塑料排水带,再铺设一层300g/m2的土工布,最后进行土石方堆载。
(2)土石方堆载应分层进行,避免局部堆载较高。由于加载时间一般较长,需在堆载体顶部修筑排水设施,确保边坡稳定。
该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准备充分,塑料排水带、砂井灌砂等关键部位施工质量控制得较好,地基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是否需要考虑涂抹和井阻的影响,设计人员应仔细研究,并最终确定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监测,包括地基竖向变形、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等,并将检测结果与计算值对比分析,如差别较大,应仔细查找原因,以便更合理地堆载预压设计与施工。预压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应进行静载荷试验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变形参数等,确保工程的安全建设与运行。
该工程的地基条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采用堆载预压法是一次成功的应用,对类似工程的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