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关睡不着的故事。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睡不着意味着辗转反侧的痛苦,早起上班的担忧;然而在孩子的世界里,睡不着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糕,相反还很有趣!你瞧,小老鼠睡不着,他可以读一读喜欢的图书,想象明天的早餐,或者抱着心爱的玩具,还可以紧紧地拥抱家人。睡不着的时候,用爱把自己包裹起来,心里安定宁静下来,就通往了甜蜜的梦乡,谁说睡不着还是一件难受的事呢?
我的儿子三岁半,也是一个爱看书的“小书虫”,看这本绘本的时候,他总是好奇地问:“小老鼠为什么睡不着?睡不着可以吃甜甜圈吗?”也许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还分不清书中的想象与现实。可是他嘴角弯着的弧度在告诉我,他喜欢这个有关睡不着的故事,因为睡不着的小老鼠竟然这么有趣,而自己睡不着的时候通常只能乖乖躺在床上。也许在孩子的心里,本能地拒绝所谓的“规则”和“不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本来就是童年赋予每个孩子的权利。调皮可爱的小老鼠是每个孩子的好朋友!
我喜欢故事里的鼠妈妈,因为她智慧有爱。面对孩子的睡不着,有的父母会用言语逼迫孩子尽快入睡,有的父母会陪同孩子一起慢慢入睡,而对鼠妈妈来说,她一天的工作还没有做完,要清扫地面,要洗晾衣服,没有办法陪在小老鼠的身边。面对孩子的睡不着问题,她既没有抱怨,也没有推卸,更没有冷言冷语,而是和小老鼠一起想出各种安睡的方法,这是一个宽容有爱、平和有智的妈妈。当小老鼠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求妈妈的帮助时,妈妈一边为小老鼠想办法,一边用这短暂的时光喝茶、看书,这还是一位从容淡定的妈妈!
我喜欢这个鼠妈妈,因为对于父母来说,保持心态的平和并不容易。上完一天的班回到家里,如果还有一堆的家务、一个需要陪伴的孩子,作为父母的我们就会像高速旋转的陀螺,根本停不下来。此时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确实需要我们的忍耐力和克制力。对于天性率真的孩子来说,他们活力四射,精神抖擞,始终表露最真实的自我。他们开心了容易兴奋尖叫,会调皮地把花盆里的土弄得到处都是,会把好不容易整理好的玩具瞬间弄乱。如果你只注意到了这些“破坏性”的行为,是否会认为这是孩子在调皮捣蛋?是否会对孩子恼怒?还是你会看到小小的人儿学会了自己穿鞋,开心地又叫又跳;把花盆里的土挖开,好奇地想要看看泥土里是不是真的有蚯蚓;在一堆玩具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玩具,怡然自乐地玩耍?作为成人,如果我们只片面看待孩子的一些行为,那么误解也就随之而来,坏情绪即刻爆发,也让孩子笼罩在不良情绪中,小小的心里充满困惑与忧伤。这些都是我们不忍且不愿的。那么,就让我们做一个优雅的妈妈,保持平和,保有同理心,可以被倾诉和拥抱。
我想要成为这样的鼠妈妈——在无尽的工作与家务之后,并不放弃自己的生活追求。除了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瞧她在做什么?喝茶!读书!对于我来说,作为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让孩子完全独立入睡都还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命题,更别提能有像鼠妈妈这么奢侈的“享受”。国外的父母会早早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将刚出生的还在襁褓中的宝宝放到他自己的小床上去,即“同屋不同床”;等到孩子三岁左右,再和孩子分屋而睡。中国父母传统的做法是把孩子放在大床上,为了在其哭闹时能及时照应,等到孩子大一些后再让孩子分床睡,继而分屋独睡。我们无法确定这两种做法是否具有绝对的对错,但是从孩子的表现来说,更早独睡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这样的独立也能让孩子的妈妈从繁杂的家务中暂时地脱离开来,寻求自身的精神栖息地。对于小老鼠来说,睡不着的时间成了他一天中最后的欢乐时光;对于鼠妈妈来说,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的时间成了回归自我的美妙时光,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培养独立入睡,是孩子独立的第一步,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独立,妈妈回归了自我,睡前时光成了大家都喜爱的幸福时光。
陪伴孩子的每一秒都是幸福的,温馨的睡前时光更是会成为我们珍贵的回忆!愿我们都能成为鼠妈妈,理解、接纳孩子,为平凡的生活注入更多童话般的色彩,让孩子自由自在地享受童年;并且能在琐碎繁杂中依然保持微笑,在柴米油盐中依然拥有诗与远方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