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平
我们现在的儿童节是6月1日,而民国时期的中国儿童节却是4月4日。1931年3月7日,“中华慈幼协会”建议,将每年的4月4日确立为儿童节。1935年此建议获国民政府批准,4月4日儿童节被定为法定节日,又称“双四节”。因为这时是春暖花开、朝气蓬勃的春天,且正值植树节之际,非常契合儿童茁壮成长的寓意。学界泰斗蔡元培巧妙地注释“四四节”:衣、食、住、行,是我们的四个基本生活;智、体、德、美,是我们培养儿童的四个基本教育。
民国时期,湖南攸县的小学教育还是很繁荣的。至1922年,全县国民小学达156所。小学不仅有国语、算术、常识,还有音乐、体育、唱游、美术、劳作、公民训练等等学科。1929年,攸县岁出教育经费居全省第十位,是教育经费较为充裕的县份之一。
1944年6月,攸县沦陷,绝大部分小学停办。只有柏市湖厂的翰溪小学、丫江桥皮家围的硖山高小等几所学校在继续上课。许多学校损毁严重,成为废墟。此前1943年的“四四儿童节”,为防日本人的飞机轰炸,活动地点被搬到百花场大仁坪的树林里(今湘东大市场最北端位置)。
1947年,攸县举办了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儿童节纪念活动。县城小学如公立的“梅城镇小”(后改名为城关镇完全小学,即现在的东北街小学)、私立的“武陵完小”,以及部分乡镇小学如桃水的“夏泉小学”、沙陵陂的“宏文完小”、皇图岭的“弘毅高小”、高枧的“禄田完小”等都派小学生来参加,热闹非凡。
笔者的父亲曾参加了1947年的儿童节。据他回忆,节日当天,“梅城镇小”的小学生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拿着小旗帜,排着队伍,自带小板凳,兴高采烈地来到县城体育场参加表演比赛活动。其他学校的孩子们也陆陆续续整队入场。男孩子穿的是白衬衣、青裤子;女孩子穿的是白衬衣配斜交叉蓝色背带短裙,上衣也是直排扣的,并不是电视里看到的右衽斜襟那种式样。表演比赛项目分为体操、唱歌、舞蹈、演儿童剧等等。
参加活动的,还有童子军。当时的小学生,从三年级起可以正式报名成为童子军,参加军训。他们统一穿着黄色斜纹布而又带点草绿色的童子军军服,头上歪戴着扁平无檐船形帽,颈系蓝领巾,腰束铸有童子军军徽的铜扣皮带,脚踏黑操鞋,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童子军敬礼的手势是举起右手的3根指头,食指接触帽檐,即“三指军礼”,代表智、仁、勇,统一使用“时刻准备着”的口号。但是,参加童子军的多为富家子弟,因为服装费、食宿费、军训费等均需自理,穷人负担不起。
体育场四周挂着许多横幅标语,例如:“儿童是中国未来的主人翁”“儿童是中华民族的继承者”“儿童是复兴中华民族的生力军”“加强教育儿童,训练儿童”等等,还有青天白日旗。
体育场旁边,有许多小摊小贩在摆卖着诱人的食品和儿童玩具,如冻米、打糖、烤红薯、风筝、拨浪鼓等等。
当时的体育场主席台比较小,上面坐一排评委。评委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奖品,有银屏,是真银制作的,形制与旧时小孩子挂在脖子上的半月形的银牌银锁相似,A4纸大小,上面刻有地图(不记得是中国地图还是世界地图了)。银屏用玻璃镜框装饰,显得精致漂亮。银屏奖还分为一、二、三等奖。另一种奖品就是锦标奖,也就是锦旗。锦旗上面绣有“好儿童”“活泼健康”等字样。锦标奖也分为一、二、三等奖。还有就是纪念章、奖状、书籍、本子之类的奖品了。
各学校带队的都是体育老师。梅城镇的谭德健老师喊体操的嗓音好听,声音洪亮。他用的哨子,形状和声音也与众不同,是一根两寸长手指粗的铜哨子,一吹,发出“卟、卟、卟”的声音。
儿童节庆祝活动正式开始了。
首先是儿童节开幕典礼。奏乐、县长致开幕词、名人演讲、儿童代表发言。
接下来就是孩子们表演比赛节目。
“夏泉小学”参加的舞蹈节目是“凯旋归来”。学生们从一个帐篷的门里面冲出来,作骑马状,在舞台上来回穿插。有一个学生打着一面“青天白日旗”上下飞舞。学生们载歌载舞,表演抗日将士凯旋而归时受到民众热烈欢迎的场景。这个节目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最终得了一等银屏奖。
“梅城镇小”的孩子们用带来的小板凳,拼出了“儿童快乐(楽)”“抗日胜(勝)利”等字样。这个舞蹈形式新颖,也获得了一个银屏奖。
体操是“儿童康健比赛”中的一项,用以检验学校开展儿童健康教育的程度,检阅孩子们参加运动、锻炼身体的成果。那时候刚刚经历过日本侵略者惨痛蹂躏的国人,痛定思痛,对孩子们的体能训练还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孩子们的体操表演,还是很有力量美感的。最后由来自攸县“武术之乡”的石羊塘小学夺冠。他们配的音乐是《男儿第一志气高》: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兵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将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
民国时商务印书馆图书中的《儿童节》插画
当时的小学一、二年级为低年级,三、四年级为中年级。低年级和中年级统称为初等小学,简称“初小”。五、六年级为高年级,统称为高等小学,简称“高小”。“完小”是完全小学的简称。一到六年级全部都有的才可以叫“完小”。“礼道高小”的比赛节目是歌曲《白米和棉花》:白米好煮饭,棉花好做衣。我们有饭又有衣,不怕冷来不怕饥,大家多么感谢你。他们获得了唱歌类的银屏奖。
“清华高小”唱的歌是: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把桥过,铃儿响叮当。
低年级的以唱歌游戏为主,中年级的以体操舞蹈为主,高年级的可以演儿童剧了。演出的儿童剧有:《谁是好朋友》《荆轲入秦》《岳武穆精忠报国》等等。
家庭方面,父母到体育场看孩子们表演节目,为他们鼓劲加油。母亲在家里特制糕点,用桃花数瓣,制成桃瓣式样,名曰“桃花糕”,以应儿童佳节;门前悬翠竹为少年上进之意。父亲则和孩子一起玩放风筝、打棒、踢毽子等游戏。
儿童们还合唱了国民政府教育部推出的《儿童节歌》:四月四,儿童节,我们大家都快活。青山含笑水欲语,春花灿烂春草碧。一片大自然,生气正蓬勃,我们大家都快活!
1939年,蔡元培为儿童节写了一首浅显生动、流传甚广的《儿童节歌》,也成为节庆曲目:
好儿童,好儿童,未来世界在掌中。今日若非勤准备,将来落伍憾无穷。好儿童,好儿童,而今国难正重重。后方多尽一份力,前方将士早成功。
陶行知也别出心裁写过一首《儿童节大人歌》:四月四,四月四,大人要立志。肯跟小孩学,才算大本事。陶行知的歌,令人忍俊不禁。
最后是颁奖和闭幕仪式。
纪念活动在儿童高呼的口号声中结束:
“儿童要负起三民主义的责任……中华民族万岁!三民主义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