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空谈:毛泽东指导《解放日报》改版

2018-06-28 02:44王建柱
文史博览 2018年6期
关键词:整风解放日报办报

王建柱

1941年5月,抗日战争进入到最困难的阶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将延安的《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改名为《解放日报》。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写了报头并撰写了发刊词。发刊词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报之使命如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也是《解放日报》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办报的宗旨。

1942年年初,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党中央决定对《解放日报》实行改版,由不完全的党报改为完全的党报。

整风应该从宣传工作开始

为了办好《解放日报》,毛泽东提议,任命博古为解放日报社社长,同时兼任新华社社长。毛泽东曾说过“博古善于鼓动”。确实,博古熟读马列论著,文思敏捷,能著能译,又办过报纸。正因为这样,毛泽东点将了他。

博古上任以后,从主观上讲,他也很想把这张党报办出大报的样子来。但是,由于他在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统治全党时,曾在中央负总责,多年形成的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没有彻底丢掉,不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一段时间内,使《解放日报》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如在编辑部讨论研究如何把报纸办好的会议上,他定的调子是:报纸的每一期必须要有社论、新闻、通讯报道。他说,缺一便不成为报纸,过去《大公报》和苏联的《真理报》都是如此。他还主张《解放日报》要像《真理报》那样,每天都要有一篇社论。

在报纸栏目的安排上,用3/4的版面刊登国际国内新闻,而把党的一些重要文件、方针和政策刊登在不太重要的位置上。版面的安排是:第1、2版是国际新闻,第3版是国统区新闻,第4版是陕甘宁边区的新闻和副刊。

这种安排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解放区军民斗争生活的实际,体现出教条主义倾向。读者看后纷纷反映并提出批评,《解放日报》“最大的毛病是立论空泛”,有不少文章是“重复毛泽东同志的报告”的内容。有位叫罗李王的读者曾来信批评说:“今后社论,务必使其每篇都值得读者去深思精读,不要拼大题目,做空文章……比如像《宣布党八股的死刑》那样的文章,使听过毛主席报告的人不想再去看,未听过的人又看不懂。这一类的社论,今后最好不写不登。”

此外,有些国际新闻的语言文白夹杂,咬文嚼字,晦涩难懂,不适合大众的口味。报纸还不时刊登一些散布小资产阶级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自由主义的东西,暴露出了我们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弱点。

全党整风初期,为了动员全党进行整顿“三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工作,毛泽东提出要对《解放日报》进行改版,而这次整风又首先是从宣传工作开始。

“整顿三风,必须要好好地利用报纸”

1942年3月31日,《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在杨家岭中央办公厅会议室举行,朱德、徐特立、谢觉哉、李鼎铭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毛泽东针对近来报纸出现的一些倾向指出:我们不是站在喜马拉雅山办报,既不属于这个阶级又不属于那个阶级的。共产党的阶级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现在共产党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就是合乎人民公意的政策,在执行这个政策过程中,常常遇到许多障碍,比如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但要达到此目的,只有集体行动、整齐步调,否则不能成功。

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写的报头

毛泽东在肯定了大家的发言后继续说:“今天这个会,大家发表了许多意见,今后就可以在共同的目标上一致前进了。利用《解放日报》,应当是各机关经常的业务之一,经过报纸把一个部门的经验传播出去,就可以推动其他部门工作的改造。我们今天来整顿三风,必须要好好地利用报纸。”

同时,毛泽东也对报纸刊登的一些不健康内容提出尖锐批评,他指出:“关于整顿三风问题,各部门已开始热烈讨论了,这是很好的现象。但也有些人是从不正确的立场说话的,这就是绝对平均的观念和冷嘲暗箭的办法。近来颇有些人要求绝对平均,但这只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工作制度中确有许多缺点,应加改革,但如果要求绝对平均,则不但现在,就是将来也是很难办到的。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应该拒绝。”

最后,毛泽东诚恳地指出:“批评应该是严正的、尖锐的,但又应该是诚恳的、坦白的,与人为善的。只有这种批评态度,才对团结有利。冷嘲暗箭,则是一种销蚀剂,是对团结不利的。”

1941年8月,即报纸创办3个多月后,毛泽东在看了《鲁忠才长征记》一文后,特加了按语并推荐报纸发表。他以高克林写的鲁忠才等人由富县到三边长途运盐的调查报告为例,来纠正报纸及党的工作中教条主义和党八股的作风。毛泽东给这个调查报告以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个用简洁文字反映实际情况的报告,值得学习和推广。他说:“现在必须把那些‘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作风扫掉,把那些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扫掉……”他又说,高克林的报告“值得大家学习”,“我们需要的是这类东西,而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夸夸其谈’,也不是那些党八股”。

全党整风开始以后,毛泽东于1942年3月8日亲笔为《解放日报》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并在报上发表。

根据毛泽东的办报思想,博古认真地总结了办报10个月的经验教训。他在一次会议上说:“过去,我们总是习惯把最大的篇幅留给国际新闻,而对于全国人民和抗日根据地的生活、奋斗,缺少系统的记载”,“对于边区中如火如荼的群众运动,我们至多记载了一些片断,而没有能够全面地反映,更说不上推动和提高了”。

4月1日,《解放日报》正式发表了由博古起草的《致读者》的社论。宣布从当天起,对报纸的版面进行彻底改革,其目的要使《解放日报》能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要贯彻党的路线,反映群众情况,加强思想斗争,帮助全党工作改进。以此来贯彻我们报纸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

随着《解放日报》的改版,编辑、记者的思想作风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到群众中去,到实际中去”成为报社的响亮口号。

《解放日报》在1941年发表的有关整风文章、社论、代论、重要参考资料等仅10篇,但到了1942年和1943年,发表的文章包括消息、通讯、杂文等共计250多篇,真正成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有力工具。

1944年2月16日,《解放日报》发表博古撰写的社论《本报创刊一千期》,文章总结说:“我们的重要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全党办报’四个字。由于实行了这个方针,报纸的脉博就能与党的脉博呼吸相关了,报纸就起了集体宣传者与集体组织者的作用。”这标志着《解放日报》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关怀和支持下,已经逐渐成熟起来了。

猜你喜欢
整风解放日报办报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晋陕调查:行动上的整风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丹麦:“办报”帮流浪汉生存
用整风精神学习讲话
延安时期博古党报思想探究
舒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
从新闻作风谈政治家办报新闻理念
谭政在延安整风中的历史贡献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