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珰、步摇冠耀首 鲜卑与东晋南朝的金银器

2018-06-28 01:57杨海涛
大众考古 2018年12期
关键词:金银器耳饰鲜卑

文 图/杨海涛

东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被以鲜卑为主的诸多北方民族政权占据,汉族政权退居淮河乃至长江以南 。虽是南北分治,军事上相互对立,文化上各有特点,但也有相互交流影响的一面,我们今天可以在出土的南北朝金银器上看到这些交流 。

大同博物馆藏北魏金耳饰(《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金银器》)

和其他草原民族一样,鲜卑有珍视黄金的传统,进而赋之以吉祥含义,衍化出一个习俗,即立皇后时,必令其亲手铸金人,成者立、不成者不得立。鲜卑金银器在继承匈奴金银器风格的基础上,又受到汉族文化和西来文化的影响,形成特有的金银器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在鲜卑早期墓中,都出土有金银器穿珠扭环饰品,造型复杂精美。《后汉书·乌桓传》记载“妇人至嫁时乃养发,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犹中国有簂步摇”(“簂”即“帼”,妇人首饰)。这种风俗在鲜卑也甚为流行。据《魏书·食货志》记载,北魏时采矿活动也趋于组织化与专业化,恒州白登山银矿置银官,常令采铸,在汉中淘沙金的专职“金户”己达到千余家。

鲜卑早期金银器遗存主要在东北和内蒙地区有发现,金牌饰是其中主要品种,它的用途以及文化蕴涵一般认为是萨满巫师的神灵、圣物及鲜卑人的保护神,另外还可作为死者的赎金。鲜卑早期金银器以动物作为装饰母题,是草原文化的显著特征,《魏书·序纪》记载,其部落南移过程中,曾得到“其形似马,其声类牛”的神兽指引。神兽自得鲜卑人推崇,因其形似马,于牌饰中尤多见马纹。另外,鹿纹、神兽纹牌饰也很常见。如乌兰察布出土的三鹿纹金牌饰、“猗迤金”神兽纹金牌饰。猗迤为北魏始祖力微之长孙,曾统领拓跋中部,其弟于公元315年建立了北魏政权的前身——代国。

除金牌饰外,鲜卑金银器中很有特色的是首饰,主要有各种耳饰、步摇冠、金珰等。

耳饰出土数量较多,形式多样,大体上分圆形或椭圆形、扭丝盘绕状、螺纹花式和连坠式四种。圆形或椭圆形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制,就是表面光素的金质圆环或椭圆环形,此类是出土最多的。如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墓出土金耳环2枚,椭圆环状,长轴1.8厘米,单件重7克。第二多的是一种以金属丝拧制而成的扭丝盘绕状耳饰,这种耳饰非常有特色,而且以男性佩带为多。螺纹花式耳饰通常与拧丝坠圆环形耳饰同出于一个墓地或一个墓葬。连坠式耳坠形制比较华丽繁缛,一般为鲜卑女性佩戴。如大同博物馆藏北魏金耳饰。

前燕步摇冠(《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金银器》)

鲜卑三燕时代步摇冠饰十分流行,汉代《释名·释首饰》说“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可见这是一种组装灵活,行步时即会摇颤的饰物。据孙机先生考证,步摇起源于西方,一般只作为妇女首饰。步摇冠约在公元前后正式形成,然后向东传播,横跨欧亚大陆经中国传入日本,流行时间长达600余年。同一时期,南方地区虽也使用步摇,但已按汉民族的审美习惯和生活习俗多加改造,形制渐远异于北方。从使用方式上看,慕容鲜卑是将步摇缝缀固定在帽上,辽宁朝阳王子坟山墓葬出土步摇四角保留的小孔即用以穿针引线。而南朝妇女多梳高髻,甚至加义髻,将步摇直接插戴头上。

1957年辽宁北票县房身村北燕墓出土步摇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座透雕金博山,其上16条分枝,每条分枝上缠有小环4—5个,并均系有桃形金叶,存叶30余片。《晋书·慕容廆载记》记载:“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这段记载中所述慕容鲜卑的名称来源目前尚有争论,但反映慕容鲜卑对步摇冠的喜好却是无异议的。

萨珊波斯狩猎图银盘(《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金银器》)

罗马风格鎏金铜高足杯(《丝绸之路》)

金珰是魏晋南北朝时常见的金饰件,北方和南方均使用。金珰作为一种冠饰,不仅是侍中、散骑、常侍生前所佩戴以示地位等级之物,也是其身后带入墓中随葬,以示身份的标志之物。金珰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舆服志》,“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金、蝉、貂三者皆有其喻义。此后《晋书·舆服志》又有类似记载,可见此官职和冠服制度,南北朝各代均沿袭。

十六国北朝时期,中国以西的波斯、拜占庭等已能制作精美的金银器,并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太平御览》引《前凉录》说西胡曾向张轨献金水瓶,与人等高,皆拂菻(拂菻古时指东罗马帝国),作奇状。

目前,鲜卑统治地区出土的来自西方的金银器,比较著名的有大同北魏封和突墓萨珊银盘,盘高4.1厘米,口径18厘米,圈足直径4.5厘米,高1.4厘米。盘虽有残缺,但主体纹饰基本保存了下来,盘内沿有旋纹三道,用锤压法制成凸纹,再加刻划。主题为狩猎图,盘中央的人像深目高鼻,卷发长髯,头戴半弧形冠,边缘缀以联珠,顶端有一突起的角状饰,耳、项都饰璎珞,着紧身衣裤,足穿半长筒靴,人像一足后甩,正徒步行猎,双手执矛,身前身后有三头野猪出没于芦苇丛中。

猎杀动物的场景是萨珊银盘最常见的主题,风格均与此件类似。除此银盘外,还有大同北魏城址出土的八曲长杯、罗马风格鎏金铜高足杯等。

东晋与南朝金银器

西晋末天下大乱,中原士族衣冠南渡,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疆域大体上局限于淮河、长江流域以南。东晋之后,这一疆域历经宋、齐、梁、陈,史称南朝。南方地区自东晋开始,经济发展已超过战火不断的北方。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金银制品出土较丰富的多为东晋墓葬,南朝墓葬普遍遭到破坏,残余的金银制品非常少,几乎都是小件,这与南朝末期猖獗的盗墓活动有关。

东晋步摇饰与金钿花(《六朝风采》)

出土的东晋南朝金银器以步摇片、金珰、簪钗、戒指、指环、小金饰、顶针为主,只有极少量的器皿,印证了当时社会风气开放,妇女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妆饰文化日渐发达。

东晋南朝墓中经常出土一种鸡心形金片,片形较小,片上往往有穿孔。这实际上是当时步摇上的“摇叶”。南朝步摇与北朝步摇冠是两种饰物。《晋书·舆服志》中提到:“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诸爵兽皆以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珰绕,以翡翠为华云。”这种爵兽步摇是东晋南朝贵族妇女喜爱的头饰,梁范静妻沈氏作有《咏步摇花诗》:“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瑛。但令云髻插,蛾眉本易成。”步摇的佩戴方式可见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南方出土的步摇饰片主要是瓜子形摇叶,不见金质枝干,穿缀方法为穿孔在叶尖,其使用者多为汉晋贵族。南京光华门外赵士岗、南京甘家巷化肥厂工地等六朝墓皆有出土。

甘家巷化肥厂工地M24出土圆形金薄片,镂雕展翅鸾凤一对,直径2.2厘米,这实际上是金步摇饰件。东晋贵族墓中还常见一种六瓣花形金饰也是金步摇饰件,花蕊中央一般有圆形穿孔,花蕊及花瓣轮廓采用锤揲手法,花瓣中焊有心形突起,有的内嵌绿松石或其他红色玉石粒,四周满焊细小的金粟粒。另外墓葬中所出的素面鸡心形金片与花形金饰成组出现,均是步摇上的“摇叶”。

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出土金珰(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

金珰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冠帽装饰,鲜卑地区和南朝均有使用。但北方纹饰变化较少,蝉纹常见;南方纹饰略为丰富。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出土4件金珰,其中3件山形金珰,较大的1件雕镂蝉纹,其余2件为神人驭龙纹。苏州地区东晋太宁三年(325年)张镇墓出土的1件仙人驭龙纹金珰,有人根据《梁书·昭明太子传》所载:“旧制太子著远游冠,金蝉翠緌缨;至是,诏加金博山”,认为可能是文献中提到的“金博山”。

东晋南朝墓中还出土过一些金环,这些金环有的是戴在手上的指环,有的可能是衣物或首饰上的饰件。金环大的直径2—3厘米,小的0.5—1厘米。指环在南朝是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梁武帝纳丁氏为贵嫔,赠以金环。隋代虞世南《北堂书钞》记载东晋时,晋哀帝王皇后有小紫磨金指环,仅小指能戴。各种记载都说明金指环在东晋南朝时的流行,此时北方鲜卑地区流行动物纹装饰的戒指,其中羊和鹿较具有代表性。羊和鹿是象征吉祥、具有神性的动物,从世界历史看,草原游牧民族有用羊和鹿装饰的传统,内蒙古土右旗北魏鲜卑墓中出土的卧羊形、立羊形镶嵌宝石金戒指,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东晋金质微雕串饰、金胜(《六朝风采》)

南京幕府山M4东晋墓出土贴鸟形金箔玻璃器(《中国古代玻璃器》)

圆环形金戒指简约平常,发现数量最多,多出土于南方地区;镶嵌宝石型金戒指华丽高贵,数量少,大多见于北方地区。圆环形金戒指与镶嵌宝石型金戒指在时间上没有早晚继承演变之关系,是并行发展的不同类型。除指环外,东晋南朝墓出土的小金器,还有一种金顶针,是妇女做针线和女红必备的小器具。东晋南朝墓出土的小金器还有微雕神兽和金胜。金胜是汉至六朝流行的一种妇女头饰,通常中部为带孔的圆形体,两侧为对向的梯形饰牌,使用时系缚在簪钗之首,横插于两鬓。胜有祥瑞通灵之意。最早见于东汉画像砖上的西王母形象,如山东沂南汉墓及四川新都汉墓的画像砖,所绘西王母端坐于龙虎座上,两胜分饰两鬓,正如《太平广记》中的所描述的那样:“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青琳之宇,朱紫之房,连琳彩帐,明月四朗。戴华胜,佩虎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

金饰工艺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鲜卑金银器和南方汉文化金银器在器形、风格上迥然不同,但在工艺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南北朝之前,中国金银器制作工艺仍保留着青铜器铸造工艺技法,而同时期的中亚、西亚和欧洲已经有了金珠、花纹、镶嵌、锤揲、焊接等细金工艺。正是通过鲜卑的游牧以及丝绸之路故道,这些外域金银器的工艺技法由北方进入中原,最终影响南方地区。

鲜卑金银器中联珠纹很多,工艺主要是錾刻和焊缀金珠。錾刻作为金银器的细部加工一直使用的手段之一,多用于刻画花纹。使用工具较多,工艺较复杂。焊缀金珠将金银片剪成金线或切成段,加热熔化成液后倾注在冷水中,产生爆裂,急速凝结成金珠粒,将其焊接到所需装饰的部位。从剥落的痕迹看,珠子是用药物焊接上去的,结合后一般很牢固,剥落之后,金片表面无多大伤痕,工艺十分细致。珠子的大小也很均匀,平均直径仅1毫米。

锤揲利用的是金银极佳的延展性,敲打出的既可以是器物的形体,也可以是花纹。它是西方金银器成纹的主要方法,在拜占庭、波斯以及中亚都有悠久的传统。鲜卑早期动物纹牌饰上,透雕镂空的方法常见但时代毕竟较早,工艺尚显稚拙。至北朝后期,技术渐趋成熟。东晋南朝时的金银制作主要有锤揲、镶嵌、錾刻、掐丝、焊珠、镂空等工艺,此外文献中还多有提到一种技艺——“金薄”。“金薄”可能就是“金箔”,即纯金锤打而成的薄片,据《邺中记》:后赵石虎有“云母五明金箔莫难扇”,其扇“薄打纯金如蝉翼”,东晋也发现在玻璃上或内贴有金箔的装饰技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和中外文化交融互汇的时代,既有外来金银器物的直接输入,也有焊珠法、锤揲法等工艺的引进与发展,汉以后发达的石刻工艺也被广泛应用到金银制作上,促使錾刻工艺逐步成熟。无论是从装饰题材及审美观念的更新,还是从錾刻、锤揲等金银制作工艺的逐渐成熟来看,都为唐代金银器制作的发展与兴盛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金银器耳饰鲜卑
吐蕃金银器纹饰中鸟形象的起源与文明演变试论
耳畔风情
明清金银器,低位反弹可期
云南景东傣族陶氏土司墓地出土金银器研究
花朵耳饰
华丽垂坠
线性耳饰
金光灿灿银光生辉
鲜卑族的崇山与祭天
鲜卑民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