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是一种体面的告别

2018-06-28 02:54
中外文摘 2018年14期
关键词:通讯录体面好友

□ 李 察

“在吗?”对着陌生的发信人头像端详良久,我敲下“您是?”二字,却迟迟没有发出去。

我的微信好友不多,距离5000人数上限尚远,但这些年下来也有了三四百之数。这其中既有没事也要发个信息插科打诨的至爱亲朋,也有时时为工作密切联系的同行同事,当然也不乏只逢年节才发来拜贺信息的“旧交”,以及虽然加了微信却从未单独联络过的“相识”。

不过,我几乎从不删除微信好友。一方面,没有现实需求,交际有限,不需要删人腾位置。另一方面,更怕伤人感情。即便平时绝少联系,保不齐哪天突然想起,人家一条信息发来,红色感叹号跳出:加好友请先发送朋友验证请求——那得有多尴尬?别说,我还真收到过“测粉”消息:“我在测试看谁删了我,你也试试吧!”一时无语之余,多少庆幸自己没有清理通讯录强迫症。

毕竟相识一场,无论亲疏远近,不是打算绝交“老死不相往来”,还是留着微信,留个体面为好。

不过久不联络的微信好友多了,难免会遭遇——“在吗?”“您是?”的尴尬时刻。为免失礼,我会把对方名片和朋友圈都翻一遍,只盼能找到线索,唤起衰退的记忆。偏偏因为不够熟络,有人就设置了朋友圈查看权限,一条横线拦截,让人寻不到半点蛛丝马迹。只恨当初没能及时做好备注,又不免暗暗将火气撒在对方身上:朋友圈都不给看,还留着微信干吗?有事直接打电话不就好了!

也遇到过开放朋友圈查看权限,看到又大跌眼镜的。无论是转帖评论还是自拍配文,流露出的审美、观点和态度,彼此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牵涉到敏感话题,更是让人分分钟想要“友尽”的节奏。但因为担心被发现单方面删人微信伤人面子,只能草草设置个“不看他/她的朋友圈”了事。只是暗自思忖,连朋友圈都看不惯的微信“好友”,如果真的聊起天来,只怕不当场拉黑断交才怪吧?

偏偏素无联络的微信“好友”,如果突然发信息相询,又绝少只是为了聊两句、叙个旧,多半确实有事相托。因为彼此对现状并无太多了解,又没什么实际的交情,这种请托往往颇令人为难。勉强应承下来不情不愿,断然拒绝又怕驳人面子。

甚至还有更加尴尬的情形。我曾接到过朋友前夫的微信,拜托我帮他“一点业务上的小忙”。是应该佯装没看到,还是应该把这情况告知朋友?朋友是否还愿意听到前夫的消息?会不会怪我没及时将他删除?那一次我犹豫了很久,也由此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质疑:坚持不删微信“好友”,到底是避免尴尬还是徒增尴尬?

著名的“邓巴数字”——即人际交往“150定律”告诉我们:150人似乎是我们能够建立社交关系的人数上限,在这种关系中,我们了解他们是谁,也了解他们与我们自己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社交媒体上,一个人虽然可以有成百上千的好友,但真正与之构成社交关系的人数依然没有突破150位。

对于大量陌生的微信“好友”,我们或是压根儿想不起他们是谁,或是缺乏真切的交往,也未能准确定义自己与之的关系。而那些尴尬的对话、不当的请托、不满的情绪,以及左右为难的处境,无不是因为微信便捷的沟通方式和“朋友圈”功能的独特设置,使人们在交往中对于彼此关系的定位及预期产生偏差造成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勉强维持超过社交能力的微信关系,反而可能造成社交“负增益”,导致更多麻烦以及负面情绪产生。

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却拘于面子,还是在网上一遍遍搜索:“如何体面地删除微信好友”“如何体面地加回删除的微信好友”“如何体面地查看微信好友是否删除了自己”,甚至呼吁微信出台“双删”功能,在自己删除对方的同时,也偷偷将自己从对方通讯录中删除而不被发现……其实,无论删与不删、删与被删,都应先认清一个问题:对那些并无实际意义的微信关系,删除本身就是体面的告别。

最终,面对那一句突如其来的“在吗?”,我终于坦然将“您是?”二字发了出去。过了许久,屏幕又亮了:“3年前×××曾介绍我们相亲……”迅速回头瞥了眼坐在我身后专心看电视的老公,我打开通讯录,按下了删除键。

猜你喜欢
通讯录体面好友
本期石友通讯录
通讯录
本期石友通讯录
美食通讯录
离婚时,请体面一点
属羊
体面过冬
张强:“求包养”何来体面?
雪花特快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