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俄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俄语教育的改革工作成效也逐渐成为教学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立足于现状,文章首先介绍了俄语教学目标与专业定位,其次对于高校性质角度下俄语教育改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判断,最后则结合相关内容对我国高校俄语教育改革的详细策略进行了阐述与判断,也希望可以为俄语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俄语教育;改革策略;专业定位
俄语教育改革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80年代,其实际上是一种区别于“专业教育改革”的复合理念。在俄语教育改革当中,其更加重视与俄语相关的学科、专业的改革,而不仅仅是“俄语”本身专业的改革,由于两者的定义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并不能够一概而论。为了更好的分析俄语教育改革的详细策略,现就俄语教学的目标与专业定位分析如下。
一、俄语教学目标与专业定位
从客观上来看,俄语教育与俄语教学并不是一个完全对等的观念,甚至一些学者认为“俄语专业”这个概念不准确。大多數高校都设有“俄语公共课”,但是公共课多数作为基础公共课程,其本身并不算做是一个专业或者只能算作是一个学科。在大多数专业的教学定位中,“俄语”仅能够作为一种工具和语言,即便是当前学科教育组织结构框架下,俄语专业的学生依然必须选择其他专业进修后才能够完成学业,也就是说,俄语本身是不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的。另外,我国向外派遣的大量留学生在国内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他们可以在达到国外后迅速融入当地的学术氛围与环境,这也是小语种教学的重要之处。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完善,目前俄语教学目标与专业定位也变得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广泛意义上的俄语专业招生量不断降低,而以公共课形式或者选修课形式出现的俄语教学则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也是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内容之一。
二、高校性质角度分析俄语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1)俄语教育改革的阻碍因素。俄语教育改革必须依托于高校的教育改革,而高校要想推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本身是具有较大的难度的。从客观上来看,一般的语言学校在语言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教师的其他方面的认知却十分匮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目前俄语教育更是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计划以及教学任务,这对于综合性院校而言虽然并不困难,但是对于语言专科学校以及一些师范类的外语学校而言则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学生自身的问题。从学生自身的角度上来看,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也是教学改革的障碍之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而大多数语言专业的学生在综合素质特别是理工科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再加上一些学生对于语言学习本身并不热衷,所以其在结合复合型专业进行学习时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客观上影响和阻碍了我国高校俄语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高校俄语教育改革的策略
(1)把好招生关。招生环节是高校俄语教育引导中容易忽视的环节之一。在招生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课程的选择以及学生的引导,充分了解学生的文化基础与学习情况。在进行公众课程的分析与选择当中,应该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特征与性质,让学生认识到俄语语言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学习准备才能够学到知识并学以致用,否则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招生过程中需要加强北方高校的俄语教育专业比重,特别是一些省份与俄罗斯以及周边俄语国家都具有密切的交流,这些高校中有许多的企业更是与俄罗斯的企业具有往来,所以这些高校应该作为开设俄语教育的主力院校。
(2)压缩基础知识教育时间。基础知识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用人单位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对于俄语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语言本身就属于一门积累与发展的学科,所以其要求学生要持续的在实践中强化语言能力,而不是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由此可见,必须通过压缩基础知识与教育时间的方法来提升复合专业的教学比重与效果。另外,根据相关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如果长期利用基础知识开展教学工作,不但不能够巩固学生的俄语知识与技能,反而还会由于枯燥感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于俄语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这也不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压缩基础知识的教育时间在俄语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选修课教育。选修课教育在我国现阶段的俄语教育中占据一定的比重。与传统的基础俄语课程不同,选修课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明显提升。一些学生在学习俄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兴趣不广泛、独立学习意识不强的问题,再加上一些教材本身枯燥乏味,所以基础课程得过且过,以考试通过为主要学习目标的情况普遍存在。但是随着选修课开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利用选修课来适应学生的要求,将各种文化、民俗以及跨专业的内容以俄语教育的方式以展现出来,不但可以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也是加强选修课教育的效果,体现学科特征的主要途径之一。
(4)重视语言与文学的区别教育。语言与文学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别。从应用角度上看,语言属于工具类型的学科,而文学则是以感性为基础的,所以语言专门化与文学专门化应该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进行俄语教学时,也需要突出语言与文学的区别,既要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同时也必须突出语言教学的一般特性。对于一些在俄语文学学习方面具有兴趣与爱好的同学,可以加强这方面的认知,从而培养出相应的文学艺术人才,而大多数学生还是要以复合型俄语人才为发展目标,不但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也可以更好的服务和奉献社会。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俄语教育的改革工作必须以教育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阶段和学生的客观诉求作为教学改革的侧重点。除此之外,高校俄语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招生环节、知识教育的把控环节,更离不开选修课优化以及语言文学的区别教育,更重要的是,俄语专业的教育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从而巩固学生的俄语文化理念与传统文化理念的融合,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其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持续有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樊莲生.我国中学俄语教育规划与政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王静.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3]郝淑霞.新中国高校俄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历史回顾[J].中国俄语教学,2010,29(01):50-54.
作者简介:姜岩,黑龙江人,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俄语教学法。
报刊荟萃·上半月2018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