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时期发展中,国家对教育的公平性也提出了一些重要指导,并基于教育公平的原则上,不断完善一些资助育人政策,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建设也是基于国家教育公平之下,通过实施有效的资助育人机制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为更多偏远地区学生提供考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本文主要对新时期下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等相关内容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
近些年来,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实施现状并不乐观,其中在长效机制上的认识不全面,缺乏创新,再加上资助评估体系的不完善等,会极大地影响到高校资助育人的效果。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
一、高校资助育人的现状分析
在新时期发展中,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也不断受到重视,应结合时期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才能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社会以及企业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1]。但从当前高校资助育人的现状分析,主要存在资助政策不完善、资助评估不全面、资助体制陈旧等问题,尤其是在资助评估中,如果评估的不全面,将无法真正确定哪些学生是需要资助而哪些学生是不需要资助的,会使得高校资助育人失去公平、公正的评估原则。另外,在新时期不断发展中,人们生活观念、社会用人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机制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改进和创新的话,将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无法将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二、新时期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构建策略
(一)完善资助政策
资助政策是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构建策略方法之一,也是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如,通过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完善高校勤工助学政策、完善社会资助政策等。其中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当前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主体,可以加强大学生诚信系统的建设,并通过优化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2]。另外,可以通过加大生源地贷款的宣传、法律法规宣传等,再加上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以及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账户等相关强制性约束方式,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并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另外,高校所完善的勤工助学政策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树立自立意识、自强意识等,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有效实施这一政策,需要积极拓展校内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建立校内校外勤工助学实践基地,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不断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自助自力、自我教育等,充分发挥出高校资助育人的作用。最后在社会资助政策方面,主要是政府部门应对其进行重视,并制定鼓励社会资助的政策,通过创新社会资助的形式促使高校与社会资助方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进而达到互赢互利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使更多企业收获人才促进发展。
(二)实施多元化资助评估
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建设与实施,对社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但从以上的分析中了解到,由于评价资助评估工作不到位,使得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作用沒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因此,笔者建议在新时期发展中要发挥出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作用,则必须实施多元化资助评估的方式,如,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资助评估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中,进而实现更为全面的资助评估[3]。如,高校在开展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构建资助育人评估指标体系,并定期对资助育人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另外,可以通过采用群众评议法、追踪敦促法等方式进行资助评估,不仅可以发动资助方充分参与到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同时也可以对受助者的消费、日常行为等方面进行跟踪督察,不仅实现对受助者的全面评估,同时也能够确保资助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三)创新资助体制
在新时期发展中,高校应发挥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作用,应结合新时期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资助体制。例如,可以通过创新资助评审机制、健全高校资助工作领导机制、高校统领学生资助工作等。资助评审机制的实施,应保证全过程的公开化,并要做到评审程序的规范化、评审人员的普遍化,进而实现全过程的评审,同时应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等工作的开展,不断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评审过程中,要实事求是的反馈个人实际情况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保证评审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另外,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实施需要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等密切配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较为有效的资助管理方法,进而实现对各地方、各高校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督促,保证高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在创新资助体制中,高校可以成立以学校为主要领导人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其中学校资助育人其他相关部门及其责任人则主要成为组员,并在学校内部设立独立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要实现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所成立的管理中心人员应全面搜集学生的相关信息,例如,了解学生的困难信息,尤其是针对一些来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同时应多倾听她们的建议和意见,倾听她们的心声,不仅要保证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在资助育人观念上进行转变,由传统的全覆盖到现在的个性化资助方式,可以进一步强化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发展环境下,高校资助育人机制也应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要走长效路线,积极完善相关体制,如评估体制、资助体制等,才能将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引起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对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陆雪松,陈蒙.创新资助模式,实现精准助困——以社团为载体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研究[J].学园,2018(02):26-27.
[2]杨士同,侯华伟,郭晋,马熙.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精准长效机制探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51):69-70.
[3]梁成山.四大支持系统下的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研究[J].大学教育,2014(03):144-145+152.
作者简介:陈志,淮海工学院。
报刊荟萃·上半月2018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