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研究

2018-06-27 18:45李艳霞
农家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现代林业技术创新

李艳霞

摘 要:目前我国林业与农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农民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林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搞好林业创新工作,提高林业现代化以及和其他产业的关联,是当今重要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技术创新; 现代林业;发展成熟度

目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催生着林业的不断创新,这是环境生态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保持林业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保证农民增加收入的现实需要,这也是保障我国林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为林业发展有其生态的社会的经济的利益所在,如果单纯强调某一方面,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是不长久的,也是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解方程式。因此必须面对林业发展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归结在一块,就是林业体制以及林业产业创新的问题。

一、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理论基础来支持。从掌握的材料来看,基本有以下理论。一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原理。二是生物多样性原理。三是经济学原理。四是生态效益以及区域经济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据。这些理论从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生物与一定环境生态在物质、信息与能量交流的角度探讨了林下经济的理论问题。

林下经济在现在来讲是一个比较时髦的字眼,在很多关于林业发展中论文中出现频率颇高,这也说明林下经济的重要性问题,对于解决林业发展中的可持续问题大有裨益。关于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目前一个基本的判断是部分开花,其中一些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可喜可贺,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之处。

1.林业经济创新观念滞后。目前应该看到,林业部门靠天吃饭的思想,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尚需要更大的发展,在林业经济方面以及创新方面均显得不足,需要进一步在观念进行创新,在保障生态基本面的基础上以保障林业经济的发展。林业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现代化观念的普及范围并未涉及这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创新意识非常薄弱。

2.林业经济发展资金不足。林业这些年来,在发展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也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由于投入资金的不足,在创新方面很难有所作为。与农业部门成果转化相比,林业部门成果转化严重不足,这是当前从整体而言,整个林业的发展情形。在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拥有更为丰富的林业资源,但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林业发展运行的资金多源自政府支持,缺乏民间资金进入。

3.林业经济政策落不了地。我国林业经济政策在许多方面,在落实方面需要很大的力度,一些政策需要很大的力度才能落地,包括财政方面的支持政策方面,也许要更大的支持。比如新型树种的改良和研发,若在没有大量资金的支持下只能停滞不前,产品无法得以及时更新,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于的市场地位。

4.林业经济技术创新不足。林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技术方面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这是林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和基础所在。离开了技术创新,就谈不到林业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中,林业方面的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高达70%,但是我国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只有34%。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科研环境和市场环境,形成一定的科研氛围和市场环境。而目前,从总体而言,我国缺乏这样的氛围和环境。

二、林下经济的经营技术与模式

林下经济能够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和空间,进行科学种植、养殖和深度开发,是一种实行生态保护和高效经济紧密结合的现代林业经营形式。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而在农业林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以及生产、加工、销售、旅游、文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林农牧草菌各业以及人文旅游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文化旅游模式。

湖南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条件得天独厚。生态植被覆盖率高,这是与湖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的。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这个气候特点非常适于野生动植物的繁衍。也是惊天动地之伟才之所生地。湖中有水,有古有月,南方为火。形成水火既济之势也。是故一代伟人之所生也。因此湖南是个人杰地灵之地。

主要模式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以及自然资源的实际状况来确定的,切记人云亦云照抄照搬。不同区域不同省地,应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及人文等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经营技术和适宜模式。

从目前林业发展模式来讲,主要有以下模式。

1.林-茶-竹笋”模式。这种模式将林业、茶树产业以及竹笋产业结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市场效应。打造有机绿色的茶笋经济,大幅提高三笋(春笋、冬笋、鞭笋)产量,实现缤纷五彩茶的有机组合。

2.林-作物系统模式。在幼年树林下种植玉米、陆生水稻、棉花、花生、油菜、番薯、西瓜、马铃薯、萝卜等传统作物。这些作物包括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瓜果等。

3.林菌药草系统模式。林菌药草复合系统模式 ,是指由森林和食用菌、药用菌、中药材与草地结合形成的多层次人工植被。在郁闭度 0.7 以下的林地,可种植竹荪、双孢菇、木耳、平菇、香菇、草菇、鸡腿菇、灰树花等食药用菌,中药根据选择主栽品种以当地道地药材为主。草业可选择苜蓿类优质牧草或者狗牙根黑麦草等草坪草植物。

4.森林公园旅游人文系统模式。森林公园这种模式在全国许多地区有雷同现象,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集中旅游、人文、野果采摘、观光、革命文化品味于一体的森林公园模式。在这一方面,湖南有自己的优势,大力发扬老一辈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革命文化与风采,告诉子孙后代历史的真实本来面目。

三、林下经营技术创新在现代林业中的发展策略

林下经济在现代林业发展中大有可为,需要不断创新,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发展策略。一是要加大宣传林下经济的宣传力度和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力度(要求落地)。二是加强科技投入,创造出适于当地发展的绿色发展模式。三是与当地人文、旅游、观光资源相结合。

四、结语

林下经济是一种崭新的林业生产方式和经济现象,它转变了林业增长方式,符合。山地丘陵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实际和需要。林下经济的发展,要以林业生态的保护为基础,避免竭泽而渔、过度开发的模式,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人文、旅游、文化的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长明,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的思考.[J]辽宁林业科技,2016(4):66-67.

[2]翁翊,浙江省主要林下经济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 [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6月.

[3]程永亮,浅谈林业技術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J]广东科技,2013(2):99-100.

[4]浙江林业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发展现代林业.

猜你喜欢
现代林业技术创新
论现代林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