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泉
摘 要: 营造林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也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质量是营造林的生命线,营造林质量关系到林业生态建设的成败。本文简要阐述了营造林工作的重要性,针对指出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并对提高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的策略作出分析研究,希望能推进我国林业发展。
关键词:林业;营造林;质量
作为我国重点保护资源,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平衡发展有着积极影响,若不及时加强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维护,不仅会面临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局面,还会导致生态失去平衡,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存。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国有林场4855个,经营面积达到11.5亿亩,通过实施停伐政策,重点国有林区每年减少森林采伐量362万立方米,国有林场每年减少森林采伐量约556万立方米。因此,加强林业工程建设是一项可行、且不可拒绝的决策,而在林业工程中,防止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气候恶化而培育的营造林是关键,其质量更是关系到造林技术和造林工作的成败。
一、营造林工作的重要性
1.净化空气。森林资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资源,森林还能够阻挡沙尘,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氧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空气质量。现代化城市虽然便捷、繁华,但是其中的工业污染和空气污染都在影响人们的健康。而保证良好的森林资源,保护好人们的生存环境至关重要。
2.防止沙漠化。就目前来说,世界范围内的沙漠面积在逐渐增加,土地沙漠化也愈发严重。人们对森林绿化的不重视导致绿化面积锐减,并且为了获得木材资源,对森林树木的砍伐也十分过度。如果一片土地上缺乏植被、树木对土地状态进行支撑,就会导致该区域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甚至可能会在下雨时发生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不仅对环境会造成严重威胁,更有可能影响城市建设的发展。所以,加强营造林工作的开展,保证其应用质量,就能够起到保护土壤、防止土地流失的效果。另外,森林还有良好的水质净化功能,所以保护森林也就是保护森林区域的地下水,从而起到保护人类生活环境的作用。
3.坚持可持续发展。森林不仅包含树木资源,其中的资源类型多种多样,不仅树木种类繁多,而且森林中还包含各种食物、药材、动物等各种人类需要的饮食资源,从长远的角度看,砍伐森林获取资源无异于竭泽而渔,所以想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就应当做好森林的保护工作,一方面能够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人类带来一定的利益,从长远的角度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二、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
1.维护工作不完善。在营造林工作中,树木的种植质量会对营造林工程的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但在多数营造林工作中,人们往往会忽略对树木的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在树木种植后就没有进行再次管理,仅仅是偶尔进入林区进行寻访。这样不全面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导致大多数树木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枯死。在进行林业造林种植时,通常都采用穴植的方式,不论是整部还是局部整地,都要挖不超过50~60cm的宽度、30~40cm深度的定植穴,而行间距的标准要在1.8m×2m,密度要达到160~180株/亩,并且在实际栽种时苗木要始终保持端正状态,根部需要向水平方向舒展。在树木种植工作中,对树木进行日常灌溉、施肥、修剪枝叶、病虫害防治都是保证树木生长的重要工作。而如果不做好树木的保护工作,就会导致树木的成活率过低,影响营造林工程的顺利开展。
2.林业工程设计。在现代的林业工程设计和管理中,由于我国对林业工程的建设还缺乏重视程度,就导致多数林业工程在前期规划时,没有得到全面重视,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植树造林工程的设计,没有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植被种类进行严格审查,只是将其他地区的造林工程生搬硬套过来,不仅难以保证质量,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在开展林业工程前期没有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就会导致林业设计缺乏科学依据,没有科学理论进行支撑,导致林业工程后期出现更多的事故,难以继续开展。
3.人才技术缺失。林业管理部门的基层林业管理人员是进行营造林工程管理的中坚力量,也是保证营造林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就目前来说,多数林业管理人员往往都缺乏相关知识,没有形成良好的营造林工程意识,对营造林相关工作难以胜任,多数情况下的管理和设计工作都是敷衍了事,导致林业管理人员存在管制混乱的情况,这样的现状不仅影响营造林工程的开展,还容易降低营造林工程的质量。
三、 提高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的对策
1.做好林业规划工程。首先来说,想要开展完善的林业工程,保证营造林质量,就应当从造林规划工程入手,从而提高造林工程的效果。所以应当从提高林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角度出发,在设计林业工程时,应当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分析当地自然环境、土地环境、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后,选择最适合的区域和树木种植种类,以保证树木的存活率。在種植完成后,还应当做好树木的日常维护工作,根据科学理论对其进行施肥、浇水、除虫等工作,以保证营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栽植时以“根舒、苗正、压实”为原则,覆土厚以根劲以上1cm为宜。浇足定根水,以后20d内,每天浇水1次。施肥每隔10d~15 d追肥一次,交替施用干肥和水肥;修剪或采穗前10d,撒施复合肥,采穗后2 d~3 d,浇施水肥;扦插旺季每隔2 d~3d施水肥1次。
2.做好资料整理。在林业部门的植树造林的工作中,树种的选择、地区的选择,都会影响到造林工程的顺利进行,所以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为营造林工程的开展打好基础。而在进行树木种植前,也应当注重种植当日的天气,禁止在烈日下进行种植,应当将种植时间选择在阴雨天气,提高树木的成活率。种植完成后,在对树木进行后期护理时,也应当根据不同树木的不同生长进行针对性护理,而在病虫害多发季也应当做好防病虫害工作,避免病虫发生交叉传播。
3.重视人才培养。植树造林工作并不是单纯的树木种植,植树造林工作不仅需要完善、科学的计划,更需要专业人才团队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营造林工程的科学性。这就需要林业管理相关部门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做好专业团队建设工作。国家也应当做好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工作,为林业部门输送新鲜血液,才能提高因造林团队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四、结语
森林资源是保持国家生态环境的重要资源,是我国当前重点保护的资源,对于维护我国生态平衡以及气候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营造林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加大营造林工作的实施力度,积极提升营造林的质量,能够有效调节生态气候,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清国.浅析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4).
[2]刘清波.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5).
[3]袁红娟,郑家平.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24).
[4]成刚其.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现代园艺.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