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栽培技术探究

2018-06-27 18:45许爱华许增思
农家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技术探究栽培技术

许爱华 许增思

摘 要:在我国小麦一直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质量对我国的饮食质量和饮食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我国的北方地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的品质已经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对小麦的优质生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本文就以围绕小麦的栽培技术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小麦品质。

关键词:优质小麦;栽培技术;技术探究

优质小麦不同于普通的小麦品种,这种小麦是一种品种优良,经过规模化种植,并具有专门用途的小麦,同时这种小麦具有种性纯正、品质稳定的特征,其品质标准达到国家专用小麦的标准。因此,在种植小麦时,要重视栽培技术的使用,栽培技术是保证优质小麦品质的关键,必须在生产中加以有效利用。

一、小麦播种前准备

1.整地。在我国小麦种植区,在深翻土地的厚度方面,北方通常是25至30厘米,南方通常是18至20厘米,小麦种植区,凡是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土质偏黏,且距离播种期较远的种植地,翻耕深度适当即可。而土层较浅,土壤肥力不高,土质偏于沙化,并且距离播种期较劲的,应当浅耕。在翻耕土地之后,要进一步对土地进行处理,使用耙等工具,将大型土块敲碎,使土地细碎,地面平整,土壤的松紧适度,上虚下实,这样有助于土地播种出苗。

2.施肥。在小麦种植中,土壤的基肥对作物的生长极其重要,小麦属于“胎里富”类型的作物,种植小麦前必须要重视施足基肥。小麦具有分蘖期,并且幼穗的分化期比较早,生长期比较长,在生长的前期有处于低温少雨的季节,肥料分解速度慢,难以快速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因此,就必须施足基肥,才能保障小麦幼苗在生长的前期可以获得足够的养料,使其可以快速分蘖,进而使小麦穗多、穗大,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在施基肥同时,还要适量使用化肥,将基肥作为主要肥力供应来源,施肥量根据土壤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在南方冬季小麦种植区,由于冬春季节气候较为温和,土壤肥力分解快,可以使基肥占据总肥量的60%左右;与南方相比,北方气温低,冬春少雨,肥料分解的速度较慢,基肥的总量在总肥量中需占据更多比例,一般在60%以上,尽量不要超过80%;而在春季小麦区,由于气温低,种植土壤较为干旱,且小麦的分化期早,需要的肥量大,就要注意多施基肥,基肥的施肥量需占总肥量的80%以上,基肥主要以腐熟的肥料为主。

小麦在苗期生长速度极快,如果土壤中的肥量不足就会影响小麦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因此为了补充小麦的营养成分,使麦苗更加茁壮,就需要在使用施用基肥的基础上,合理的施用肥效快、肥力高的化学种肥。而使用的种肥要以氮肥为主,并根据小麦种植区的土壤条件施用适量的磷肥。在施足基肥、化肥后,还要进行合理的追肥,在小麦生育期间,为了满足小麦需要的营养,可以追施具有速效性的化肥,确保小麦生育正常,以此来提高小麦的产量。

二、小麦播种

1.选种。小麦的种子质量是影响小麦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播种前要重视小麦种子的选择,可以先将小麦的种子分级,选择出清洁度高,出芽率高且颗粒饱满、大小整齐的种子,使小麦的苗齐、壮、全,促进小麦质量和产量的提高。

2.晒种。晒种是提高小麦的种子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小麦播种前进行晒种,不仅可以改善小麦种皮的通透性,增强小麦的呼吸效果,而且还有助于打破种子的休眠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种子的病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加强种芽的长势。而晒种的环节一般要在种植前的半个月进行。

3.拌种。使用药剂进行拌种,主要是为了防止种子被根腐病、赤霉病等病菌感染。在拌种时可以用0.3%的退特菌,如果为了较少、预防苗期的蝼蛄和金针虫等害虫,可以使用0.2%的辛硫磷。

4.适时播种。在种植冬小麦时,必须注意掌握种子的种植时期,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如果过早播种,就容易造成年前拔节或出穗现象。而过晚播种,就会使小麦种子在年前不能进行良好的分蘖、扎根,其独立营养性差。因此,对于春小麦而言,要在适应期内尽量早播,这样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延长分蘖期,可以有效增加小麦穗数。

5.播种密度与深度。在播种小麦时,要注意小麦的播种密度与深度,适宜的播种密度可以使小麦获得充足的光照和地力,既可以保障小麦的苗数、穗数,又可以保障小麦的正常生长。而适宜的播种深度可以提高小麦防寒和抗旱的能力,播种的深度要根据种植区的实际环境而定,在对冬麦进行播种时,一般北方播种深度为3至5厘米,南方的播种深度通常是2至3厘米;在播种春麦时,播种的深度以3至4厘米为宜。

三、小麦后期管理

1.灌溉。在小麦播种后,要注意对小麦种植区的水分管理。小麦抽穗后,土壤中灌浆水的含量不低于田间最大储水量的65%,保障底墒充足。在小麦进入成熟期前的7至10天内,小麦的绿色会逐渐消退,茎叶也开始转黄、小麦的籽粒开始进入糊熟时期,注意浇好麦黄水,调节好田间的气候,避免小麦早衰,对增加粒重有极佳的效果。

2.施肥。在小麦进入开花期后,需要注意喷施一定量的钾肥、磷肥和氮肥,以此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这对增加小麦粒重有着良好的效果。

3.排水。一般来说,小麦在进入灌浆期后,降水量会增加,使得土壤的含水量加大,进而导致土壤的通气条件恶化,小麦根部难以得到足够的氧气,吸收能力下降,影响了小麦的品质。因此,要重视小麦种植区的排水,避免种植涝害。

4.病虫害防治。在小麦成长阶段,经常会面临锈病、白粉病、黑穗并、蚜虫、吸浆虫等病虫害。对此要做好预防工作,为了保证小麦的品质,要尽可能使用生物技术和物理技术消灭病虫害,辅助使用化学手段。

四、結语

总而言之,为了不断满足现代人对小麦需求质量的要求,就必须了解如何使用小麦栽培的技术,以此来提高小麦的品质。在小麦种植中,栽培技术是影响小麦品质的关键因素,需要根据优质小麦的同提特性,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小麦进行栽培种植,致力于提高小麦的品质,使其成为标准的优质小麦。

参考文献:

[1]李芳.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37(14):143.

[2]胡汉宜,柴晶,王会龙.优质小麦栽培技术要点探析[J].种子科技,2017,35(12):67+70.

猜你喜欢
技术探究栽培技术
城市燃气管道的浅埋防护技术探究
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变电安装技术的探究
技工学校田径中长跑技术探究
石油机械设备中的防腐检测技术探究
基于云降水物理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探究
基于BPEL试析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