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慧
摘要: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激趣导入、学习新知和课堂练习等都很重视,到课堂教学小结时往往因为教学内容过多或时间不够而三言两语就仓促完成或以布置作业取而代之。即使有课堂小结,也往往是一带而过,出现最多的一句就是“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是雷同的一句“在这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小结;有效性
其实,这样的小结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把时间恰当地留给学生进行归纳梳理,也是很好的课堂小结。那么,如何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进行课堂小结呢?
一、有明确的主题
良好的课堂小结,能迅速引起学生知识重构的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回忆状态。良好的课堂总结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整体回顾,融入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着教师的教学风格。
精彩的课堂小结,离不开明确的主题。如在一节课的小结中,当老师抛出“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时,一学生回答:“我知道了世界上最长而又最短的,最快而又最慢的是时间。”有这样的回答不足為奇,且看老师的导入:
老师用猜谜导入:“世界上最长而又最短的,最快而又最慢的是什么?”
学生听后兴趣高涨,纷纷举手,你一言我一语,猜得不亦乐乎。由于有难度,猜了好一会儿,终于猜出了是“时间”。
师:对了,就是时间。同学们,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导入课题)
接着出示题目:和时间赛跑
由于导入与本课的重难点(在同一天内,作者都做了哪几件和时间赛跑的事)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反而使学生分散了注意力,忽略了本课的知识点,所以这一谜语对学生影响深刻,成了本课学习中他的最大收获。
二、有扎实的基础练习
课堂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其效果怎么样,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课堂练习一定要针对学生思维中的缺陷,有意识地加以设计,让学生自主发现矛盾,增强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走出那种只看表面现象,或只凭直觉去得到结论的思维误区,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题目:
人间仙境一般的圆明园,就毁在这群强盗手上。他们闯进来后是怎么做的呢?请你根据文中这些句子,想象一下这群强盗在圆明园内是如何掠夺、毁坏的,用笔把他们贪婪、残暴的嘴脸描写出来,用上合适的动词写具体。
由于练习设计得当,学生能充分体会爱国情情。因此在学生总结时,一名学生说道:“这节课我学会了作为中国人,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强则国强,落后就要挨打。”另一学生说:“我还知道了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所以,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是学生收获的基础。
三、注重板书的精美设计
特级教师袁瑢曾说过:“一堂课上得好坏,效果如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这里既包括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现实的掌握和有无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包括板书运用的好坏。”时下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我们老师更多使用精美的课件、新颖的教具和生动的语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却忽视了板书的作用。课堂上要么没有板书,要么书之甚少,或者多数教师讲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书之无序,书之无用,这不光影响学生的学习新知,也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小结。
有一次在听一名新教师上“月光曲”时,整堂课全都用精美的课件演示,黑板上空白一片,除了课题什么都省略了。因此,到整节课结束要学生谈收获时,学生们一脸茫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语文教学除了用语言表达、视觉形象展示外,还必须用重点的板书来加以说明,学生在学习中要根据教师生动的讲解和清晰的板书来思考和理解所学知识,所以板书对学生起着明确知识重点、启迪思维、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作用。
小结时,学生看着板书就能总结蝙蝠探路的原理,再根据蝙蝠的探路原理,就能说出雷达的探路方法。
有效的板书能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有效的板书是教师的“微型教案”,也是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的一个知识框架。并通过板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
课堂小结形式多样,有知识梳理式、拓展延伸式、问题启发式、趣味游戏式、影音赏析式等,这些简洁的话语、睿智的问题、有趣的游戏、精美的图片等都能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所在。这有利于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课堂小节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明代文学家谢榛曾经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我们要精心设计好自己上的每一堂课中的课堂小结,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不管采取什么形式进行都应让学生感到“课已尽,意无穷”,这样才能让教学成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