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羽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阵地,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使得我们的课堂效率较低。我们要构建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就要打破传统,带给小学生新的东西。
关键词:音乐;高效课堂;兴趣;构建
音乐教育对提高人类素质、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和谐发展人的身心、升华人的精神境界都起着重要作用。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对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它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今天我们音乐教师就是要打破传统音乐教学筐筐的束缚,努力构建小学音乐教学的高效课堂。
一、传统音乐教学的表现形式
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单一,手段古板,教师只求完成教学任务,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置之度外。更有甚者,有的学校音乐课形同虚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单纯教唱歌曲,音乐课成为唱歌课。有的老师就是单一教学生唱会某首歌曲,只要学生会唱了,教学目的就达到了。教师一句句教唱,学生一句句跟唱,整个课堂教学只是机械的反复。这种教学形式抹杀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更没有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不停播放歌曲,欣赏课成为音响课。现在科技发达,现代教育手段已经广泛应用。有的老师为了省事,整堂课放音乐,学生听,老师耍。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地位。这种长时间的被动状态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无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及审美能力。
3、强硬灌输,乐理课枯燥无味。乐理知识本身有点空洞枯燥乏味,感兴趣的学生不多。有的老师干脆不讲乐理知识。即使讲,也是强硬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乐理知识,但是在实践中却不会运用。一旦唱起谱来,音不准,无节奏,不能把握音乐要素,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情感体验及审美愉悦。
二、构建音乐高效课堂的措施
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他们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在音乐学习中更好的体验音乐文化,获得审美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寓教于乐,科学地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增强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地构建高效课堂。
1、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一段充满新意、独具匠心的导入语,别开生面的情境创设,可以打动学生的心。我上《小乌鸦爱妈妈》时,让学生伴着音乐旋律,头戴乌鸦头饰走进教室,我声情并茂地朗诵歌词,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声有色的多媒体画面是他们的最爱。根据歌曲内容,我为学生制作了相应的教学课件,课件上图文并茂,异彩纷呈,有声有色,学生看了,非常興奋。
现在的孩子善于模仿,接受力强,特别是一些旋律优美的歌曲,他们一听就会。比如筷子兄弟的《小苹果》,老少皆会。在音乐课堂上,我采用多种形式,让明星来当老师,教学生唱歌。这样一来,效果事半功倍。
2、潜移默化,传授乐理知识。乐理知识本身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把它们装扮一下,让它披上一件美丽的外衣,那就逗人喜爱了。我在教学“音符的认识”时,编成了顺口溜:“小小黑脸住一房,四分音符唱一拍;小小白脸住二房,二分音符唱二拍;两小黑脸肩搭肩,八分音符唱半拍”。孩子们听到这些惟妙惟肖的介绍后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了,反而觉得个个音符都是可爱的音乐形象。
练习识谱时,也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认识了音符的唱名后可以采用游戏法进行巩固练习。游戏《音乐树》:把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再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唱出卡片上的音符。通过音乐游戏,不但激发出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在趣味中提高了音乐技能。
三、欣赏音乐,培养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欣赏音乐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净化心灵,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音乐欣赏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教学形式。
历史故事《伯牙绝弦》告诉我们:真正能领会音乐之美,成为创作者的知音是很难的。所以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之美,就只让他们听听音乐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还要变着花样去上好音乐欣赏课。可以在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配合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在懂得歌曲的意义的基础上欣赏音乐。也可以举办音乐辩论会,让学生欣赏完音乐后,畅所欲言,把自己听到的,想到的,都说出来,辩一辩,议一议。做到越辩越明,越议越清。再延伸到课外欣赏,比如看电视,网络搜索欣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陶冶心灵,塑造高尚的精神情操,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
当今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入手,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构建起小学音乐教学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