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表态多调门高而行动少落实差、不重工作实效而重“美化材料” ,这类官僚主义“新变种”应列为本轮整治的重点。
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的作风往往以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呈现出来。本轮病毒性流感来势汹汹,三甲医院发热门诊和儿科门诊人满为患,大批患者并未经过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直接原因竟是“非典”时期卫生部门下发的一纸通知,规定基层医疗机构遇到发热达到一定度数的病人应该转诊至有发热门诊的二三级医院。这本是彼时公共卫生危机下的应急之举,孰料十多年来竟成铁律。这至少可称作官僚主义的“变异”。
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文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曾作出批示,并在2017年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人民的大敌”。各地随即掀起严查官僚主义之风。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孪生兄弟”,它们降低经济社会的运行效率,扭曲国民的价值观。其现实危害是巨大的,如任其蔓延,亟待全面深化的改革將阻力陡增,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将裹足不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也会贻误战机。
人们一般把官僚主义看作一种不负责任的领导作风,表现为脱离实际、办事拖拉、繁文缛节。近年来,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发生了新变化。如果说,过去它多体现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公开吃拿卡要,如今,它表现得更隐蔽,治理起来也更棘手。在中央纪委总结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表现中,第一条便是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搞‘材料出政绩”。
可以预料,有些地方将以官僚主义手法反对官僚主义,比如,在应付检查时会不厌其烦列举为此开了多少会议、发了多少文件、写了多少报告,而实效呢?其实他们心知肚明。因此,这一轮反官僚主义的重点应是此类“新变种”。成效应体现在改革和发展上,特别是在国企、财税、土地、社会保障等关键领域取得了多大突破。最权威的评判者是企业家和公民。
官僚主义特有的因循守旧与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中国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赶超型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介入极深。倘若任由官僚主义肆虐,无异于在社会运转这部机器里扔沙子。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例,在官僚主义猖獗的地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无从谈起,“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则遭受直接否定。它严重扼杀企业家精神,作为底线的产权保护也极难实现。近年来,中央为此发布多份文件,但现实依然严峻。中诚信董事长毛振华视频痛诉恶劣的营商环境,黑龙江省方面迅速回应,值得肯定,然而,相关部门对亚布力管委会及其下属机构人员明显长期失察。毛振华的遭遇不是个案,更多企业不敢言、更不敢怒。言了、怒了,也未必顶用,足证官僚主义具有顽固与变异的特性。
官僚主义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敌。当今世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无人驾驶、量子通信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日新月异,新兴产业群正在涌现。这其实是各国之间展开的又一轮竞赛。现有行政审批、行业监管体制中仍存的官僚主义,无疑已成为中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绊脚石”。反官僚主义事关中国经济的明天。
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能否取得实效,将决定各级政府官员以怎样的面貌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并开启新路。十九大报告还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能满足这些要求吗?显然不能。官僚主义本质上是权力的异化。欲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首先使“权为民所赋”这一现代政治的基本原则在实质与形式两方面均得以体现。
(摘自《财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