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荔枝 邱汶亮 江 帆 张 扬
南昌市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63
正文:
“十三五”以来,市残联充分发挥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制定计划,统筹协调,开展检查督导;建设管理部门对无障碍设施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督,严把无障碍设施施工质量关。
南昌市新增无障碍通道6824处、无障碍出入口7636处、扶手8293个、轮椅坡道7155处、低位服务设施816处、无障碍专用停车位2695个、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5540个、轮椅席位542个。提升改造207座公厕,设置无障碍公共厕位2997个。新建改造道路共计铺设盲道34万米、提示盲道10325个,总面积153896平方米;安装语音提示设备2000余套,建设安全岛4000余处。
南昌市基本完善机场、客运站的无障碍设施,在地铁1、2、3、4号线站点及机车都规划设计了无障碍设施。购置30辆无障碍公交车,对600多个公交站台进行无障碍改造,建设坡道、增设盲文站牌。
2.1 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以实践访谈、问卷调查为主,并借助相关文献信息,据此研究南昌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状况。在问卷收集完成后,对其数据进行了整理、核实,以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2.2 研究样本情况
本次的网络调查对象为社会各领域人士,共回收问卷294份,有效问卷281份。其中,南昌市内参与人员269人,占样本总人数的95.7%,这与研究项目在南昌范围开展的设计目标基本相符。因此,参与调查的人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问卷效果符合实际。
另外,此次实践访谈中有效访谈32例,访谈对象为各类人群,调查问卷及实践访谈人员结果数据经整理如下图所示:
?
有效问卷中显示,对无障碍设施有所了解的人员总数为277人,对其缺乏认识的有4人。目前而言,各界人群对无障碍设施的了解程度较高,对其关注力度也较强。但群众对无障碍设施的认识层次较为浅显,对无障碍设备应具有的社会经济效益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
南昌市自“十三五”以来对市内无障碍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支持,但无障碍设施被大量损坏或占用、部分公共场所关闭无障碍通道及电梯等设施、较多大型公共场所缺乏配套的无障碍设施且改造难度大等问题层出不穷。同时,政府仍在持续向社区及街道投入更多的无障碍基础设施,却对其缺乏后期的相关维护保护工作,进一步造成了财政资源的浪费。
南昌市公民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意识较薄弱。部分群众的视野停留在短期利益与实际效益上,对无障碍设施的真正效用存在偏见与误解。在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日益发达的今天,已有相当组织机构能够承担对残障人士的帮助,但部分服务需要支付昂贵的费用且仅供小部分人群享受服务,公益性的帮扶组织则受资金、技术等种种原因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其对残障群体的服务性功能。
相关部门对无障碍设计的监管力度不足,相关制度不健全,缺乏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以致很多工程的无障碍设计并不符合规范却能顺利通过审批;政府在投入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只单一地扩大规模,忽略了无障碍设施建成后的实用性与安全性,难以真正为残障人士创造舒适便利的出行环境。
同时一些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被不断侵占和损害:快速完成却充满隐患的面子工程;被限制使用的无障碍电梯、厕所;部分通道坡度过陡、通道被围;停车位占用盲道;轮椅无法上公交、以及被出租车拒载等情况都显示了残障人士目前日常生活与出行中的窘迫状况。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热度虽高居不下,但许多大型建筑群的投资建设过程中都缺乏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而伴随着城市内无障碍设计工作的推进,市内不同地区都存在较多建筑群亟须改造的状况,且改造难度较大。
正是因为无障碍建设的相关知识的普及不到位,部分群体没有认识到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性,许多无障碍设施才会出现被占用和损坏的情况。为了更好地保护无障碍设施建设,需要加大无障碍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服务意识,一步步构建全社会的无障碍人文大环境。
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服务的人群范围极为有限,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应该只为残疾人士服务,还应为广大的社会人士服务。扩大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切实改善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切实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服务。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帮助与扶持,政府对无障碍建设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如提供补贴、减免税等措施来促使企业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建设的各部门应该明确管理职责,设计、监督、管理等部门应该充分交流沟通,保证无障碍建设顺利进行。
我国无障碍环境在细节上做得还不够,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生活的细节,建立无障碍设施建设规范,统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规划,对建设的后续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保障无障碍环境的持续性和整体性,让残障人士能真正更好地生活,更加便利地融入社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