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集聚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8-06-26 07:20黄海琳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集聚商贸流通业服务业

黄海琳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2003-2015年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就商贸流通业集聚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来看商贸流通业集聚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由于商贸流通业的集聚程度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差异较大,文章通过进一步分地区进行回归发现,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中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金融发展水平、外资规模和创新能力等因素对服务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 集聚 服务业

引言及文献综述

当前我国面临如何创造更多就业和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的难题,而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还能够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但是,当前我国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依然落后。商贸流通业的集聚可能会对市场营销环境和交易成本产生重要影响,因而研究商贸流通业集聚对服务业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学者就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吴良德(2017)认为商贸流通业通过对城市空间的改造和对供应链竞争环节的影响,促进了制造业的转型和发展。申兵和孙锦(2016)认为商贸流通业的集聚能够有效改善供应链环节,进而促进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詹浩勇(2014)认为商贸流通业的集聚促进了竞争,重构了供应链,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科技创新,进而促进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詹浩勇和冯金丽(2016)发现商贸流通业集聚主要是通过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和降低贸易成本的途径,来促进西部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部分学者就流通市场和人口集聚等因素对服务业的发展展开了分析。裴长洪和谢谦(2009)认为对中国流通体制改革和商品市场化的发展,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彭昱和周尹(2016)发现城市人口集聚对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此外城市人口集聚对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王翔(2011)利用中国232个地级市数据市场规模和就业对服务业的发展展开了定量分析,发现市场规模促进了服务业发展。王泽填和邱志珊(2010)利用2001-2007年廣东省21个地级市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经济集聚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文献主要就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交易成本等产生影响的方式,来对其他产业产生影响。此外现有文献主要侧重理论分析,而少于实证分析。为此,本文利用2003-2015年的省级层面数据,就商贸流通业集聚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为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集聚对服务业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一个计量模型:

serviceit= α+β1 aggloit+Σ βcontrols controlsit+εit

其中service是因变量,代表服务业发展水平,agglo代表商贸流通业集聚水平,controls代表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其他重要控制变量。下标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ε代表误差项。

被解释变量。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代表该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

核心解释变量。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数据可得性,本文用批发和零售业的集聚水平来衡量商贸流通业的集聚。本文采用区位熵指数即(某地区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该地区的GDP)÷(全国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全国的GDP),来衡量商贸流通业集聚(agglo)。

控制变量。影响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因素还有很多,本文又选取了可能对服务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6个控制变量。金融发展水平(fina):采用存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来衡量。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提供的资金支持,当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时,服务业企业越容易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并用于提升生产效率,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外资流入规模(fdi):采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占GDP的比值来衡量。外资企业在服务业行业已经拥有丰富的经营经验和高效的管理模式,它们在中国的投资生产也会对中国国内服务的发展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城镇化(city):采用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服务业具有前期固定投入大,后期边际成本小的特点,因而城镇化水平越高,服务业所服务的人口规模和企业数量就越大,服务企业的前期固定成本也容易得到弥补,并实现盈利,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交通状况(traff):采用交通总里程与行政面积的比值表示,交通总里程=内河航道里程+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交通状况越发达,企业间交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所需要耗费的交易成本就越低,从而有助于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工资水平(wage):采用城镇平均实际工资的对数值衡量。平均工资越高,服务业企业所需要支付的工资成本就越高,但是工资水平越高意味着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也就越高,因而工资水平对服务业的影响结果有待于实证结果的分析。科技发展水平(patent):采用实际专利授权数的对数值来衡量。大量的服务业为高科技企业提供服务,因而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对服务业的需求也就越强,从而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的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存贷款数据来自于历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其余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经网数据库。各变量数据的主要特征总结于表1中。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表2显示了总体回归结果。在回归之前首先进行的F检验和Hausman检验,显示相较于混合与随机,固定效应回归结果更为合适。表2中第(1)列的固定效应回归结果显示,商贸流通业集聚水平(cenval)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商贸流通业集聚水平每提升1%,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会提升0.083%。商贸流通业集聚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可以归因于以下几点:首先,服务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商贸流通业提供的各种服务,而随着商贸流通业的集聚,提供的服务将更为专业化,这有助于服务业的发展。其次,随着商贸流通业集聚,商贸流通业的市场竞争加剧,降低了商贸流通业企业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降低了服务业的经营成本,从而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最后,商贸流通业的集聚,降低了该地区整体的商业运营成本,能够吸引其他行业的企业来该地区投资生产,而这些企业对服务业提供的服务也有一定的需求,从而扩大了服务业的整体市场需求规模,进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由表2第(1)列发现,外资占比(fdi)的提升反而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占比每提升1%,服务业占比下降0.011%。这可能是因为当前外资主要投资于中国服务业的低端产业,而高端服务业仍然保留在国外,造成了中国服务业的低端产业锁定,抑制了服务业向高端行业的发展,从而抑制了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city)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每提升1%,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提升0.077%。服务业具有前期固定成本投入大,后期边际成本小的特点,因而只有市场需求规模足够大时,服务业的前期固定成本投入才能得到弥补,而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规模越大,市场需求能力越强,对服务类产品的需求就越强,进而越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科技发展水平(patent)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服务业的发,这主要是因为服务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因而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服务企业能否提供高質量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影响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和长期发展。

中国各个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为此本文进一步将总体样本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组分别进行实证回归。由表3发现商贸流通业集聚显著促进了中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服务业的促进作用都不显著。当前中国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不仅本地区原有企业发展较快,而且还承接了大量从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商贸流通业,因而商贸流通业在中部地区得到了较快的集聚,这引起该地区商品交易和服务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开始往高端水平发展,而简单的商贸流通集聚引起的交易成本降低,对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较弱。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市场需求规模小,商贸流通业集聚水平也较低,因而商贸流通业集聚难于对服务业的发展会产生显著影响。

外资流入规模(fdi)对东部和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东部地区已经开始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发展高端服务业中,而外资企业长期投资于服务业的低端部分,限制了服务业向高端部分转型的速度,因而对东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外资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等其他行业,因而减少了投入于服务业的资源,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金融发展水平(fina)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东部和中部地区金融改革时间早,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而服务业盈利性较强,因而也较为容易获得较多的金融资源,进而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金融资源有限,而且服务业在西部地区发展水平低,盈利能力较差,因此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科技发展水平(patent)的提升对东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东部地区已经开始率先转型,大力发展高技术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因而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就越容易得到保障,进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还未改变,仍然采取粗放模式发展,科技投入低、创新能力差,难以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结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中国省级层面2003-2015年期间数据,实证分析了商贸流通业集聚对服务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来看商贸流通业集聚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本文进一步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展开的进行回归,发现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中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此外,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一些其他因素也对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认为中国不同地区应当根据实际经济发展状况,采取差异化的战略,适当引导商贸流通业的集聚,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当前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集聚档次仍然较为低端,布局也不够合理,难以适应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需求,因而集聚对该地区服务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东部地区应当大力培育商贸流通类的高端人才,促进商贸流通业集聚水平的高端化,从而促进东部地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中部地区应当继续发展本地的商贸流通业,并积极引进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中低端商贸流通业,促进商贸流通业的集聚,并最终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低,难于形成有效的集聚,因而商贸流通业的低程度集聚对服务业的促进效应还未显现。为此,西部地区应当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进而促进商贸流通业的集聚水平,进而有效发挥集聚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翔.就业吸纳、产业集聚与生产者服务业发展[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2011,156(1)

2.彭昱,周尹.城市人口集聚与服务业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16(12)

3.裴长洪,谢谦.集聚、组织创新与外包模式—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论视角[J].财贸经济,2009(7)

4.詹浩勇,冯金丽.西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4)

5.詹浩勇.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集群供应链网络竞合的视角[J].中国流通经济,2014(9)

6.吴良德.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7.申兵,孙锦.商贸流通业集聚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6)

8.王泽填,邱志珊.经济集聚与服务业的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5)

猜你喜欢
集聚商贸流通业服务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