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羽
《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海编辑部自2013年底2014年初开始,由笔者策划,启动了对各国驻上海总领事的专访项目,请总领事们回顾去年展望来年,同时对于上海乃至中国政府提出建议,以便在新的一年可以让生活在这个国家、这个城市的居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采访内容会在来年年初最早出版的一期《环球时报》上刊登。
这一专访项目已经持续5年,累计采访了98位/次(有部分连任总领事持续参与到该项目中)总领事。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驻上海总领馆是唯一连续5年都参加该项目的领馆,虽然5年中换了3个总领事。到2018年初,顺应大众传播新思路和新趋势,该采访项目从传统的报纸和网站载体拓展到了视频领域。2018年接受采访的23位总领事中有13位接受了视频访谈。根据4个不同主题,我们又制作了9个短视频,这些视频在包括微博、腾讯视频、梨视频、人人视频、哔哩哔哩网站、优酷土豆各平台的“歪果仁在中国”专栏上发布。
通过梳理5年来各总领事不同的聚焦点,并对比研读受访外交官们对于中国(上海)美好生活建议的议政热点转移,笔者得出了中国形象(政府执政治理能力)在外交官眼中不断提升的结论。他们从一开始的批评指正类建议为主,到逐年肯定中国政府在环境治理、交通整顿、安全环境(食品、生活)、宜居、创新、共享、电商、无现金支付等方面的进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重大场合的发言也成为了外交官口中的金句名言,这说明新一代领导人在外交官心中、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笔者试通过整理这5年的专访核心词以及其被提出时的前后语境,来解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前因后果及其折射出的国际舞台上真实的中国形象。
一、希望自贸区能带来更多贸易合作机会
2014年1月见报的9位总领事分别来自土耳其、新加坡、法国、美国、比利时、墨西哥、印度、爱尔兰和罗马尼亚。当年的专访项目由笔者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完成,我们向各国驻上海总领事公开的邮箱发送邮件,提交采访邀请。第一年因为缺乏经验,发送采访邮件是12月中下旬,而彼时正值各国总领事休假高峰时段。因此只有平时有过采访互动,和领馆中外工作人员有过对接的一批领馆给我们有效答复,最终有9位总领事安排了当面采访或者邮件应答。
接下去的几年,编辑部在2014年首次尝试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同事参与到项目中来,并逐年提早制定采访计划。到2017年,考虑到视频项目更耗时的特点,我们在11月中旬就启动了跨年采访工程,效果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后面几年,接受采访的总领事数量一直稳定在二十几位的总数上。由于各国总领事在中国任职期限的规定导致总领事和领馆工作人员会有不断调动,参与的国家也不尽相同。
2014年上海的热点新闻无疑是自贸区政策的出台。来自新加坡、美国、比利时和罗马尼亚的总领事都希望自贸区能给两国带来更多贸易合作机会,以促进两国间进出口贸易。美国总领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很惊讶于上海市政部门的高效行动能力,并举例说,根据市政项目安排,总领事府邸周围要重新铺设煤气管道。他早上出发时,家门口道路刚刚破土动工,他以为这个工程会给他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没想到晚上下班时这一路段已经井然有序地恢复了交通,根本看不出一项大工程已经开始并悄然结束了。他坦言这放在别的国家和城市肯定是做不到的。
除了一致赞扬上海有序快速发展之外,外交官们也不讳言经济和基建的快速发展给环境保护和治理带来了极大挑战。总领事们在采访中直言中国快速发展的步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当被问及如何让生活在上海的居民能够享有更美好的生活时,来自土耳其、新加坡、比利时的总领事都提到了环境治理问题。时任土耳其驻上海总领事更是同时给出了空气污染、交通拥挤和食品安全三张“红牌”。比利时总领事指出,只有环境保护好了,才能可持续发展。
各总领事还根据本国特点以及自己的工作重点,提出了一些个性化建议。上海是法国在亚洲最大的法国人境外居住地,法国驻沪总领事希望在上海的法国社区更有活力;墨西哥驻沪总领事希望上海有更多西班牙语学习基地,同时表达了在中国建立拉美研究中心的愿望;美国驻沪总领事则希望两国中小企业能在经济领域发挥更多作用;来自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总领事对上海的公交、地铁和基建的发展表达了好感,觉得这些公共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二、培育健康卫生环境,各国一起做大事
2015年,笔者所在团队一共采访到了20位总领事,他们来自卢森堡、瑞典、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爱尔兰、瑞士、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挪威、丹麦、新加坡、印度、日本、哥倫比亚和土耳其。
受访者总体上肯定了中国在各方面取得进展,但瑞典总领事提出了空气、水和食品的安全问题;巴西总领事在提到交通拥挤这个痛点时,指出中国的机动车主应该学会尊重行人和自行车主;阿根廷和澳大利亚总领事提到了环境治理;瑞士总领事在环保这方面着重强调了机动车引起的环境污染,并由衷希望来年马路上戴口罩的人数能减少些;德国总领事关注自贸区所带来的机遇;意大利总领事希望中国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系数,两国在美食方面可以更多合作;比利时总领事提到医保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挪威总领事关注食品安全和污染;丹麦总领事在自贸区之外提到了绿色城市发展(环保);新加坡总领事提到了污染、交通和环保;哥伦比亚总领事期望孩子们能在医疗卫生条件良好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土耳其总领事也提到了空气质量和交通拥堵;美国总领事建议两国一起做大事;爱尔兰、保加利亚和斯洛文尼亚希望加强在文体事业上的合作;印度和日本驻沪总领事表达了两国之间增加访问交流、促进相互理解与合作的意愿。
三、与外界分享中国快速发展的成果
在2016年见报的跨年专访中,笔者所在的团队成功约访到了来自英国、丹麦、比利时、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巴西、荷兰、爱尔兰、意大利、阿根廷、埃及、卢森堡、墨西哥、德国、芬兰、法国、印尼、挪威、厄瓜多尔、秘鲁、日本、巴基斯坦和加拿大共计24国总领事。
2016年专访的明显特征是,总领事们在谈到污染这个话题时都是先肯定上海政府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并且成效卓著,但是同时也强调保护环境的措施需要强化和持续。第一次参与到这个专访项目中来的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在提到交通管理和空气质量之外,还希望上海能提升网络速度,这一点也得到了法国总领事的附和,法国总领事说更快速的网络有助于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更及时有效地与外面的世界分享中国快速发展的成果。另外,法国总领事也提到了环境问题。
丹麦总领事肯定了中国在治理污染方面的成绩并长期看好这种努力;比利时总领事建议大家放弃汽车,回归使用自行车这种既有利于环境也有益于公众身体健康的代步工具;澳大利亚总领事首先提出了创新力度、人才支持、培育创业孵化环境这些议政热词;巴西总领事谈及污染,希望提供更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和更多的亲近大自然的户外健身场所,并再次呼吁机动车司机文明对待行人,这得到了爱尔兰总领事的应和;荷兰总领事提到来自荷兰的郁金香展会,她自信地说,这个全市范围的花卉展有助于美化上海市容;意大利总领事提出了良好的空气质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阿根廷总领事呼吁保护上海的老建筑;埃及总领事希望两国加强文化交流并对开罗和上海姐妹城关系的确定表示乐观;挪威、卢森堡、墨西哥和芬兰的总领事都提出,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使城市发展更有可持续性;美国和德国的总领事强调深化双向合作交流;美国希望商务、投资、教育和文化方面能使两国彼此受益;印尼总领事认为中国软实力、硬实力两方面都很强大;厄瓜多尔总领事则表示有意参与到中国的环保行动中,并会采取切实措施;巴基斯坦总领事当年提到了创新、技术,以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大飞机项目;秘鲁总领事希望上海加强国际交流,使更多的外国人来上海。
四、“一带一路”概念深入人心
参与2017年专访的有埃及、瑞士、斯洛文尼亚、波兰、英国、印度、爱尔兰、法国、荷兰、韩国、卢森堡、以色列、美国、斐济、巴西、印尼、南非、挪威、加拿大、古巴、德国和日本共计22个国家的总领事。
更多国家的总领事看到了上海在治理污染方面的成绩以及对于交通大整治产生的正面影响,同时对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随着中国对外国人签证政策的调整,卢森堡总领事提出应该保持开放,善待外国人。社区概念、可持续经济发展、推广新能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困难人群等均被大家提及。而“一带一路”取代了“自贸区”成为本年度的采访热点,多位总领事提到本国境内哪些地区和哪些项目可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共同发展。
五、共享模式和科技创新引领潮流
2018年来自新西兰、美国、以色列、土耳其、意大利、印度尼西亚、埃及、阿根廷、厄瓜多尔、英国、挪威、德国、斐济、卢森堡、日本、荷兰、瑞士、瑞典、法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斯洛文尼亚和新加坡的23位总领事受访。其中有13位总领事以更开放和支持的态度接受了我们的视频访谈邀约,通过视频形式向我们的读者传达信息,这些总领事来自新西兰、美国、以色列、土耳其、意大利、印度尼西亚、英国、挪威、斐济、爱尔兰、日本、卢森堡和厄瓜多尔。
共享经济、共享单车、技术革命、创新创业、“一带一路”、无现金支付、全球研发中心、人才中心等热词被总领事们不断提及。从欧美发达国家到各洲发展中国家的总领事对于上海在很多领域引领世界潮流表示肯定,并期待这些先进技术和服务可以对接他们的国家,给外国人民的生活也带去更好的体验。虽然环保话题继续被几位总领事提出,但是大家也表示,中国在空气和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美国2017年新任驻沪总领事谭森先生在采访中的表述也反映了国际舞台上中国上海的客观形象:“上海是国际上最棒的大都市之一,在这里人们得以享有世界一流的教育机会、世界顶级的医疗服务、最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无論你是中国人、美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真切感受到这些。上海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在回答如何让上海人民生活得更幸福这一问题时,美国驻沪总领事接着指出:“当你环顾四周时,你会发现还是有一些人并不是很幸运、很成功。我希望这个伟大城市里面的成功人士能够多关注那些不幸的人们,设法帮助他们,从而使他们也能享受到这个城市的福利。”
英国驻沪总领事吴侨文认为,中国的共享单车经济模式毫无疑问是引领世界潮流的,但是大城市中给自行车开辟的道路还不够多。与机动车相比,自行车在户外实际占用的车道还很少,期待更多自行车专用道的开辟能够使人民生活更便利。
爱尔兰总领事何莉女士较为关注社区意识、医保、城市规划等问题;意大利总领事裴思泛把上海和硅谷相提并论,他希望上海在建设全球创新和研发中心的过程中对外国专家及其家属放宽签证政策;土耳其总领事安铜说,他周末有乘地铁逛上海的习惯,他注意到上海有些地铁线路晚上十点半就停止运行了,他希望延长地铁运营时间,那样人民的生活会更便利;其他诸如卢森堡驻沪总领事吕可为、新西兰驻沪总领事葛甘楠等还提到了上海的技术革新和创新合作。
笔者发现,这些总领事们在采访中提出的有关中国人民2018年美好生活的建议已经不限于前几年的“物质基础”层面,而是触及共享、互助、创新以及潮流引领,其中一个特征就是以前的建议通常是中国要向其他国家学习,而今年,中国在很多方面给各国树立了榜样,这可以说是一个“新时代”的特色。基于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总领事们由衷认同中国的快速平稳发展,并对其持续性持积极态度。不论总领事来自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表达了与中国的发展共进步、共同谋求两国人民美好生活的意愿。他们对本地居民生活更美好的建议的升级换代,显示了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整个中国形象在各国外交官的眼中不断改善的真实转变。
习近平主席在各大会议论坛的发言金句也成了各国外交官挂在嘴边的名言,这些软实力的提升也印证了中国越来越正面的国际形象。
从总领事这批有国际视野的外交官眼中所折射出的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确处在不断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在不断实现。小康、富裕并不是停留在字面上,而是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欣然接受肯定的同时,我们也要直面保护环境的重大挑战,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不矛盾。国际社会既是中国发展的参与者,也是中国发展的见证者,中国每一步的发展都会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