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浙江省网信办会同杭州市网信办就微信公众号“二更食堂”发布低俗文章一事约谈该公众号主要负责人。同时,“二更食堂”公众号被微信平台封号7天。
商业网站的“算法”不是中立的,头部大号的“流量”就是天然存在的吗?“二更食堂”事件大概回答了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空姐遇害”事件发生后,人人都在痛骂凶手,一些大号却在秀下限——11日晚间,“二更食堂”推文《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里数钱》。把悲剧当热点来蹭、把人命当生意来消费,这种吃“人血馒头”的做法,引发了众怒。
碎片化阅读时代,流量生意是很容易失控的。新媒体的本质还是“媒体”,尤其是产业化的头部大号,已成为标准的内容生产者。于此语境之下,如果内容管控与底线监督缺位,基于“流量变现”规则之上的生存焦虑,就会突破公序良俗的底线,而剑走偏锋、利益为王。
5月13日,二更创始人丁丰在朋友圈就11日“二更食堂”不当推文事件进行了回应,表示零容忍、永久关停二更食堂。但是这份正式的致歉信,似乎来得太迟了,更像是汹涌民意之下的无奈妥协。在二更公司此前的回应中,所谓“这次的严重错误显得业余而不可思议”的说法,颇有自罚三杯的意思。热文发布机制是偶发性失灵吗?道歉是在约谈前还是约谈后呢?这一轮操作,哪里有什么“业余”的痕迹,倒是显示出“不可思议”的专业和精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媒体也要明白这个道理。值得肯定的是,监管部门反应迅速,没有让这场大号的低俗营销沦为口水战。只是,相较于此事给当事人及家属造成的“二次伤害”,在今后清理虚假浮夸的“热点爆文”工作中,各方都应该有更多的反思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