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大城》视角下的京津冀都市圈

2018-06-26 11:40冯毅
新产经 2018年1期
关键词:大城市都市京津冀

文/冯毅

记得有个笑话讲如果从北京市中心开车直线向京外行驶100公里,估计很多人会有恍若隔世的感受,这个笑话在一定层面上反应了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巨大发展差距。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以及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聚集了中国最好的资源,但这种集聚效应也给周边地区带来的是一种虹吸效应,也就是说围绕北京的地区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北京所吸收,这就造成了北京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为了解决这个区域性发展问题,国家实施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并且把这个发展战略提升到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是建立京津冀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该区域同样面临严重制约其发展都市圈的一系列区域性问题,如产业结构雷同、市场机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协调、地方保护主义等,同时也要看到京津冀都市圈与一体化进程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如何实现京津冀都市圈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现实性课题。

最近著名学者陆铭教授的新书《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对于我们如何解决京津冀都市圈的均衡发展问题提供一种独特的分析视角,或许书中的观点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该书对大城市的发展机遇做了客观性的总结,发展大城市,不仅对个人来说是有益的,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的转型,都是必然选择。陆铭认为,由于受到劳动力难以自由流动的政策限制,中国绝大多数的城市规模是低于其最优水平的。如果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应该扩张其规模,而不是小型化。而恰恰是因为对于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存在误区,有关对于城市发展的政策也就没有形成正确的方向。

结合中国的国情,陆铭认为中国要想发挥大国的优势,就必须实现区域之间人均GDP的趋同,最优的路径就是国家内部的自由移民。在这个意义上,自由移民不只是公平与否的问题,而且是“国家发展战略”。劳动力自由流动,最终实现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均等,是大国发展唯一可行的战略选择。取消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割,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三大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其向经济效率更高的大城市转移,是提升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所在。同时,经济的集聚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可以实现在地区和城乡之间“人均GDP”意义上的平衡发展,从而迈上一条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道路。

要深刻理解城市化、都市圈和大城市发展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即使经济资源不断向少数地区集中,只要这一过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就业和收入,其收益能够超过经济集聚中伴生的生产要素价格(如地价和房价)上涨等问题,则劳动力仍然会向大都市圈和大城市流动。于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与户籍制度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分割和公共服务不均等,就能够促进劳动力流动,释放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潜力,改变当前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的局面。

看完了陆铭的观点,我们再回到京津冀都市圈这个主题,在探讨京津冀都市圈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探讨一下都市圈的概念,一般认为都市圈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以有一个或者多个经济较发达并且有较强城市功能的大城市或者特大城市为核心,以一系列不同性质、规模、等级的中小城市为主体,共同组成在空间上位置相近,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具有圈层式地域结构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地域空间组织。从都市圈的概念来看,京津冀都市圈初步具备了都市圈所应有的一些基础条件,从京津冀都市圈的建设目标来看也是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努力打造富有活力、和谐宜居、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尽管京津冀都市圈具备了形成真正都市圈的基础条件以及较为明确的目标,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本文开头的笑话是活生生的现实写照。从资源要素流动性角度看,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在要素资源流动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体制机制性的问题,尤其是北京作为首都和资源聚集地设立了更加严格的门槛限制,特别是人口和产业这两类更为明显,这使得三地的要素资源流动就存在着天然的阻碍,从而导致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受到限制。按照陆铭的观点,这种体制性的约束是今后实现城市群均衡发展的重要阻力之一。

从京津冀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对比来看,珠三角都市圈区域协调工作在广东省内开展,区域协作与外资的区域内流动和产业的转移、升级存在关联,而且珠三角在人员、土地、资本等要素资源的流动上基本没有门槛,资源要素可以基本实现市场化流动。长三角都市圈区域协调工作虽地跨江浙沪,但区域协作很大程度上基于产业链条的有机前后向联系,所有参与主体均认同上海市的龙头地位,且发展时间较长,彼此之间对相互之间的运作模式已非常熟悉,在要素资源流动上,上海尽管对人口等也要限制,但门槛较之北京要低许多,对于土地以及资本则遵循市场化原则来进行各项运作,这样看来长三角基本与珠三角处于同等的资源要素流动状态。反观京津冀都市圈由于涉及的主体地位、层级更加复杂,其中首都北京地位尤其特殊,使区域间的协调难度增大,在要素资源的流动上存在一个天然的鸿沟,这就造成京津冀城市圈内部北京与其他城市之间的机制性差异,降低这种差异性是今后实现京津冀均衡发展的主要方向。

如果我们再将视野放到全球,日本的东京都市圈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承担日本的首都行政功能和全球性城市经济功能的东京圈,不只包括东京都,还有其周边三县。东京圈仅占日本国土面积约3.6%,人口却占日本总人口的28.3%,GDP相当于日本的31.7%,是世界上人口和经济规模最大的都市圈之一。东京圈的形成与发展,遵循了两个基本理念。一是开启法制城市化进程。日本早就立法把东京都和周边一些县纳入统一规划,均衡布局城市核心功能,以缓解东京的人口与产业压力。二是树立作为大城市与周边城市共生的理念。1962年东京都提出“作为首都的大城市”概念,主张东京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地方自治体,应定位为“大城市”而不是作为“国家首都”加以规划,其意义是东京不谋求利用其作为日本首都的特殊行政地位垄断经济、政治和文化资源,而是作为大城市走市场经济之路。1985年《首都改造计划》倡导追求城市的长久性,提出东京圈应主导国土的均衡发展,在保持日本先导城市地位的同时,培育周边地区经济与文化多元性,实现共同发展。东京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理念其实就是遵循了地位统一,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的原则,在这种机制安排下就可以实现陆铭所提出的迈上一条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道路。

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无论是陆铭的《大国大城》,还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东京都市圈的实践都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城市圈的拓展与深化是人口等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结果,这也是京津冀都市圈在未来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猜你喜欢
大城市都市京津冀
一、二线大城市石材市场正在加速萎缩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大城市里的小象
北边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