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产经》记者 郭俊友
1905年,郑州有了第一条铁路;
1954年,郑州有了第一辆公交车;
1956年,郑州起飞了第一架民航客机;
2010年,郑州有了第一条高速铁路;
2013年,郑州地铁来了。
2013年12月28日,这一天,萦绕郑州多日的雾霾终于散去,城市在清新的蓝天白云和温煦的冬日暖阳中打开了新的扉页。这一天,地铁1号线通车,800多万郑州市民打破没有地铁的历史,收到了地铁开通的新年贺礼。
是日,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地铁1号线终于开门迎客。一条26.2公里的地下长龙,蜿蜒穿行于郑州东西,从此,郑州正式步入“地铁时代”,迈入开往春天的地铁生活。
据资料记载,1974年,郑州市曾经勘探式地开挖过地铁隧道,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最终被搁置。但郑州人的地铁梦一直还在继续。
2000年9月,郑州地铁方案终于“跃然纸上”。郑州市开始了《郑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郑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等轨道交通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当时预计,到2010年市区人口数量达到300万人,投资较少、承载力较小的轻轨成为了首选。
不久,《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出炉,2003年通过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专家论证,到2030年,郑州轻轨网将由4条线路组成,形成纵横交错的线网结构,线路总长度151公里。
也就是在那一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所有拟建设城轨交通项目的城市,应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财力情况,组织制订城轨交通建设规划,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筹措方案。规划由发改委会同建设部组织审核后报国务院批”。
这就意味着,郑州要想建轻轨,除了要符合财力、人口等条件外,申报还要和城市的总体规划相衔接,而且在报批时不仅要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批准,还要经国务院同意。此外,在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之后,规划中的项目,还必须“化整为零”,逐一按现行的基建项目审批程序报批,即由国家发改委审批立项,再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论证,然后进行审批,通过后才能动工。
就在相关部门为轻轨项目做着程序性努力的时候,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已日新月异,城市框架快速拉大,2005年郑州市统计年鉴的数字表明,郑州市市区面积达1010.3平方公里,市区总人口295万人。照实积上,曾几何时,大部分人还都在因郑州的拥堵及路网改造施工而怨声载道:“郑州风光,千里车流,万里人潮。望北环内外,车行如蚁;二七广场,汽笛啸啸”、“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你在路那边我在路这边,看着绿灯却过不去”。大家对郑州交通的怨言,既有对道路不畅、严重拥堵的无奈,也有对政府相关部门的不理解。政府是不是不作为?相关部门为什么就不管制?这样的状况还要持续多久?
而实际情况是,政府比市民还着急,他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更急在心里,因为严重的交通拥堵,不仅妨碍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污染了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浪费,还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这无论如何,和国家提倡的建设“集约型”社会不符,和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挑大梁、走前头”的使命不符。
这样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轻轨将很难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
城市交通的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当初规划的轻轨线决定调整为“地铁线。
郑州为什么要建地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衣服小了裤子短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用来形容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郑州的承载力明显滞后。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省会郑州的人口规模和车辆数量快速增加、道路资源有限、交通组织管理滞后等因素制约,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那么,地铁的修建就是向地下要空间、要时间、要发展。面对融资难、动迁难、保通难等诸多问题,郑州市毅然决然地打响了地铁工程建设全面攻坚战役。
为了市民早日乘坐上地铁,地铁1号线建设者们早谋划、早着手,开展了大量工作。早在为地铁进行上报审批程序的同时,建设准备工作就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2008年2月,郑州市政府下文成立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3月18日,首任董事长戴用堆主持召开轨道公司第一次董事会,3月28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配套轨道交通工程开工仪式在郑州东站举行。
2008年4月,与老火车站西广场建设项目配套的地铁站工程开工,这是如今的地铁1号线郑州火车站站。8月26日,地铁1号线试验段在不影响市民生活的农业南路站、东风南路站、博学路站等偏远“三站三区间”悄然开工。
时间进入到2009年6月《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告》获得批复,于是郑州地铁建设全面启动,9个车站集中开工。
袁聚亮这位从事土建工程21年的专家从2008年3月进入轨道公司起,就一头扎进了没日没夜、没有正常节假日的地铁土建工程中。作为轨道公司建设分公司总经理,在过去的几年里,1号线建设历程中的时间节点,他都如数家珍。
2012年10月,以会展中心至民航路的隧道贯通为标志地铁1号线全线隧道实现“洞通”;12月,全线“轨通”;2013年3月,隧道“电通”;4月,地铁电客车开始驶上轨道调试,实现“车通”。
看见的是这些节点的成就,看不见的是背后付出的万千艰辛。在四年半的建设过程中,伟大的建设者们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1号线作为郑州首条地铁线,穿越的地带是集中商业区和大客流集中区,比如新老火车站区域、二七商圈、碧沙岗商圈、紫荆山商圈等。正因为此,等于在城市的心脏“动手术”。从2009年6月集中开工到2010年上半年,大部分时间首先花费在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绿化迁移、交通疏解等工作中。
“二七广场站,我们不能因为修地铁就把路堵上了,也不能因为修地铁就不顾二七纪念塔的安危。”袁聚亮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这个地段一直有足够的地面道路维持车流通行,273米长的地下车站施工分成了三个阶段进行:先建好一段,把顶上封起来,保证上面可以走车了,再挪到第二段。“一个车站相当于建了3个标准车站”。
目光转向民航路站,民航路红线宽度25米局部23米,而地铁车站的宽度就达21.5米,造成周边建筑物的保护项目增多。建设初期梳理的44个一级风险源,民航路就占了11个。施工前,需要对建筑物一一列出保护方案。此外,民航路站的管线迁改也是一大难题,那里是老城区通往东区起步区的管线集中区,各种管线数量多达280多根。在征迁过程中许多沿线政府、居民、商家都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全线25个大的建设点包括20个车站、1个停车场、1个调度中心、1个车辆段和2个主变电站。每一个建设点的征迁与清表都经过了大量的工作。
在解决站点施工技术难题中,地铁建设者们付出了大量辛劳,作为1号线和2号线换乘站的郑州地铁紫荆山站最具代表性。它的旁边是郑州城区主河道金水河,不能让河水断流;东南方向又是商城遗址所在地,不能突破保护线;站点上方还有紫荆山立交桥,不能拆掉。可以说,施工是在重重制约的空隙当中艰难完成的。据同行评价,这个站点的总体施工难度在全国地铁修建施工中也可以排到前几名。
在盾构施工中,地铁建设者们克服了大量难题:比如郑州地形西高东低,站点最高水平落差达40米;为了保证连接最核心的人流密集区,全线设置弯道33个;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许多地下不明障碍物;沿途建筑物的风险保护。
在装修工作中,建设者遇到的困难是时间紧、要求高。郑州市相关领导几乎每周都要看一次地铁工地,每次都会询问进度和质量,在车站铺装地板砖的时候,甚至细致到用手电筒光线检查拼接缝隙的紧致度。
从2009年到2013年,历时近5年奋斗,地铁建设艰辛与豪情并存,经过全体参建者的艰辛努力,地铁1号线终于从中原大地的母腹中孕育而出。
“喂喂喂……你在哪里呢?”“我还在等公交,你们先开始。”在快节奏的大郑州,下班后的邀约让类似的对白最常听见。
如今,夜晚还是那么美好的夜晚,人还是那些人,但对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喂,你在哪里呢?”“我在地铁上,马上到。”
夜生活颇为丰富的王先生,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地铁中心论。“以前吃饭喝酒娱乐,不会太考虑交通问题,但现在郑州堵得要命,有了地铁后,索性购物、娱乐,全绕着地铁转。”他说,就是约朋友吃饭,也刻意去找地铁沿线的饭店。用他的话说,下班高峰期,坐着地铁去,还能赶得上吃热菜。
地铁1号线开通后,日均客流量稳定在24万人次左右。尝到地铁甜头的郑州人,不甘示弱,郑州地铁的建设者们不顾劳苦,2016年8月19日10点,历经2000多天的等待,地铁“2号线”终于正式开通。
“各位乘客,欢迎乘坐郑州轨道交通2号线……”这个早已被大家熟悉的声音也再次在郑州地铁2号线响起,开通首日,2号线共开行载客列车241列次,运送乘客超5万人次。
地铁也改变一些开车族的生活方式,在北环工作的张先生住在紫荆山附近,一直开车上班的他,特地坐地铁掐了一下时间,从紫荆山站到北三环站只需要11分钟,比开车节省时间一半还多。“除了堵车,找不到停车位也很让人头痛,以后我平时上班坐地铁,到了周末出去玩儿的时候再开车。”
未来郑州将全面进入地铁时代,据了解,郑州市发改委、郑州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公室于2016年10月组织编制完成新一轮建设规划,经过多方案比选,拟推荐郑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建设3号线二期,6号线、7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二期,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4号线一期,16号线、17号线一期,工程总规模为375.3km,其中高架线50.1km,设站195座,其中高架站19座,投资总规模约2210亿元。
通过对交通疏解的分析,第三轮建设规划建设方案时序为:2016年将开工建设3号线二期、10号线、11号线、14号线一期;2017年开工建设6号线、8号一期、9号线二期;2018年开工建设7号线、12号线、16号线、17号线一期。
预计到2022年,郑州可形成11条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网络。想去哪儿,分分钟到。再也不用发愁堵车了!到了2022年,地铁将会铺满郑州全城。
郑州地铁开通,不是船儿归港,而是扬帆起航;不是高枕无忧,而是枕戈待旦;不是运营的终点,而是总结历史的辉煌节点,更是迈向未来的崭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