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华夏品牌 传承宏伟大业与华宏集团、华宏科技董事长胡士勇先生一席谈

2018-06-26 09:02
资源再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宏村人才企业

每次在各种活动或会议场合见到胡士勇先生,都会发现有来自不同地方的从业者前去与他握手交流,他也总是面带微笑,稳稳地停下来与人们轻声慢语、不疾不徐地聊着,给人一种既有定力又没架子的吸引和温暖。这位略显消瘦、身板笔直、眼光坚毅且带着浓郁江南口音的共和国同龄人看上去并不像一位已年过花甲之人,若非得知他的女儿就是华宏集团的总经理,我们真不相信这位下辖12家子公司的集团的董事长已于无声中将企业的“掌舵权”进行了完美交接。此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华宏村的党委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华宏村拥有了109家制造企业,村民都住上了公寓,生活方式与往昔大相径庭,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过上了美好新生活,这真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他是怎么做到的?带着这样的好奇,《资源再生》杂志社采访了华宏集团、华宏科技董事长胡士勇先生。

《资源再生》:华宏科技是我们资源再生行业中知名的再生资源加工装备专业制造商与综合服务提供商,请问“华宏”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原来的周庄镇孟巷村后来更名为华宏村,是否与我们企业有密切关系?

胡士勇:1988年,周庄镇领导找我谈话,动员我回老家孟巷村(行政村)协助工作。我们原来的孟巷村很穷,村级经济仅依赖开开停停的三个小厂支撑,资金捉襟见肘,连村干部的工资、军属和高龄老人的慰问金也发不出。村党支部书记走马灯似地连换了好几任,都没有彻底摘掉贫困帽子。镇领导希望我回村里去,争取改变落后状态。“小胡啊,我们知道你是一个既爱家庭又爱集体的能人,现在孟巷村很需要你啊!”镇领导的话对我触动很大,我毅然下定决心,告别了镇办厂,回到了孟巷村。回村后,经过市场调查,我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村里办起了焊接厂,此后孟巷村的村级经济每年都在创造新的奇迹,日渐雄厚的村级经济,带来村容村貌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2年,比邻的东墩村、史家巷村和双桥村相继要求并入孟巷村。我想,并村,合心最要紧。为此我召开村干部会议,提议东墩村加入,我们得起个新的、响亮的村名,表示我们对未来的向往!我的想法是,孟巷村能摘掉贫困帽,已成立华宏集团了,就叫“华宏村”。华宏华宏,有“铸华夏品牌、创宏伟大业”的意思,凡是华宏的村民,不管先并入的还是后并入的,都一律享受老孟巷村村民一样的待遇,孟巷的老村民也不要当特殊公民。随后双桥、史家巷村也分别并入华宏村。

《资源再生》:在您那个年代的创业者大多没有高深的文化或学历,但华宏科技却稳步前行成为一个科技型企业并成功上市,您是怎样带领华宏从一个乡镇企业成为一个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华宏用什么好办法留住了人才并且能让人才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功用?

胡士勇:华宏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战略资源,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全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在人才的用、任、招、培、聘、引等方面都进行了思考和改进。优化结构选人才。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本着“因我所需,为我所用”的原则,引进在行业中有影响力的高级人才,优化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建设“老中青”三结合的人才梯队,防止人才断层,做到后继有人。

华宏集团专门建设了“人才楼”,每年召开人才座谈会,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才环境以留住人才,使广大科技人才心系华宏,乐于为华宏发展献智献力。并相继建立了无锡市院士工作站,省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将产学研合作单位扩大到1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差别化纤维、大型废钢回收利用设备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同时我们转变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职能,使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从招人向育人转移,致力于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实现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变。此外,我们完善用人机制,包括,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奖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一直对我的员工说“企业人才可以大胆创新,没有资金找我,遇到困难找我,我愿当你们的后盾。创新成功,功劳是你们的,我给你们奖励;如果失败了,一切责任由我承担”。

此外,华宏集团还在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拉升企业法人的治理能力上下深功夫。我除了将各子公司的总经理输送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名校MBA班深造外,自己也到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参加“江阴市中国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创新与全球化领导力总裁高级研修班”,回来后不久,就把研修班的主讲老师吴霁虹和她的团队请回企业,开展为期10个月的战略合作,召开了推进精益管理的四千人誓师大会,并以培育企业上市为抓手,倒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将民营企业管理这块短板接长,加快向国际化、规范化的方面转变。

《资源再生》:您集华宏集团、华宏科技董事长、华宏村党委书记、江苏省人大代表这三个难当的身份于一身,任何一个“岗位”单看都不轻松,甚至您会经常为村民调解纠纷事故等看似小事的“琐事”占用您大量的精力……请问平时您是如何运用时间的,将这些繁忙又有压力的担子挑的游刃有余的秘诀是什么?

胡士勇:的确,这三个身份都不轻松,俗话讲叫“一个屁股,三个脑袋”。董事长是股东选举的、党委书记是村民选的、人大代表是人民选的,他们之所以选举你做这个做那个,只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信任”你。我当了28年不拿报酬的华宏村党委书记,越是不拿工资越要干得更好,要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因为金碑、银碑,都不如百姓的口碑。

信任代表你有这个能力,这是人们信任的基础,另一方面信任也是托付、是责任,同时信任也带来挑战和重担。我以前自己做企业时就敢于挑担子,敢于奋进创新。当别人给我担子挑时,我就要不辱使命,不辜负股民、村民和人民的期待和重望。虽然这三个身份都不容易,但我的办法都是从问题导向入手,按照目标把握工作方向就能解决困难。凡事分出轻重缓急,不可顾此失彼。小事要处理好,防范于未然;大事和要事更要处理好,在这样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领导力逐渐得以加强。

我个人认为,面对问题的处理就要像“弹钢琴”一样,权衡各种事务有优先顺序,也要有前瞻性,如果忙于救火,工作就很被动。工作上先有计划、分工,有次、有序则事半功倍;也要敢于授权,信任你的伙伴和同事,团队协作其利断金。

《资源再生》:外界都说华宏集团是胡氏家族企业。您认为家族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在越来越残酷以及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将家族企业的劣势转化为优势?作为一家多元化的集团公司,华宏成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您如何进行新老交接、打造百年基业?

胡士勇:这是一个好话题。我个人认为家族企业的好处大于劣处。首先家族企业成员之间彼此了解,性格、性情、能力、底细等都不用花太多时间去考察调研,省去时间成本;其次,基于相互的了解带来信任,有高度默契和认同感,利于沟通,为企业经营决策带来高效率的执行力;还有利益的一致性能降低心理契约成本和监控成本,从而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最重要的是,家族企业中要有“核心人物”,即当家人,这位领军人物有威望、有决策和领导力,且能够团结每个成员,将不同的观点或意见统一起来,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家族企业的优势还不止这些,当然也存着劣势,诸如容易任人为亲、裙带关系,甚至专业人才少,不规范管理等。

我们提前预见到这些弊端后,坚决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思想治理家族企业和发展企业,制定严格的企业纪律和做事风格,让每项工作尽量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就带来开放、包容的管理思想和用人思维,我们不拘一格引进、招聘企业所需人才,不默守陈规、任人为贤。这也就是华宏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相对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华宏集团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抢抓机遇、稳步提速转型,在产业经营、科技创新、聚才兴企、科学管理、特色文化党的建设等五个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我也愿意把华宏集团转型成功的经验在这里分享给大家:转型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前提、要以抢占产业高端为立足点、要以人才为第一战略资源、要以特色鲜明的文化为企业灵魂、要以勇担社会责任为首要义务,要以加强党建为保障。

我们家很普通,我从小是苦出身,因此我的儿女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对我的经历都有深刻印象,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吧。我创业的目标就是“铸华夏品牌,创宏伟大业”,以拼搏、求实、创新和敬业为指导思想,在工作中也是以此为准则,这也成了我留给后代的“家风”。自从我回到村里担任党委书记同时也做企业以来,一直铭记上级领导对我的嘱托,因此凡事都认真对待,不畏艰辛。作为下一代,他们如果没有这些共同的经历和吃苦耐劳的“基因”,也不能继承华宏的基业。

《资源再生》:对于“走出去”战略以及未来的企业经营,您有什么规划?

胡士勇:我一直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健全金融、信息、法律、领事保护服务。但同时我们也要注重风险防范,提高海外权益保障能力。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的企业要走得出、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

《资源再生》:在带领华宏村走向致富的过程中,您是如何将企业的经营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做到“多方共赢”,使地方经济迈上新台阶、生态环保达到新高度、企业规范经营上规模、村民过上幸福生活的?

胡士勇: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华宏村民充分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是我这个党委书记应尽的责任。2003年投资1.5亿元兴建了一个占地面积225亩、建有59幢多层住宅的华宏世纪苑一期工程,一次性动迁600户村民,腾出老宅基地638亩,节约使用土地413亩。并且村民们都享有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免费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等待遇。

为了加快新农民培养的步伐,华宏除了发挥主阵地的培训功能外,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教育平台,与江阴电信签约启动信息化示范村工程,开通宽带网络建设华宏世纪苑网站。此外,还通过委托培训渠道加强对新农民的培育工作,每年派遣培训的中层以上干部达数百人次。

我们持续开展新农民的培训工作,产生了强大的人才效应,不但为全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未来发展增添了坚实的筹码。目前,华宏集团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市级以上创新成果百项,是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华宏村也被评为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典型、无锡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

最近,我们集团开展了“华宏阅读客厅”活动,这是个全民阅读的文化公益项目,希望通过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带动和营造周边乡镇、学校、医院、村庄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学习与阅读氛围,从而将我们生态的“软环境”提升。除了共享经济之外,要共享思想、共享文化、共享价值,希望通过坚持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为华宏村 “文化名片”赋予新的内涵,形成学习型乡镇、学习型城市。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资源再生》:谈谈您所理解的成功是什么?

胡士勇:成功总是相对的,这与你的人生目标息息相关。对于我而言,我实现了当初的创业承诺,对于百姓的信任、领导的重托有了些许回报。如今华宏的事业有了接班人,新老交替顺利,我很是欣慰。华宏经历了二十多载的风雨,打造百年企业的梦想正在实现的路上,我充满感恩和希望!

后记

本次采访得到了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部长徐宇凤女士的大力协助。我常关注她的微信朋友圈,上面不是在工作中学习到什么,就是她与孩子或家人的精彩对话与互动,浓浓的生活味道,不像业内有些人士发的都是“业务经营”。

我问她,你在华宏工作多久了?这位年轻高管的回答让我吃惊:15年,从我大学毕业就到华宏工作了。我问她,为什么没想到去北上广深之类的大城市呢?她说,因为华宏这样的好企业就在身边,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呢?我的家就在周庄镇,华宏村和我们镇上没有“留守老人”或“留守儿童”之说,我们都是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地生活和工作在这片工地上。

原来,幸福是如此近呢!

猜你喜欢
宏村人才企业
企业
人才云
企业
企业
宏村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宏村画卷
烟笼宏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