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30日起,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组陆续进驻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开展“回头看”督查进驻,公布举报电话和专门邮政信箱,受理群众举报。
环保问责风暴再度“亮剑”,开启新一场关乎子孙后代福祉的“战争”。
此次督查“回头看”先是重点盯住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装整改”和“敷衍整改”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拳打击‘一刀切’懒政、惰政行为和督查整改中的消极应付和疏于担当,以及乱监管、软监管、瞎治理等问题。这对地方政府是当头棒喝和利剑高悬,对真正推动生态环保工作和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企业,是一种鞭策、督促和指导,也是对标对表、奖惩并重。
同时,“回头看”还将剑指重点问题,每个省的专项督查各有侧重。重点检查中央环保督查整改方案总体落实情况,重点督查列入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查处及整改情况、公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的立行立改情况和地方生态环保长效机制建设推进情况,以及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责任追究的有关情况。总之,“回头看”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坚持问题导向。
在这回中央派出的6个督查组中,组长们都是由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高级官员组成,副组长都是来自生态环境部的副部长,只安排他们在省级层面督查5天时间,其余时间都要深入下沉督查,现场核实问题是否得到整改,真正地“到群众中去”。
值得关注的是,督查组采取的是“一托一”或“一托二”方式开展,即有的督查组要到两个省开展督查工作。除全面督查之外,各省份要专门针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7个标志性战役和有关重点工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同步统筹安排一个专项督查。如果将第一轮“全覆盖”督查称之为对地方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体检,此次“回头看”则聚焦在“对症下药”后的一次“复查”。
这次“回头看”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更加强化信息的公开,不仅公开举报和转办情况,而且重点公开典型案例,指名道姓,公开曝光。这种宣传是正面的,有利于引起从上到下的全面关注。舆论的力量,对地方和企业来说压力都会很大。可以预见,随着“回头看”持续推进,今后一段时期,还将有一批类似案件被陆续曝光。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央环保督查组对突出环境问题的坚决态度: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以钉钉子的精神督促整改到位;“咬定青山不放松”,严肃追责问责,决不姑息,做到见人、见事、见责任。
环保督查的“回头看”需要多看几次,越“看”越能让全社会更多的人关注关心我们的生态环境,越“看”也会越敦促各级政府“玩真的”。我们不怕督查组的“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只是在这样的“端看”中,我们都不要被“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