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红涛 程国峰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具有暴发性、流行性特点。主要危害小麦穗部,感病小麦在灌浆期全部或部分小穗死亡,并且染病麦粒对人畜有害,不能食用,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小麦扬花期前后有2-3天连阴雨或大雾天气,则小麦赤霉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很大。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一旦出现发病症状就失去了最佳防治时机,即使施药防治也达不到效果或很难防治,所以应坚持预防性施药原则,坚持做到主动出击、见花施药。
一、发生特点
1.品种间发病情况差异大。感病品种病穗率达70-80%,严重地块达100%,中感品种病穗率50%左右,抗病品种病穗率10-20%。一般可减产30%以上,严重者达50%以上,部分田块甚至绝收。
2.不同田块存在差异。一般早播麦田花期早,常能躲过病原菌侵染流行阶段,发病程度轻;迟播麦田花期相应推迟,抽穗阶段经常遇病害流行季节,受害时间长,病害程度加重。
3.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麦田,田间湿度大,赤霉病发生重。
4.施用氮肥过多、过迟,造成小麦徒长,植株抗病能力减弱,并使抽穗期推迟,会加重发病。
二、发生原因分析
1.花期遇雨
小麦赤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是在侵染菌源充足条件下,小麦扬花期有充分的雨水或湿度、温度以及天气寡照。对比2008-2016年气象资料,凡是每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多雨季节,便是小麦赤霉病发生季节。而高湿、高温加据了赤霉病的发展和蔓延,这是赤霉病暴发流行的关键因素。
2.菌源充足
小麦-玉米轮作的种植模式导致田间菌源充足。柘城县常年玉米面积65万亩左右,小麦种植面积97万亩以上,由于大力推广秸杆还田,作物秸杆残体残存量大,玉米根茬带菌率25%~30%,田间菌源大量存在,为小麦赤霉病的暴发流行埋下了隐患。近年来高感品种的大量推广种植,为小麦赤霉病暴发流行提供了大量适宜寄主。
三、防治方法
1.适期用药。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是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最佳时期。全面落实“见花打药”药剂预防措施,如遇连阴雨、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次施药,进行第二次防治。用对路药剂在小麦齐穗期开始喷药,生物杀菌剂提前一周用药。
2.合理选药。选用对路的药剂种类、足够的有效剂量,是保证预防控制效果的关键。应优先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鮮胺、己唑醇、低聚糖素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已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方,必须慎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剂型上尽可能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超微粉、胶悬剂等。同时,注意轮换用药,第二次防治应选用与第一次防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真菌毒素污染。
3.科学施药。选用高效的施药器械、适宜的助剂和稳定剂,是保障预防控制效果的基础。推荐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无人机等施药机械,应尽量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尽可能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保证适宜的雾滴大小和药液均匀展布性能。机动弥雾机喷雾,出液量应控制在2/3以内;无人机尤其是多旋翼无人机作业,应添加沉降剂。
4.一喷多效。小麦穗期是小麦多种病虫盛发期,在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同时要加入杀虫剂和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兼顾做好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蚜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同时,注重防病治虫和控旺防衰相结合,推行药肥混用、促进保粒增重。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1.存在问题
(1)认识不足。过去,小麦赤霉病在柘城县属偶发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气侯的变化以及耕作制度的改变,小麦赤霉病已经成为一种常发性病害。受习惯影响,广大干群对小麦赤霉病的危害认识不足,不能积极主动开展预防或防治。一旦发生蔓延,防治效果很差。
(2)缺少专业化、规模化作业模式。小麦赤霉病只可防,不可治,时间短,任务重,只有大批量机械,组织开展统一喷防,才能切断菌源侵染,达到防治效果。在赤霉病高发年份,防治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单打独斗,专业化、规模化作业不足。
2.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条幅、手机信息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改变群众对小麦赤霉病防治的传统认识,主动开展预防和防治。同时利用各种媒体,进一步加大技术宣讲,让群众掌握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农技人员要充分利用送科技下乡、举办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开展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还要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
(2)大力发展专业化、规模化作业模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资经营大户等企业成立机防队,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可以相应倾斜一部分资金,扶助其购置大型植保机械,统一采购高效农药,开展植保专业化防治,从而减少农民投入,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又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