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在甘肃的足迹

2018-06-25 09:19吕发成
百年潮 2018年4期
关键词:胡耀邦甘肃

吕发成

胡耀邦很注重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联系群众,足迹遍及祖国的各个角落。他一生曾六次踏上甘肃这块土地。

早在1935年9月长征期间,胡耀邦就曾随红军到过甘肃甘南藏区。当时红军粮食短缺问题严重,19岁的胡耀邦担任红星纵队团总支书记、红三军团第十三团党总支书记、收容队队长,又负责筹粮工作。他带领战士们张贴保护藏民的布告,召开藏民兄弟群众会,大力宣传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宣传红军的民族政策和筹粮办法,对动用和收割的群众的粮食,都付现款。藏族群众积极献粮,帮助红军克服了巨大的困难。

胡耀邦感受到甘肃人的豪爽、义气,也深知甘肃的穷困,对甘肃的发展格外关注。1982年5月,新华社内参上刊登了记者冯东淑的报道《通渭粮食告急》,胡耀邦看了这篇报道后,立即指示中央书记处与民政部联系救通渭之灾。民政部派出农村救济司一位副司长率领工作组到通渭县了解情况,指导救灾工作。这一年,中央和省、地三级给通渭发放各种救济款156万元,回销粮4157万斤。在胡耀邦的关怀下,通渭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渡过了难关。

20世纪80年代,胡耀邦心系甘肃发展,又多次踏上甘肃大地,走过甘肃全省14个地市中的甘南、临夏、酒泉、张掖、天水、平凉、庆阳、定西、兰州9个地市。

经济不发达地区要重视智力和技术引进

1983年7月18日,胡耀邦与统战部部长杨静仁、团中央书记王兆国一行来到甘肃天水考察。天水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雕漆、纺织等传统工业有一定基础。国家三线建设时期一批企业相继迁到天水,这里逐步形成了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以及食品、建材、化工、冶金、皮革、烟草、塑料、雕漆工艺等特色鲜明的区域工业体系,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在此之前的7月8日,在听取万里、姚依林、方毅、宋平等中央负责同志汇报工作时,邓小平提出要把引进国外智力作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坚持不懈地贯彻下去。胡耀邦对天水的同志说,小平同志那里谈了,全国要采取一个重大的决策,就是要从国外引进智力,把引进智力当作我们搞四个现代化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有两个想法,一个是我们国家从外面引进智力;另一个是国内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从沿海地区引进智力。你们想点办法,从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天津加快智力引进步伐。这个问题现在要放手干。

胡耀邦强调,甘肃要把引进智力作为技术改造的第一位任务。要搞技术引进,一要搞点投资,二要冲破我们领导干部的保守思想。引进人才,手脚要放开。第一是要破除保守和自满;第二是要优待。一破除二优待,不破除他就不去找,不优待人家就不来,就巩固不住。搞智力引进和技术引进,有两种办法:一个叫请进来,一个叫派出去。这个问题是件大事,后进地区从先进地区引进,中国从外国引进。

庆阳革命老区的群众要富起来

1983年7月20日,胡耀邦一行来到庆阳视察。庆阳是革命老区,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的游击队在陕甘边界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在南梁乡成立了陕甘宁边苏维埃政府,这一带被誉为“永远的红区”。

在去长庆油田视察途中,胡耀邦详细询问了庆阳地区的人口、土地面积、农业生产、畜牧业发展、植树造林、种草、农民生活等基本情况,还走到田间察看了玉米等大秋作物生长的状况。当日下午4时30分召开了座谈会。

胡耀邦说:“你们地区27000平方公里,人口180万。我想问一问你们,应该怎么使农民富得更快一点?你们是怎么想的,遇到什么困难?”

地委书记李生洲说:“我们地区基本上是旱农耕作,粮食产量不稳定。”

胡耀邦说:“你们400万亩小麦,每亩产200斤,就是8亿斤;如果翻一番,每亩产400斤,就是16亿斤,每人平均就是900斤,你们就吃不完。现在亩产400斤在山东、河南、陕西都不成问题。你们这里主要是没肥料,没有水。”

李生洲汇报说,正在大抓造林种草,已划拨“三荒地”100多万亩,北部地区正在退耕还林。

胡耀邦说:“你们有3600万亩地,划下去100多万亩荒山荒坡,才占到百分之几?要动员群众大力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畜牧业。第一是大牲畜的所有制问题,几十年来收归集体,越收越没有,现在分给私人,能养多少就養多少,这个问题就解决了。第二是优良品种问题,你们抓,究竟农民、基层干部思想通不通?第三是每家都有了大牲畜,你要给他找出路,用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大牲畜如果只耕地,农民不愿意喂。必须开放农民搞运输,可以北到内蒙,南到西安,西到兰州,东到铜川、延安、榆林,搞驮运。‘山间铃响马帮来,要成‘帮嘛!我说这么句话:牛驴骡马加骆驼,私有、运输才能活,私有加运输才能活起来、富起来,你们在政策上要放宽。羊怎么养?最有希望的是搞专业户,每户养50、100、200只。加快畜牧业发展,要想办法,采取多种形式,搞快一点。能不能在10年、15年内,每人达到5只羊、一头大牲畜,这就是七八百元。一头牛5只羊,日子一年比一年强。”

李生洲汇报庆阳老区建设问题。胡耀邦说:“老区建设问题,现在要集中力量解决能源、交通问题,这是第一位的。你们要好好研究一下,老少边穷地区有很多问题没解决,吃水问题,房子问题,还有地方病,许多问题要研究清楚。老区为革命作出了贡献,一定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好。”

7月21日,胡耀邦一行在榆中县夏官营召开了专门讨论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发展的座谈会。定西、平凉两个地区汇报,由于连续三年大旱,很多地方粮食减产甚至绝收,有的地方连草也长得很少。胡耀邦说:“你们简单地把好坏归在天时上,我不太同意。不要尽说是雨多雨少。中国的‘老天爷难当呢!老挨批评。要恢复生态平衡,逐步治穷致富,走向安定富裕的道路。定西治穷致富的路在哪里?最基本的就是种草种树。你们把18个干旱县分分类,采取特殊措施。甘肃省荒山荒坡很多,过去以农抓农,成效不大。敦煌有个壁画叫‘反弹琵琶,你们能不能也来个‘反弹琵琶?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要动员群众大造声势,地动山摇地去搞。”

胡耀邦满含希望地说:“你们地、县、公社干部自己要带头种草种树,干部每人种两亩草,十棵树,保种保活,要带头干,为当地人民作贡献。我先要求干部子女、中央领导同志也要带头种树,带动群众,感动人民跟着我们干。前年以来,中央的同志亲自干了那么几件事情,搞卫生呀,种树呀,小平同志78岁,亲自带头搞的。这个要专门作个决定,一声令下,地动山摇,就可以感动上帝。毛主席讲上帝就是人民,要感动人民跟着我们干。”

临夏要把民族经济搞上去

1983年7月22日,胡耀邦一行来到临夏回族自治州调研。

胡耀邦看了太子山林场槐山子苗圃,考察了光学仪器厂,又去看望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和老干部。70多岁的离休女干部邵兰春亲热地对胡耀邦说:“我们在延安见过好多次,那时你年轻得很呐!”

胡耀邦笑着说:“是啊!现在我们都不年轻了。你几个孙子了?”

邵兰春回答:“四个了。”

大家一片笑声。当日下午召开座谈会,胡耀邦拿起了放在桌上的汇报材料,亲切地说,我们都认识了,我来给大家念吧。大家非常惊讶,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上级领导替下级读汇报材料。

胡耀邦念到全州经济发展情况时说,回族自治州,要专门研究怎样发展牛羊的经验,怎么能有更大的发展。你们一个人要养3只羊。州委书记单得真说,我们一方面发展牲畜数量,同时还要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全州已有72处良种牛冷冻精液配种点。

胡耀邦说,用冷冻精液改良牲畜的办法很好,发展牧业也要靠科学知识,你们可以派人去学习。冷冻精液,一个礼拜可以取四次,一次可以取40万份。一头公牛一年可配300多万头母牛,牛的受胎率可达98%,羊可选50%—60%。好种公牛,好种公羊,要几头就行了。现在搞农业,要靠科学知识,你们州委班子中要有一个常委专门抓畜牧业,要亲自过问这件事,要搞几个懂行的人,精心钻研。甘肃要特别重视发展林业和畜牧业,种草种树,林牧结合,发展牧业,把自然生态和农业生产由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这是改变甘肃面貌的根本大计,也是甘肃治穷致富的根本出路。

胡耀邦很关心民族用品和民族服装的加工生产问题。他问,你们民族服装、民族用品需要量怎么样?州委的同志回答,需要量大。胡耀邦说,你们调查一下,各族群众需要什么,当地能生产什么,搞好了,不仅能满足当地人民需要,还可以销到青海、西藏等地去。要请一些外地师傅,引进技术。搞民族用品工业,不要搞国营的,要多搞集体的、个体的、小型的、自负盈亏、自产自销的,就定这个方针。自产自销,自负盈亏,你们收他的税就行了。第一是小型;第二是集体的,自负盈亏;第三是放开让他自产自销。有了这个方针,它的生命力就强了。

胡耀邦一边念材料,一边和大家议论了很多问题。座谈会结束时他说,临夏是回族自治州,要把民族工作做好,把干部作风搞好,要照顾到东乡族、保安族、土族等人口少的少数民族,把民族团结、宗教工作搞好,最主要的是要把经济搞上去。你们这个班子很有生气,你们要在这里长期工作,要有长期打算,把工作做得更好。

张掖把烈士陵园搞好就是精神文明建设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全国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方针,深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但内地的经济建设应该走怎样的路子,仍然在艰难的探索之中。

1985年8月2日,胡耀邦来到甘肃张掖调研。张掖位于祁连山下、千里河西走廊,是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甘肃的粮仓。

当天下午,胡耀邦听取了武威、金昌、酒泉、嘉峪关、张掖河西走廊五地(市)的工作汇报,就资源开发、农村脱贫致富、民族工作、党的作风建设、种草种树等提出了重要意见。

吃过晚饭后,胡耀邦看到招待所外边是一片庄稼地,就走出院门,穿过马路,向农家院舍走去。那是新墩乡花儿村第八生产队。刚到村头,有的农民就认出了他,高兴地叫起来:“胡总书记来了!”农民们纷纷聚来。胡耀邦和大家一一握手,并走进农民赵千家里,坐在院子里和大家亲切交谈,问家庭情况,问经济收入,问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和乡亲们交谈了一个多小时才回到招待所。

8月3日,胡耀邦专程来到高台烈士陵园,这是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红军西路军将士修建的烈士陵园(现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1937年1月,红军第五军军长董振堂带领红军西路军将士,与围攻西路军的马步芳、马步青率领的两万多敌军在高台激战9天9夜,最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军团长董振堂及3000多名将士壮烈牺牲。董振堂牺牲时年仅42岁。在烈士纪念堂,面对董振堂的遗像,胡耀邦凝视良久,神色凝重地说道:“董振堂是个人才,是一位好同志。”在松柏掩映的红五军烈士公墓前,他详细观看了墓碑,绕墓一周。在董振堂、杨克明烈士纪念亭前,胡耀邦默读了烈士生平介绍。胡耀邦说:“董振堂是个好同志,应该搞董振堂同志的塑像,要用大理石搞好。”他说:“扩大陵园建设,我是赞成的,但要搞成既是陵园,又是公园;既能瞻仰,又能游览,还要有休息的地方。”他还说:“把烈士陵园搞好,用这个场所教育人,就是精神文明建设。”

陇南“弃耕还林”引发退耕还林政策

1985年10月,胡耀邦和甘肃省委副书记刘冰一同来到甘肃陇南地区調研。

10月3日上午,胡耀邦一行来到文县,听了县委书记龙映明的汇报。胡耀邦明确地说:“还是要种树。你们县总面积有740万亩,好大的一块地方!太陡的山不算,能种树的就有420万亩。一个劳力平均50亩。一人一年点种10亩地,5年就可以完成。”说到这里,胡耀邦拿出了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2321期),读了一篇文章《一个大有发展前途的开发公司》。读完后,胡耀邦把这份材料和他自己画的科学种植法草图交给了刘冰,嘱咐学习这个好经验,推广科学种植法和植树种草机械。

从文县去武都的路颠簸难行,车走得很慢。路边的乡亲们认出了车里坐的胡耀邦,一边跟着车跑一边呼喊:“耀邦同志好!”听到喊声,胡耀邦摇开车窗和大家打招呼,伸手和窗外的群众握手。手握在一起就分不开了,车也不敢开动,过了好一会儿才继续前行。

10月4日上午,胡耀邦和陇南地区部分县委书记座谈。总结座谈会内容的时候,胡耀邦说:“你们陇南全地区有2.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一个阿尔巴尼亚,折合4200万亩,人均就是18亩。可是你们利用起来的人均只有2亩1分,还有许多土地没有利用起来。所以,第一,怎样开放?领导人民致富,不要总是想着要从老百姓那里拿多少东西。第二,不要只看到占总面积10%这么一点儿耕地,要把视野放宽,把着眼点放到全部土地上,放到其余90%的土地上。第三,你们要因地制宜,可以放开,要突破一些框框。第四,要重视科学技术,除了出去学习,还要引进技术、人才。第五,要把干部作风搞好,要真正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你们有文县、礼县,一个文一个礼,文明礼貌都有了嘛!我们讲党性、讲纪律、讲精神文明,主要是指干部。”

10月4日中午到达康县,胡耀邦问县委书记刘守业,沿途我看你们康县的灌木多,植被好,为什么新修的房子比武都少?刘守业回答,一是群众生活困难,二是我们对林子管得死了一些。胡耀邦说,要多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在这个前提下才可以提“弃耕还林”,孤立地提“弃耕还林”是脱离群众。胡耀邦当年提的“弃耕还林”,演化为后来的“退耕还林”。

胡耀邦问,康县全县有几个林场,多少职工?

刘守业回答,全县有4个林场,200名职工,110万亩林地。

胡耀邦说,把林子承包给他们,同他们签订合同,规定数量、期限,把他们变成林业专业户。愿意承包的承包,不愿意承包的转产,并从技术、资金上给予扶持。这200人中,100人继续搞林,另一半人转产,一亩扶持1000元,搞运输、商业、加工业等。现在,你们这样搞县上有没有权? 刘守业回答,有权。

胡耀邦說,现在总书记、在座的省委书记、地委书记都支持你,一个好汉三个帮嘛。这件事先在这里搞试点,工作要做细,要一户一户地落实。以前是群众不满意,林场职工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

刘冰插话说,要把“三不满意”变成“三满意”。

胡耀邦说,“对。把林子划给群众,他们可以富得更快,林子管得更好。这件事一搞成,就是一个大改革,给农民开一条富裕路嘛。这事你们能不能三个月搞好?半年为期。进展情况每月给我搞一个简报,搞完后给我写个报告。”

为迅速贯彻落实胡耀邦的重要指示,刘冰与陇南地委书记张自强再次实地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分析研究,帮助康县县委制订林业体制改革的工作计划,完成了《康县国有林经营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和《康县国有林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初步方案》。11月24日,胡耀邦在调查报告上批示:“杨钟同志(林业部部长——笔者注):请你们在党组会上读一读这个文件,议一议,但不要干扰这个试点,让他们试下去。如果他们成功了,类似康县这样的林区,我认为必须推行这个经验。我国林区情况有好些类型,不能只用一种方法。因此你们要把工作做细,协助一些省摸出几种符合实际情况的做法,把林业工作推向前进。现在我们领导上的主要毛病是工作不深入,深入了又不细心,细心了一次,又想搞一刀切,因此又碰上了新的困难和新的阻力。希望你们下个决心,用五年时间搞出一套完整的林业工作办法来,这样就为解决我国的一件大事——林业问题作出了大的贡献。”

10月4日下午,胡耀邦离开康县去成县。车行途中,胡耀邦远远看见田里有几个农民在耕作,就吩咐停车。胡耀邦到了农民跟前就和他们握手、聊天。农民中有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小女孩,省委秘书长对孩子说:“这是胡爷爷。”小女孩叫了一声:“胡爷爷!”胡耀邦上前抓住孩子的手,满含歉意地说:“你叫我胡爷爷,可是我没有带糖呀!”随行的工作人员灵机一动,跑回车上,拿来一个白兰瓜送给了孩子。

和农民聊了一会儿,胡耀邦信步走向附近的村庄。他走进农民李小勤的家,查看生活状况,和闻讯赶来的村干部交谈。胡耀邦说,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商品,都有自己的优势。越是山区越要放开,要靠自己的经营搞活经济。你这里的黄连含黄连素8.5%,别的地方只有4.2%,这是你们的优势嘛!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这样才能富得快。你们山区没有粮食,就拼命搞粮,亩产不过二三百斤,结果粮食还是不够吃,植被也被破坏了。要发展多种经营,有了多种经营,农民就富起来了。

甘南要搞好草原建设

为了探索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路径,1986年,胡耀邦与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农业部顾问林乎加、国务院办公厅主任阎颖再次来到甘肃调研。

5月16日,胡耀邦一行来到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在州县领导干部座谈会上,胡耀邦一边听州委书记李德奎的汇报,一边和大家交谈。谈到草原建设时,胡耀邦说,草场围栏是个好办法,在半农半牧区可以搞围栏。学内蒙的办法,搞人工草场,种优质牧草,大面积草场搞飞播。畜牧业光出卖原料不行,要搞加工增值,要搞皮革厂、肉联厂、奶粉厂,要提高产品档次。

胡耀邦多次强调种草种树,改善生态。他说:“我讲的这些,集中到一个意思,就是种草种树,治穷致富。要打它一场硬仗,准备打它30年,搞几个战役。如果30年可以完成,那么我们两代人就可以完成。我们把这件事干好了,甘肃农民的收入,那就不是200元,也不是800元,至少是1200元以上。我们的30几万干部,70多万党员,100多万人,再加上几十万军队,共200多万人,把这件事情搞好了,甘肃的人民将感激你们。我们要想得远一点,你们这一代干不完,加在你们儿子、女儿身上,那个时候富起来,我们甘肃的干部、党员、团员,就不但为甘肃人民立下了永垂不朽的功绩,而且为实现中国四个现代化、为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立下了伟大的功绩。种草种树对甘肃来讲是个战略问题,是个天大的问题。就搞这个!抓这个!”

平凉要牢记“天道酬勤”

1986年5月19日,胡耀邦一行到平凉视察工作。

上午11时,胡耀邦一行冒着蒙蒙细雨,乘坐面包车从定西来到平凉地区静宁县。在听取静宁县负责人汇报时,胡耀邦拿起《静宁县概况》边看边了解粮食生产、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他建议静宁县要放开思路发展畜牧业,多种草,再把草变成肥料,来增加土壤有机质。搞旱作农业,得蓄水保墒,种植抗旱作物,培育抗旱品种。

5月20日,胡耀邦前往庄浪县。看到满山灌木葱茏,他高兴地说,你们好好努力几年,如果全区的荒山植被都成这个样子,我们的情况就好了。他对庄浪的庄稼长势、企业盈亏、计划生育、特色产品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胡耀邦说,平凉这个地方交通不便,地处边陲,信息闭塞,更要接受新事物,推广新经验。种草肥田,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短期能见效的致富项目,都要在一个村子选几个能手,做出榜样,先行示范。光一般号召不行,党团员要动员起来。党员不带头勤劳致富,不带头学技术怎么能行?党员只是勤劳致富还不够,还要改变工作作风。他指着会议室里挂的两幅条幅说,你这里不是有 “天道酬勤”“学海无涯”吗?“酬勤”,就是酬劳勤者,“学海”就是要吸收新鲜空气,学习新知识。这就要勤奋嘛!要奋发进取嘛!吸收新鲜经验,多想办法,把你们懂得的东西,给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传下去,使领导的正确意图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胡耀邦同志的足迹遍及陇原大地,甘肃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见过他,听过他的讲话,和他一起照过相。他广阔的胸襟、为民的情怀、直率的性格、幽默的言谈,特别是对人民群众真诚细心的关怀,令人难忘。

(编辑 杨琳)

猜你喜欢
胡耀邦甘肃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行走甘肃
甘肃卷
我叫甘肃,花开时节待君来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华国锋与胡耀邦的两次长谈
甘肃卷
胡耀邦同志纪念馆
大美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