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蔬菜答农民问(12):莲藕种植过程中,需要几年更换一次种藕?

2018-06-25 01:55刘义满魏玉翔
长江蔬菜 2018年11期
关键词:原种莲藕大田

刘义满 魏玉翔

多年来,笔者经常接到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户的咨询,他们大多是农民,也有企业家。笔者也经常到全国各产区进行现场调研及技术咨询和讲座,到各级广播电台农业节目中进行咨询和讲座。在与种植户的交流中,接触到了大量从种植者角度提出来的问题。最近几年,更是通过电话、彩信、微信、QQ及电子邮件等方式,接触到大量从事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的年轻人提出的问题。为此,笔者对种植者特别是青年种植者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整理,并力求进行较为全面的回答。

但凡从事莲藕(Nelumbo nuciferaGaertn.)种植的农户,在进行第一次引种后,大多不免会问一个问题:“莲种植过程中,需要几年更新一次种藕?”其实,不仅仅是莲藕(藕莲)种植户,包括子莲(俗称莲籽)种植户,甚至花莲种植者,不少人都提出过这个问题。在常规的技术指导过程中,有些技术人员一般会告诉莲藕种植户,“新品种莲藕种苗引进后,最好3~5年更换一次种藕”。但实际上,有些农户引进莲藕新品种种苗,种植1~2年后,就发现田间品种混杂程度变高了,常见有花色、莲蓬形状、籽粒形状、熟性、生长势、株高、叶片大小、入泥深浅、顶芽颜色、产品外观和品质等方面差异较大的植株混杂田间,对主栽品种熟性、长势、产量和品质等均产生较大影响,形成所谓的“品种退化”现象;而有的农户引进莲藕新品种的种苗后,连续种植数年甚至数10年后,品种仍然保持很高的纯度。是什么导致这一差别呢?本质上,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是莲藕良种繁育技术问题。因为目前子莲也有大规模种植,且子莲良种繁殖技术与莲藕(藕莲)基本一致,所以这里将二者一并讨论。

图1 莲植株的扩展能力较强

1 莲藕和子莲繁殖特点

①生产栽培上采用无性繁殖,但自然状态下亦可进行有性繁殖 生产上,莲藕和子莲(花莲亦是)在品种扩大繁殖时,普遍采用种藕(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类似于果树或林木等植物的扦插繁殖。单个植株的基因型(所谓“基因”,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型”又称遗传型,是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不论是纯合,还是杂合,只要具有优势,均可通过种藕无性繁殖固定优势并扩大繁殖。同时,莲藕和子莲均易产生成熟种子,进而可以进行有性繁殖。在目前生产上规模化栽培的莲藕品种中,除鄂莲1号等个别品种开花量极少或几乎不开花外,大多品种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数量的花朵并能形成成熟种子。笔者观察,莲藕品种每667 m2开花量多数可达100朵以上,有的品种可达500~1 000朵;子莲品种开花量可达4 000~6 000朵/667 m2。莲藕和子莲有性繁殖的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基因分离与重组,因而由种子萌发形成的实生苗后代的基因型,不仅与父本和母本之间有差异,而且实生苗植株个体之间的差异亦较大,其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成熟期、株高、花色、产量、节间长短粗细、籽粒大小形状、产品肉质质地等;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出现较大差异。

②用种量大,繁殖系数较低 每667 m2大田用种量一般为300 kg以上,包装堆码体积大约为0.84 m3。以种植面积1 hm2计算,则需种藕总量为4 500 kg,包装堆码体积约为12.6 m3。至于子莲,一般每667 m2需种藕120~150支, 种量为60~75 kg,包装堆码体积为0.08~0.10 m3。每667 m2可以繁殖莲藕种藕 2 000~2 500 kg,繁殖系数为 7~8;每667 m2可以繁殖子莲种藕800~1 500支,繁殖系数为 5.0~12.5。

③种藕含水量高 种藕含水量较高,采挖后不能长期贮存,需要及时进行定植。种藕采挖后到定之前的间隔天数一般不宜超过10天。

④植株扩展性较强 就现有栽培品种而言,种藕(膨大根状茎)垂直深度一般为30~50 cm,但单棵植株的水平扩展性则较强,扩展距离一般达2~5 m,种植密度较低时甚至可达近10 m(图1)。

图2 田间隔离不当和连作导致机械混杂

2 莲藕和子莲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1]

2.1 机械混杂

莲藕品种机械混杂,主要指在种藕采挖、堆放、装运过程中,选择栽培的品种种藕与其他品种种藕混杂的情况。莲藕和子莲用种量大,加之从采挖到大田定植的间隔时间短,采挖期集中,经常需要“抢挖抢种”,人多手杂,更加容易产生机械混杂。

2.2 生物学混杂

本文所谓“生物学混杂”专指由莲藕和子莲植株在田间的生长发育行为导致的品种混杂。

①隔离不当 隔离不当时,不同品种的留种田块之间,植株地下部分相互穿插导致混杂(图2)。

②连作导致混杂 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莲藕或子莲留种田实行连作,更换品种时,上一年田间存留的种藕未能清除干净,翌年重新萌发,进而与新定植品种之间形成混杂(图2)。

③莲籽遗落田间萌发成株导致混杂 老熟莲籽遗落田间后,有的可于当年萌发成株并形成膨大的种藕;有的翌年萌发,形成膨大的种藕;有的可以在田间存留多年后萌发成株。莲籽遗落田间萌发成的实生苗,理论上可能产生更优秀的单株,但实践表明绝大多数的个体表现比现有主栽品种差。笔者曾经调查,在连作的莲藕田或子莲田中,很多田块内的实生苗数量超过50株/667 m2。因为数量大,莲籽实生苗成为大部分莲藕和子莲田块发生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图3)。不过,鄂莲1号极少开花,在有的产区几乎不开花,尽管实行多年连作,但品种纯度依然很高。

④芽变 从理论上讲,无性繁殖的莲藕品种植株在种植过程中,可能因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或数量的变异等原因而发生芽变。发生芽变的芽,一旦繁殖后代,则为变异株。众多植物的芽变表现表明,尽管芽变中可能出现更加优秀的变异,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是劣变。

图3 莲藕和子莲田发生的实生苗是导致生物学混杂的主要原因

3 莲藕和子莲如何进行良种繁育

3.1 建立专门的良种繁育基地

①遵守良种繁育程序 一般应按照 “原原种→原种→大田用种”的程序进行莲藕和子莲良种繁育。其中,原原种品种纯度最高,由品种选育单位或提纯复壮单位繁殖;原种由专门的原种繁育基地繁殖,繁殖原种的种藕来自原原种,或来自从原种繁殖田选择的种藕,也可来自大田用种繁殖田选择的种藕,有时还可以从生产田选择种藕用于原种繁殖;大田用种由专门的原种繁育基地或大田用种繁育基地繁殖,繁殖大田用种的种藕可以是1~3代原种的种藕,也可为从生产用田选择的种藕。

②良种繁育基地规模的确定 建立莲藕和子莲良种繁育基地,宜根据产区生产面积大小,按照每5年更换一次种藕的规模,设置专门的繁种田块,繁殖原种和大田用种。譬如,如果莲藕生产规模为100 hm2,按照每5年全部更换一次种藕的节奏,平均每年更换20 hm2。如果莲藕繁殖系数按照6计算,则需要设置3.3 hm2的专用大田用种繁种田。子莲一般3~4年更换一次种苗,类似地,如果生产规模为 100 hm2,则每年更换 25.0~33.3 hm2,子莲繁殖系数为8时,则需要设置3~4 hm2的专用大田用种繁种田。

图4 莲藕和子莲种藕繁殖基地可以利用的隔离设施

③莲藕和子莲良种繁育基地的基本要求 莲藕和子莲良种繁育与生产过程管理基本一致,除了满足生产栽培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求交通便利,便于种苗调运;强调隔离,防止品种间相互穿插混杂。隔离分为设施隔离和空间隔离。隔离设施可以借助硬化砖混沟渠、或深80 cm以上砖混墙、或土埂上铺盖土工布(入泥深80 cm以上)、或3 m宽以上的压实道路、或宽5 m以上的排灌沟渠(图4);空间隔离时,一般10 m以上间隔距离可满足要求。另外,亦可实行2~3年水旱轮作,或不同作物种植田块轮替,采用所谓“白田”(即之前1年未曾种植过莲藕或子莲的田块)繁殖种藕。

图5 莲藕良种繁殖基地枯荷期去杂

3.2 莲藕和子莲种藕繁殖过程中的去杂工作

①定植前 对于拟用于良种繁育的田块,宜提前10~15天耕翻准备,定植日期可以比常规栽培晚10天左右,目的是便于发现和清除上年度遗留的莲藕植株。这个时期,见到叶簪或叶片,追踪挖除整株,去杂效果明显。

②生长季节 结合田间管理,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并拔除萌发的莲籽实生苗 (以叶片小、植株小为特征)和上年度遗留植株(早期,以定植穴之外株行间发生的植株较为明显),及时发现并清除花色、花形、莲蓬形状、莲籽形状、叶片大小、叶片姿态、叶面光滑度、株高等明显不同的植株。清除工作要随时进行,一旦发现杂株应立即清除。清除方法可以采用人工采挖,亦可采用高浓度草甘膦等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的水溶液,对混杂株进行注射杀灭。

③枯荷期 品种纯度高、植株长势一致的田块,进入枯荷期的时期比较一致。如果枯荷期田内,仍然可见个别植株叶片保持绿色,则可能为:a.莲籽实生苗;b.混入了晚熟品种;c.由遗留田间的零星藕头或侧芽萌发长成的迟发株;d.受莲藕腐败病等病虫为害,后期恢复生长的植株;e.生长期间受到其他机械伤害后恢复生长的植株。不过,从良种繁育角度而言,不必对这些迟发株产生的具体原因做出准确判断,一律整株挖除即可。

④种藕采挖期 这个时期,是种藕采挖及生产应用的时期,也是选种去杂的关键时期。应根据膨大根状茎(产品)的入泥深浅、主藕形状、主藕长度、藕梢长度、藕梢粗度、藕梢形状、节间长度、节间粗度、节间横截面形状、藕头形状、藕皮色、顶芽颜色等性状进行判断,剔除混杂藕支。这个时期是对种藕进行直接选择,只有事先对具体品种的种藕特征非常熟悉,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若不太确定的话,笔者建议采取“随大流法”进行选择。一般用于良种繁育的种藕,纯度都比较高,即便现有大多数莲藕或子莲生产田块,其纯度也大多在80%以上,也就是说大多数植株是同一品种,藕支“长相”基本一致或相同。所谓“随大流法”就是,以大多数“长相”基本一致或相同的藕支为选留对象。若受莲藕腐败病和食根金花虫为害,在种藕采挖期容易发现,一旦发现,应随时剔除感染莲藕腐败病的藕支和及时处理食根金花虫幼虫。

图6 种藕采挖期对种藕进行选择

3.3 种藕质量

目前在种藕质量方面,尚无专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亦无相应的团体标准,不过,一些地区在相应标准中提出过种藕质量技术指标。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近年发布了专门的地方标准DB42/T 1199-2016《水生蔬菜种子》。该标准规定,莲藕或子莲大田用种要求品种纯度不低于93%,净度不低于80%,发芽率不低于90%,缺陷率不高于7%,种藕形态结构要求单个种藕藕支的顶芽数量≥1个、完整节间数量≥2个、节的数量≥3个。其中,缺陷率指机械损伤、病虫为害、形态结构不完整及畸形种子等缺陷种子占种子总量的比率,莲藕种藕缺陷率用缺陷种藕质量占种藕总质量的比例表示,子莲种藕缺陷率用缺陷种藕支数占种藕总支数的比例表示。至于原种,则要求品种纯度不低于97%,缺陷率不高于5%,其他指标与大田用种一致[2]。

4 后记

①莲藕和子莲引种一次,需要几年更新一次种藕? 从上述内容可知,莲藕和子莲,只要建立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做好良种繁育工作,则引种一次,可以长期使用,不存在年限限制。如果没有条件设置专门的良种繁育基地,但对品种特征特性熟悉了,即便是在生产种植大田进行种藕选留,也可以长时期保持种藕品种纯度。在安徽省无为县,笔者熟悉的不少专门从事莲藕种植的农民朋友,他们大多是结合大田种植生产进行种藕选留,也保持了很高的品种纯度。以往,大田生产中一般提倡莲藕3~5年换种一次,子莲3~4年换种一次,主要是针对那些不注意种藕选留的产区而言。在湖北等地,子莲大多采用一次定植,连续栽培3~4年,因而存在一个植株密度过大的问题,需要借更换种藕、重新定植之机调整田间植株密度。

②莲藕生产栽培中能否进行有性繁殖?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问,莲藕栽培时,能否直接用种子繁殖。经常有人向笔者提出这个问题。笔者认为:a.生产栽培上,莲藕采用种藕进行无性繁殖,有利于保持基因型所具有的优势(优良性状),个体间基因型亦高度一致,环境相同时表现型也高度一致。采用无性繁殖,是莲藕生产中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

b.莲藕生产栽培中利用种子繁殖作种,并不是完全不可行,有试验表明是可行的[3,4]。笔者也曾做过调查,莲藕种子繁殖植株,当年即可收获具有商品性的藕支。

c.用种子繁殖进行莲藕栽培时,要选择采种品种。从理论上讲,种子繁殖后代株间差异比较大。用于采集生产繁殖用种,要求种子实生后代群体的主要经济性状(如产量、成熟期、肉质质地等)保持基本一致。一般情况下,藕型较大、产量较高的品种,其莲籽繁殖的后代藕型也较大,产量也较高;藕型较小、产量较低的品种,其莲籽繁殖的后代藕型也较小,产量也较低。也有人问,子莲能否用种子繁殖生产,这个问题与藕莲类似。不过,至今没有见过用种子繁殖进行子莲栽培生产的实例。

③“杂”的不一定全部是“差”的 前面谈到莲藕和子莲品种混杂的原因时,说过有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虽然实际上“杂”株大多是淘汰对象,但理论上也可能出现性状优良的单株。特别是莲籽遗落田间萌发成株后,出现性状优良单株的可能性较大。芽变也可能出现优良单株。如果留意观察,将发现的优良“杂”株,单独隔离繁殖,说不定,也可以获得一个优良的新品种。事实上,在现代意义上的莲藕和子莲新品种选育工作开始之前,历史上的传统品种应该都是这样产生的。

[1]孔庆东,刘义满,傅新发,等.浅谈莲藕良种繁育[J].种子,1993(5):55.

[2]刘义满,柯卫东,李峰,等.水生蔬菜种子质量技术指标研究与标准制定[J].长江蔬菜,2016(12):22-24.

[3]黄国振,邓慧勤,陈前綷,等.藕莲有性繁殖栽培[J].水生生物学报,1985,9(4):392-394.

[4]周治平,周家祥,胡丕德.莲藕有性繁殖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1989(3):29-30.

猜你喜欢
原种莲藕大田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夏季这样管莲藕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出淤泥而不染——莲蓬与莲藕
莲藕药膳 秋季最宜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