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洪
周南平崇尚“心象”,曾以《心与象随》为名举办多次展览,对于心象,他提出“在眼为形,存心为象;情为象牵,于是有画”的观点,即眼到方可心到,心到方可手到,手到方可心象合一,所谓“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是也。心象合一首要目的就是注重视觉的重要性,因為视觉、感觉、觉悟是人性的本能,是认知“提纯”的自我修行,一种以道修身,以身养德,以德入画,以画论道的艺术修行,这样才会达到他所说的“自我完善的因视而觉、因感而觉、因觉而悟”。他对“觉”的认识很特别,分为自觉、他觉、觉他,如“觉者之觉,意在觉他,而不在故事;视觉之觉,贵在因视而觉,归于本真,而不拘于表象,这是画之因果,也是他觉、自觉、觉他的完美过程。”他的每一幅画作背后都是以道画心,以心写照,让观者在画中由“觉他”回到“自觉”,以此体会艺术家的知觉感悟,以觉达艺。从他大量的描绘夜间作品可以看出,如《月色》里夜幕降临时,寂静的月光在云层中弥散缥缈;《睡莲》中塘里刚露出头的莲花绽放幽幽清香;《夜幕降临的时候中》露出长长的脖子的莲蒂弯着腰,在黑夜中孤芳自赏。夜深人静,整个夜晚才属于自己,此时的月色或者莲花如同艺术家自己在静夜中安心定神,才会由白天的“视觉”内化为夜间的“心象”,随心所欲,物我两忘,灵光一现,这种执迷的妙境才会达到“画到生时是熟时”。他在文中对此也提到“夜幕降临以后白天的支离破碎的形象就慢慢变得模糊,心也会因看不见眼花缭乱的东西而渐渐安静下来,天刚亮的时候神清气爽,眼前的世界也因越来越清晰而生机勃勃。所以,夜静形遁,象生于心,宜思;昼动形显,易观察,利行。”这也许就是周南平先生喜欢夜间创作以及喜好画傍晚或者晨起的艺术作品的原因所在。换句话说,这正是他“以画入静、以画养静、以画体静”的艺术供养,这种供养不仅供养艺术家自己,也供养观者,让我们在他的画作中体悟“静能生慧,慧能生智”,一起共同获得画中带来的静谧、平和、温润如玉的精神洗礼。
观他的画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光、色、墨的三者融合下,画面的体量感和厚重感把画中氤氲之气、旖旎之态映衬得淋漓尽致,给人有一种“静处一室,屏去左右,澄静静虑,无私无营”的静谧之感。这种体量感和厚重感,从他的《樛木》《夏末的早晨》《野草》《古榕之荫》等可以看出,主要有功于周南平在创作中花大量的时间反复涂抹,试图去营造一种不经意间的、浑然天成的光色空间,呈现出扑朔迷离、静谧幽暗、斑驳错杂的物象,似一团“糊涂的样子”。需要提及的是,周南平的山水与黄宾虹的“浑厚华滋、黑密厚重”有所不同,他不是为了通过多遍的、反复的笔墨皴擦和色彩渲染,来追求“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中有墨,墨中有色”。而是通过创造一种与真实物象“似曾相识”和“似与不似”,但又并非真实世界的物象,而是他心灵世界的再造和体现。他是学水墨画出身,同时又在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系任教多年,对工艺装饰性的使用莫过于色域绘画,色域绘画的背后跟中国画层层渲染是有密切关联的,他大胆地把丙烯和油画颜料掺和在水墨中,在亚麻布上创作中国画。作品《莲塘》《暖风》《疏影》可以看出,他通过红、黄、蓝、绿等几种颜色,把中国画和油画有机的集合起来,借助于油画布的材质机理和绘画的厚积涂法,把二维平面推向三维空间,营造出强烈的体量感和厚重感,使画面上具有多重性、多变性和循环往复的图式空间。
对于周南平的绘画艺术,不管是山水、莲荷、梅石、草木等,还是画中的星星点点的苔点或者雾气缭绕,都给人有一种雾里来雾里去、若即若离的记忆,一种朦胧氤氲之美溢于画面,深深地体现了中国式审美和文人艺术的思维。这不仅仅因为他长期品读诗词,参禅论佛,谈史论今,还源于他对中国传统的重视。他作为川美有名的才子艺术家,廖磊老师常开玩笑说:“他是修道之人,以道论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功夫不是为了打人,画画不是为了艺术,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为了事情本身,而是一种人生的修行,最终是为了自我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