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艺术设计之美”以艺术为前提,是一种感性的审美方式,更注重于情感的表现、色彩造型等。“技术美”以技术为前提,是一种理性的审美方式,更注重技术的表现、功能、性能等。但绝不同于纯粹的“纯艺术”和“纯技术”。两者的目的性是相同的,其审美价值也是一致的。艺术设计与技术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合作关系。其目的都是通过创造性的行为活动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造福于人类。高度地和目的性、合规律性的“艺术设计之美”和“技术”可以说都是成功的,还有助于人类审美创造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
【关键词】艺术设计之美;技术美;功能;形式;工业设计
一、艺术设计的定义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其主要科目有: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等。集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于一体。是一门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学科,需要对社会、经济、材料、市场、文化、科技能各方面都有所研究。其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艺术设计从传统走到现在,根据人类的需求,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工艺技术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包涵了艺术、文化、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等深刻的内涵。
二、艺术设计之美的产生
在传统社会,产品的生产方式多以手工艺作业为主,一些产品器物创造的手工艺人即是产品设计者又是制作者,甚至还是售卖者和使用者,所以一個产品由灵感设想到选材制作都是由一个人完成的,整个产品浑然天成,是集功能、形式为一体完美作品。机器化大生产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新型的工具、技术,使设计不再是一人一户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劳动分工的细化使一个产品的完成经过多人之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的难以操作,原先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现在必须通过专人来分步骤完成,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只是成了微不足道的辅助,懂设计的人你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人不懂设计。使制造出来的东西严重的艺术与技术分离,不伦不类,缺乏人情味,毫无美感可言,成了纯粹的产品。
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这种转变对于艺术而言是深刻的,同时对于技术而言也是深刻的。由此带来的种种影响应发了造物者的反思,如何在大工业的环境下继续保留手工艺生产方式下的协调与统一,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就需要我们将机器化给我们带来的“强劲”“高效”“高速”的优势与手工艺“人情化”“感性”“合理”的特点相结合,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设计学科“艺术设计”和审美学科“艺术设计之美”。
三、艺术设计之美的内涵
(一)艺术设计之美的内涵首先是功利美
功利美体现在五个方面:(1)具体细节性,产品的细节设计可以提高整个设计的水平与档次。细节性设计为功能而服务,小到一个门把手,一个开关,如果设计的合理、得当都可以提升实用性。艺术设计不仅是一个外壳的空心设计,而是落到细处,这样的设计才是真真打动人心的设计,更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要,给人以现实美感;(2)特征鲜明性,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想要在现代遍布琳琅满目商品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征。美的事物之所以美,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必然有其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独特特征。例如:民族特征,个人风格特征等。鲜明的特征性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真切美感;(3)思维逻辑性,所谓逻辑性就是凡事都要有理有据,在一个合理的布局和结构中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以此来说明其存在的意义并给人以逻辑美感;(4)关系整一性,设计的统一性,创新有度。如洗手池的三个水龙头,尽量保持统一的打开方式,都是物理感应或者手势控制或者按压出水,如果是一个物理感应、一个手势控制、一个按压出水,则会设计过度,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5)价值协调性,当然我们进行的任何的设计活动其目的都是造福于社会,服务于人类,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活动带来便利。
(二)其次是艺术设计的形式美
艺术设计更侧重有艺术表现力,给人以审美情趣。在设计中注重产品色彩、线条、造型等的艺术表达。在保证其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优化产品的形式,使产品具有人情味和艺术感。这样既可以提高产品的价值和美感,也可以促进消费者购买,给卖家带来利益。
(三)最后是意境美
艺术设计的意境美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将情感化为形态,另一种是以形态延生情感。设计师将自己的情感带入设计中,用心进行创作,这样的产品才是有生命力的。设计师所创造出来的产品形态让使用者产生共鸣,从而衍生出情感。
四、总结
艺术设计之美与技术美的内涵都是在经过数千上万年的摸索发展演变后得到。在现代工业的初期,实用产品的制作由最初的手工作坊转向大机器生产。这种技术的革新使长期以来的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粗制滥做的机制品和少量昂贵的手工艺制品。这种现象的出现使人们进行了反思,人们探索美的道路上最终认识到产品审美价值的真谛就是在工业文明机器化生产的条件下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功能与形式相结合。将“艺术”“技术”“设计”融为一体,即“艺术设计之美”与“技术美”的审美价值。
“艺术设计之美”以艺术为前提,有一种感性的审美色彩,更注重于情感的表现、色彩造型等。“技术美”以技术为前提,是一种理性的审美色彩,更注重技术的表现、功能、性能等。但绝不同于纯粹的“纯艺术”和“纯技术”。其目的性是相同的,其审美价值也是一致的。在进行实用物品创造性的活动时,要求我们在技术文明、和物质文化文明发展的同时,排除其在发展成果中可能形成的过度艺术性,和过度冰冷、非人情化的倾向。使人、物、社会通过设计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有机的系统。总的来说,高度地和目的性、合规律性的“艺术设计之美”和“技术”可以说都是成功的,还有助于人类审美创造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
作者简介:冯婧娟(1994.8-),女,安徽省滁州市,2016级研究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