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
【摘 要】历史思维以具体的尽可能完整的历史材料为依据,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历史认识并把握发展的一般规律,其目的是以史为鉴,回答、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中职历史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中职历史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途径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科学,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深入研究历史学科的特点,钻研创新思维理论,探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途径。
一、培养意义
中职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升到中职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学习,虽然他们已经处于人生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也有一定的思辨意识,但因中职学生认知相对较低,在初中阶段思维能力锻炼不足,其思辨能力较为薄弱。在中职学习环节中,学生逐步减少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更多转向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学习,思维方式慢慢从理论型学习方法向经验型学习方法转变,此时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不断加强,思辨能力需要不断锻炼。中职历史课堂进行有效的思辨能力训练,可以帮助中职学生松软板结的思维土壤,激活僵死的思考系统,增强薄弱的思辨能力,成为未来真正有思辨能力的人才。中职学生在充分理解教科书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和教师传授的历史知识基础上,能够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形成相對稳定的独立性和一定程度批判的思维能力,并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分析、思考历史,独立灵活地应用历史知识,有利于中职学生将来的发展。
二、中职历史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思维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历史分析思维能力,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中职历史课堂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思维能力,是中职学生未来适应职场工作的需要,是中职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认识观培养需要,是中职学生锻炼思辨能力培养的需要。根据中职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在中职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应追求知识的数量,而应追求知识的质量;不应把历史事件的分析结果教给学生,而应把如何得到结果的分析方法教给学生;同时注重传播知识的准确性、实用性和教师历史分析的示范作用,才能让中职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得到知识的拓宽和思辨能力的锻炼。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中职教师应教给学生运用辩证法分析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如学习近代史时,我们经常会得出“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结论,而且不少师生会进一步推断出“落后一定会被打败”的结论。此时如果把鸦片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联想起来加以比较分析,原先的结论推断的对错就很容易辨析和理解了;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时,中职教师应教会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如清朝的洋务运动,表面上是清朝地主阶级是为了“自强求富”,实质上是地主阶级维护其封建统治的需要。学生通过分析历史问题,能学会从当时、当地情况出发,从不同视角、多维度、客观地去思考,去分析,锻炼了思辨的周密性。
2.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前提。中国古代教育家也曾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肯尼思·H·胡佛说: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教学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的提问,另一类是学生发现的问题。历史教学中,回答老师的提问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比回答问题更有意义。美国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为发问是一个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孔子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应非常重视激励学生标新立异,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进行求异思维,提出独特见解。
3.复习巩固时,训练其思维。任何历史画卷都是由处在动态网中的时间、空间、人物这三个维度组成,而这三维度的交叉点就是我们积极思维的启发点。我们由此通过不同侧面、层次、方位去领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思维形式,把看似关系不大的知识点组合排列起来,从而使死知识变成了活知识。历史思维的训练,在复习巩固时尤为重要。这时,老师就可以以引言为纲,纲举目张,统揽全教材,前后贯通,加以复习训练,达到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目的。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思维形式来完成。一是辐射思维它是从同一来源输出各种信息形式的发散性思维。如讲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后的军事举措,可以以空间为线索,列举事实:在北方发兵北伐,在西方发兵西征,在天京外围攻破江南、江北大营,在东南派兵发展江浙,形成了太平天国1856 年前后军事上的全盛局面。二是辐集思维它是以某个对象为中心,从不同角度讲思维引向中心点的聚敛性思维,通过这种思维形式,达到正确认识、解决核心问题的目的。三是相思思维它是将两个相似的思维对象联系起来,从分析其性质特点入手,发现其异同的思维形式。如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概念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史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革命的性质、任务、社会的主要矛盾、领导的阶级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这一概念有较正确的认识。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职历史大纲关于能力培养的精髓,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挖掘其价值,巧置其提问,训练其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和锤炼自身的思辨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帮助学生,促进他们思辨能力的养成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景福.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存在的误区及避免的原则[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4),15.
[2]廖耀良.历时思维与历史意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1),9.
[3]燕海荣.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J].师范教育,201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