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栋刚 吕良臣
摘 要:鸡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属寒冷稻作区,通常条件下只能种植一些中早熟品种。通过该项技术打破常规的育秧栽培方法,使12—13片叶的晚熟水稻品种在我地区能正常生长发育,且采用一次育秧技术,充分发挥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实现水稻亩产800㎏的目标。
关键词: 钵体;超早;栽培
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选择12—13叶晚熟品种,该项目区选择品种为奇稻王一号。
2.种子处理
(1) 晒种。浸种前选晴天晒种1—2天,每天翻动3—4次。
(2) 选种。用密度为1.08—1.1的盐水选种(每100斤水加大粒盐20斤左右)
捞出秕谷,用清水冲洗1—2遍。
(3)浸种消毒。用25%用咪鲜胺3000—4000倍液浸种,每天上下翻动2次,在室内常温下浸种5—7天。
(4) 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置于30—32 条件下破胸,严防高温伤芽,当种子80%破胸时,降温到25 控温催芽,当芽长1—1.5㎜时,将种子放在阴凉处摊开凉芽6小时后方可播种。
二、 旱育稀植育壮秧
1.壮秧标准。秧龄≥50天,叶龄≥4.5片,带蘖2个以上,苗高14—15㎝,根数15条以上,百株苗干重5克以上。
2.苗床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 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旱田,园田或本田中的台田,建设高标准永久性秧田。
苗床规格。采用大棚育苗,棚宽6—8米,棚内设置2个床,床间步行道30㎝,床长30米,棚高1.8—2.2米。要求秋做床;将苗床挖40㎝深,铺上双层薄膜,膜上铺上20㎝稻壳,压实后盖上薄膜,覆盖上原有的床土,整平做床即可。
营养土配制。取旱田土三份加一份腐熟好的有机肥,将其过筛后与沃必达牌水稻壮秧剂混合,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进行。
3.播种
(1) 播种期。 3月25日至4月5日, 抓住冷尾暖头进行播种。
(2)播种量。 采用352孔钵体盘育秧,每孔播芽谷2—3粒,播种量为1.0—1.5两/盘(芽种),要达到均匀一致,每亩本田需秧田面积8㎡,35—40盘。
(3)定种 。覆土先装入钵盘内三分之二的土,然后再播种,用过筛细土覆盖0.5—1㎝,覆土要均匀一致,不露出种子。
(4) 封闭灭草。 覆土后用90%杀草丹封闭灭草每100㎡苗床用20-25毫升。
(5) 平铺地膜 。播种覆土后,在床面平铺地膜,出苗后立即撤掉。
(6)扣小棚 。在覆盖地膜后,在苗床上再扣上小拱棚。
4.秧田管理
(1)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期,保温保湿,密封管理。出苗至1叶1心期,开始通风炼苗,棚内温度不超过28℃,提倡立针期晒床凉苗1-2次。秧苗1.5-2.5叶期,逐步增加通风量,棚温控制在20℃,3叶后好天气可做到昼揭夜盖。
(2)水分管理。秧苗2叶期前原则上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旦缺水要及时补浇,秧苗2叶期后,苗床干旱或早晨秧苗叶尖无水株时,利用早、晚时间浇水,做到一次浇足浇透。秧苗3叶期和揭摸后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不能灌水上床。
(3)苗床灭草。当苗床出现杂草,稗草1.5叶期,每100㎡用20%敌稗乳油150毫升,兑水30倍喷雾处理。
(4)防立枯病。秧苗1.5叶期,喷施一次移栽灵或青枯灵,防治秧苗立枯病。
(5)苗床追肥。秧苗2.5叶期发现脱肥,每平方米用硫酸铵25克对水2.5公斤喷施叶面,之后用清水冲洗。或用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喷施,或选用腐殖酸液肥每平方米1毫升喷施。插秧前再喷施两次叶面肥,在移栽前2天每100㎡用腐殖酸液肥100毫升加生根粉2克做“送嫁肥”。
三、泡田整地
1.清理渠道。整地前要清理和维修好灌排水渠,保证畅通。
2.泡田。4月末5月初放水泡田。
3.平畦整地。旱整地和水整地相结合,田面较平的旋耕田只进行水整地,旱整地要先整平沟堑,结合泡田打好池梗,水整地要在插秧前4-5天进行,整地时间和进度要和移栽时间和进度相吻合,整地质量要整平耙细,做到高低不差寸,寸水不露泥。
四、移栽
1.移栽时期。5月10日开始,5月20日结束。
2.移栽规格。插秧规格35×13-15㎝,每穴1个钵体苗,苗穴数在1.2-1.3万株。
3.移栽质量。插秧要做到行直、穴匀、棵准,插深不超过2㎝。
五、本田管理
1.施肥
(1) 基肥。畝施农家肥2-3立方米,于翻耙前施入,化肥选用45%的水稻测土配方肥,每亩20-25公斤,中微量元素肥2公斤。耙前施入,全层施肥。
(2) 追肥。返青分蘖肥亩施尿素5-6公斤,调节肥(6月20日左右)5.2 灌溉
(3)护苗水。花达水插秧,插秧后返青前灌苗高2/3的水层,扶苗护苗。
(4)分蘖水。有效分蘖期灌3㎝浅水层,利用薄水层增温促蘖。
(5) 晒田。有效分蘖终止期前2-3天排水晒田,根据长势长相等综合情况晒田3-5天,晒后恢复正常水层。
(6) 护胎水。孕穗至抽穗前,灌4-6㎝活水,减数分裂期(抽穗前15-18天)遇低温灌10-15天深水护胎。
(7) 扬花灌浆水。抽穗后实行间歇灌溉,将水层灌至5-7㎝,自然落平后再灌水,干干湿湿,以湿为主。
(8) 排水。黄熟末期开始排水,洼地可适当提早排水,正常田块和漏水田可适当晚排,做到以水养根,以根保叶,增加后期光合作用,提高稻谷品质。
(9) 井水增温。井水灌溉要增设晒水池,面积占单井控制灌溉面积的1.5-2%,采取井口小白龙雾化增温和高台跌水增温等方法提高水温。也可采用延长渠道,渠道覆膜,昼远灌,夜近灌,勤换进水口等方法,千方百计地提高灌溉水温。
3.除草
(1) 本田封闭灭草。水稻移栽后5—7天(返青后)亩用30%阿罗津乳油50—60毫升加10%草克星10—15克,毒土法施入。
(2)防除三棱草。用30%威农可湿性粉剂二次用药,每次10—15克,每一次结合封闭用药,用后8—10天再用一次。
(3)防除高龄稗草。当稗草超过4叶期时,亩用50%快杀稗可湿性粉剂50克,采用喷雾法使用,施药前洒水,施后一天正常灌水。
4.防虫
(1)防治潜叶蝇。在虫卵期至幼虫始发期,亩用40%乐果100—150毫升,兑水20—25㎏喷雾。
(2)防治负泥虫。当成虫交尾就绪率达80%时,亩用25%敌杀死乳油15—20㎏喷雾。
5.防稻瘟病
(1)防叶稻瘟。预防上提倡稀植栽培,控制氮肥使用量,搞好预测预报,加强田间观察,及时控制发病中心,田间发病达到防治指标时,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40—50克喷雾。
(2)防穗茎瘟。在水稻抽穗前的孕穗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亩用40%稻瘟灵。为提高防效,可加入增效剂。
六、收获及脱谷
完熟期(枯熟期)收获,要按单品种单收、单脱、单储、单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