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张光辉
李维明先生作品:逐日
近年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空前丰富,人们在精神食粮方面的追求日渐强烈,社会大众对考古的关注度也呈大幅上升之势,考古学者及其职业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但考古时常被贴上“挖宝”“探险”“保守”“深奥”等标签,这也成为一些大众的惯性思维。
最近读到一本考古学者的画记,使我耳目一新,也让社会再次看到了考古学者儒雅、博学的一面。这本画记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李维明先生新作《画记:一个考古学者的写生历程》。李先生主攻夏商考古,素以严谨、谦恭、直言的治学态度闻名学界,在学界享有较高声誉。每有新作面世,必悉心研读。
这部新作与李先生以往的作品不太一样。这并非一本考古学研究论著,而是作者研习绘画以来的画作集粹,全书共载绘画300余幅,包括水彩画、油画、彩墨画和水墨画,尤以水彩画居多,这也是李先生最为擅长的一类绘画技法。
这部画记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也是该社出版的第一本以考古学者绘画作品为主要内容的专著,收录的作品上自1972年,下至2015年,历时44年,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还可了解到一位考古学者孜孜不倦的写生历程和严谨求实的治学心得。
先生自幼喜好绘画,成为一名画家是他儿时的梦想,恢复高考后,虽未能如愿进入美术院校学习,但其不忘初心,在求学及工作之余,静观山水,体味生活,以此修身养心。先生坚持写生四十余载,足迹遍布我国大江南北及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创作作品千余幅。
创作中的李维明先生
《画记:一个考古学者的写生历程》封面
正式接触绘画是在他中学时代,当时学校开设了美术课程,在此基础上潜心钻研,并积极临摹报刊美术作品,尝试创作了,《鲤鱼望月》《王城公园》《静物》等画作,开始了独立的写生之路。随后历经知识青年、美术教师、大学生、文物局科员、考古所助理研究员等多种身份,丰富的人生阅历,磨练了先生的画技,也沉淀了艺术情怀。在艰苦年代始终保持一份乐观向上的纯真,利用闲暇时间坚持写生,创作了一部分以乡野风光、名胜古迹为题材的作品,并悉数珍藏至今。随着创作的增多,技法也稳步提高,并形成以水彩风景和水墨山水为重点的绘画风格。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后,虽学业较重,但先生并未放弃写生这一修身之道,时常以校园风光、城市街景、乡野山水作为创作背景。1995年,李先生在北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进入首都师范大学任教,此后开始了创作的高峰期,其作品既有气势浩大的磅礴山河,也有朴实无华的风光。2001年调至中国国家博物馆后,虽工作繁忙,但每有机会必尽情融入自然,畅然创作一番,本画记中收录这段时间完成的作品达一百余幅。
李维明先生作品:楚青铜神兽
李维明先生作品:红木林
《画记》不仅展现了李先生四十余年的写生历程,更让我们清晰看到了一位考古学者孜孜不倦、勤学苦练、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人生标准。《画记》每幅作品如同引经据典,每一条都是有理有据,注重以实物为背景,着重现场观察,仔细推敲,内化于心,外现其形。在创作过程中更是身体力行,或冒雨作画,或雪地写生,或烈日创作,或买来大蟹家中挥墨。个中辛劳不言而明,但李先生更享受这种过程,正如其所言“写生重在表达作者的真挚感受,贵在坚持”。
李先生不仅是一名热衷美术的写生高手,更是国内夏商考古学界的著名学者,在夏商考古领域的研究卓有建树,先后出版了《文物中国史·夏商周时代》《豫南及邻境地区青铜文化》《郑州青铜文化研究》《考古学家邹衡》《司母戊鼎还有多少待解之谜》等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特别是对郑州出土牛肋骨刻辞的补释及其相关研究,从甲骨文材料上证实了郑亳说的正确性,这一发现及其研究将在学术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而其关于密县黄寨遗址二里头文化甲骨文的研究也极具开拓性,更为证实夏代文字的存在,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证据。此外,《再议东下冯类型》《先商文化渊源与播化》《郑州早商铜礼器年代辨识》《论“白家庄期”商文化》《司母戊鼎略说》等文章,在学术界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作为一名考古学者,李先生给人的印象是谦和、朴素的。他的作息较规律,除了工作,日常时间多埋头做卡片,进行学术研究;闲暇时间主要留给写生创作。到国家博物馆工作后,从李先生住地到单位大约10公里,如此距离,他坚持骑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坚持十余载,作为夏商考古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者,拥有这样惊人的毅力与平和的心态,实在令人折服。这也是作为著名考古学者的李维明先生,创作的这本厚厚的《画记》能够公开出版的原因吧。
《画记》出版之初,正值李维明先生荣退之际,这本著作赶在李先生荣退前夕出版,不仅是对一名考古学者画作的肯定,也是对其学术研究的致敬。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李先生始终保持一颗平凡心,埋头钻研数十载,修心写生千余幅,终成今日之《画记》,乃后辈学人之楷模,唯自省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