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作为儿童青少年欺负行为干扰项同的研究

2018-06-23 10:54邵慧丽李朝旭代流通
武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武德武术

邵慧丽 李朝旭 代流通

摘要:文章基于武德精神实质和内涵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进行武术对儿童欺负行为干扰项目的研究,通过探析武德精神实质和内涵为武术成为儿童青少年欺负行为干扰项目打下理论基础,从本质上解决欺负问题,减少儿童青少年欺负行为,拒绝校园暴力。认为武术中的武德对欺负者的欺负行为发生具有干扰性,改变欺负者看法从内心拒绝欺负行为;使旁观者、纵勇者、转变为受害人的防卫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在机制调节欺负者与被欺负者心理活动调整欺负行为中人的心理;使习武儿童提高社会责任感具备坚韧的意志拒绝分散社会责任感,坚定个人意志。

关键词:武术 欺负行为 儿童青少年 干扰项目 武德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3—0073—04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校园暴力事件频繁的曝光,儿童青少年的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为突出的为儿童青少年的欺负行为。为减少欺凌提供法律保障,各国政府也都下达了相关指导意见和具体文件,各国学者也都从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自身视角出发研究青少年儿童欺负行为,尤其以国外Olweus、smith等和国内的张文新、陈世平等人为首的专家学者,为防止校园欺凌暴力进行了较多的大型干扰项目措施,力求减少欺负行为。但是欺负行为没有得到理想的改善效果,校园欺凌,暴力依旧存在。欺负的本质是关于人性问题,力量上的悬殊为欺负提供了推动力,自身意识的改变才能从本质上解决欺负行为。中华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核心精神即为“武德”,武德的实质和核心是对习武者的一种内在的制约机制,升华的武德是习武者经过“内外兼修”的习武过程锤炼而达到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武术作为一个具有广泛认同感的传统项目,也一直被部分国外学者推崇作为欺负干扰的项目,例如:Total Nonstop Action(TNA)摔跤联盟指出通过摔跤项目的敢于可降低欺凌行为,美国跆拳道协会提出“Kidzn,power”项目支持武术作为反对欺凌的项目,较多国内外学者已得出武术对欺负的实施者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武术作为青少年儿童欺负行为干扰项目主要是武德的教化,它将作为武术影响青少年欺负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武德的精神实质和内涵价值理论上来探析武术能够成为青少年儿童欺负行为干扰项目的原因;进而从武德的视角来探析武术作为青少年欺负行为干扰项的可行性,剖析了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辨析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人性的善恶,为武术作为青少年欺负行为干扰项打下理论基础,为进一步阻止校园暴力提供了项目可实施依据,寻查外在推动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制止推动者、旁观者、怂恿者、附和者,以德教人、以德服人,培养帮助者和保护者,反对欺凌。

2武德和欺负行为的概念

2.1武德的精神实质和内涵

武德是儒家“仁”“义”“礼”“信”“勇”和墨家侠义精神及佛教的宗教伦理等多派的思想体系下产生,是用来约束习武者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习武者最求的最高目标。早期武德是军事伦理和武术伦理共用的概念,经过漫长的借鉴转化过程,成为现今武术文化中的一部分,武德是以武术为文化载体,武德缺乏武术这个物质载体将不复存在,习武者缺乏武德的制约,武术将沦落为“野蛮之术”。

武德的发展与其它的文化内容一样,经过不断地适应和融合,成为今天通过言传身教长时间习练“体悟”出的武德,高品质的武德发展不是通过理论的学习,而是来源于武术本身的魅力和习武者的“知行合一”,武术的最高境界是“至善至美”,追求人性的真善美。武德既是习武者所遵循的行武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马达明先生曾说:“武德是武术的优良传统,是武术文化中最值得珍惜的東西,武术高于体育的地方就是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人文教化功能,只有正气才是武术家必不可少的元气。”

武德的实质和核心是对习武者的一种内在的制约机制,升华的武德是习武者经过“内外兼修”的习武过程锤炼而达到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武德作为内心的一种制约机制,经过习武者的言行举止“以礼始,以礼终”,成功的将武术定位在一个“善”“义”的位置,武术的使用者也被赋予了侠肝义胆的英雄色彩,武德成为武术中应遵守的武术道德,武德中的“惩恶扬善”“谦敬忍让”“一言九鼎”“德艺双馨”“内外兼修”成为习武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2欺负行为概念及危害

2.2.1欺负行为概念

欺负行为是力量强的一方反复利用身体或言语方式攻击比它弱的一方具有伤害性的行为。英国教授smith(1991)认为,“在一般意义上,欺负行为与攻击行为是一样的,是有意造成受欺负者身体或心理的伤害性行为,包括打、推、辱骂、向人勒索、起外号、传谣言等方式。欺负行为主要包括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直接欺负是指欺负者直接对受欺负者进行的身体或者言语攻击行为,间接欺负是通过第三方或借助一些工具对受欺负者进行的身体或言语攻击行为。

2.2.2欺负行为的主要方式和特征

欺负行为的主要方式:

(1)身体欺负,是直接欺负的一种,是指运用自身力量或者动作对别人进行的攻击,主要包括,踢、打、摔、推、撞、抢夺。

(2)言语欺负,是运用语言对他人进行的人身攻击,主要包括辱骂,传播谣言,起小名,讽刺。

(3)关系欺负,主要是利用人际关系进行的欺负行为,主要包括利用朋友关系孤立别人,背后说人坏话。

(4)网络欺负,是指个体或者群体使用电子信息交流的方式,多次重复性地对不容易保护自己的个体实施的攻击行为。

主要有以下特征:(1)反复性;(2)目的性(有意性);(3)力量不均衡性。

在中国儿童身上发现,身体欺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男生比女生受欺负频率更高,随年龄增长,受身体欺负明显减少。吲男生更倾向于身体欺负,女生倾向于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儿童因为年龄较小,心志不成熟,情商不够高,以直接欺负为主,间接欺负较少,主要是身体欺负和言语欺负。

2.2.3欺负行为的影响和危害

欺负行为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具有潜伏性和威胁性的“因素”,欺负行为对欺负和被欺负的儿童有极强的破坏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或者转化为成年之后的暴力行为。欺负者大多接近违法犯罪的边缘,被欺负者有着较低的自尊和自信,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失眠、孤独、难以适应社会环境,严重者可导致产生自杀想法更甚抑郁自杀,被欺负者也可能由被欺负转变为欺负,主动攻击形成恶性循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欺负者来说长期欺负他人会使儿童形成攻击性人格特点,其成年之后犯罪概率是正常人的四倍。与单纯的欺负者相比,受欺负又欺负其他人的儿童青少年更有可能被伙伴圈子排斥,他们的同伴地位最低,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严重的障碍。长期受到欺负,如果缺乏正确引导会做出极端的行为,马加爵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3武德作为欺负行为干扰项的理论缘由

3.1修身养性,遵纪守法的武德内涵对欺负者的欺负行为发生具有干扰性

欺负行为的产生最终归结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平衡,通过暴力手段(热暴力与冷暴力)达到自身心理的平衡,在儿童时期的孩子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缺乏正确的认知,易受外在环境影响,家庭成员、学校环境、人际关系、知识理论都会培养儿童认知能力。武德是习武之人必修品德,在儿童时期习练武术,具有良好武德之人,不会通过身体的冲撞解决人际交往的问题,武德作为内心的一种约束机制,是除外在法律约束外又一道防线,从内心约束自身的行为,完善人格,由内至外才能达到真正的统一。因为外在条件制约,欺负者怯于外显的欺负行为,惧怕受到来自家庭和老师的惩罚,是消极的接受,是受压迫性的,经过在内心中日积月累的发酵,在适合的条件下会更加严重的爆发出来,形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武德从自身内心出发,从内心感悟到自身优势是辅助弱者,是应该限制自身的行为,习武的儿童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内心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从而形成正确的认知。

具有欺负行为攻击倾向的儿童都具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会把与自己相处过程中的一些不明情绪当作别人对自己的挑衅,从而对产生偏见,通过欺负别人,突出自己,引起关注。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欺负儿童之所以欺负他人是因为在情绪的体验上与一般儿童不同,他们很难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难以想象欺负别人对别人造成的严重后果。武德高尚的儿童,通常在门规戒律的培养下,具有较好的自制力与控制力,内外兼修,内心积极向上,不认为别人的误解就是挑衅,对人友好充满善意,深知自身的强大不是为了欺负压榨或逞强,而是自身用于防卫的同时行侠仗义。通过一系列门规戒律条例引导正确的武德观,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内外兼修,对外界形成正确的认知,从内心约束自身的行为,制止内心的不平衡,规范认知,减少欺负行为,通过引导改变看法,从内心拒绝欺负。

3.2爱国爱民,见义勇为的精神使旁观者、纵勇者、转变为受害人的防卫者

儿童的欺负行为大多是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在欺负行为中,多数儿童扮演旁观者、跟随者的角色,受到欺负行为发生时的氛围影响,从而由旁观者,变为欺凌者。习练武术者在学习武术之前都有“未曾习武先习德”之说,在古代各个门派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得持强凌弱任意妄为,“为人正直,见不平之事,遂挺身而出”(《王征男墓志铭》),这也是武德中的重要品行之一,这些规定要求习武者从内心主持正道,要仁与勇结合,碰到欺凌之事,不是鼓励纵容,不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武德中强调该出手时就出手,见不义之事要勇,该出手时不出手,是不勇不义。武德使在欺凌中的旁观者和纵勇者,敢于对恶势力和不正义之事说不,做出正义之事,制止欺负行为,帮助受害者。武术名家孙禄堂曾提到:“所谓武德,应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手德,一为口德。”不狂妄动手,不妄加评论别人。拥有武德之人,嫉恶如仇,对于欺负行为和不符合社会道德之事勇敢坚强,使在欺负行为中扮演旁观者、纵勇者等人转变为制止者,成为正义的化身,同时培养儿童独立的意志品质和自制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3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精神作为一种内在机制调节欺负者与被欺负者心理活动

儿童受欺负后向别人倾诉较少,很少告诉朋友或者父母、老师、同学等人,主要是怕受到更多的惩罚,受害人在遭受欺负后性格会变得更加内向,受欺负儿童身上的共性就是缺乏自信心,儿童自身认知能力水平不高,容易产生认知偏差,或客观上认为自身有不足之处,不承认自身的能力,容易向困难低头,过于自卑,因为自身的内心的自卑感加上外在不自信的表现,会因为别人的话语受影响,对外界交往的人不信任,充满恶意,或者因为胆小心中有事不敢表露,而受到孤立。特立独行的性格会引起一些有攻击性儿童的注意,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受欺负后加重受欺负者内心的恐惧,难以培养自信心。

与一般儿童相比,经常欺负别人的儿童他们会更倾向于愤怒,他们通过欺负别人寻找存在感,他们过于自信,性格偏激,多是“小霸王”型,做事不顾后果,为所欲为,这一种儿童多是欺负者与被欺负者的集合体,被欺负之后得不到朋友同学之间的同情,把自身的怒火转移到他人身上,通过暴力手段发泄自身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欺负者与受欺负两者之间共通之处在于缺乏社会能力,难以通过交流解决问题,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和同龄人交往过程中存在沟通障碍,难以正确处理自身的事情。这两者在自信心的问题上多是缺乏自信和过于自信,武德中强调为人要谦逊,保持谦逊作风,拥有自信之志,“舍己从人,以忍让处世”为前提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沟通与交流,维护自身与他人的利益,尊重别人,减少矛盾,调节自我心理,从内心价值认同和自主去改变自身行为,过于自卑的增强了本人自信,过于自信目中无人转变为谦逊有礼,要求恭敬谦和,避免矛盾激化。

3.4尊师爱徒,团结互助的武德内涵使青少年儿童提高社会责任感减少“社会责任感分散”

儿童在进行欺负行为中,多数是集体行为,在集体行为中,个人责任感减少,愧疚感和担心减少分散,事情的原责处罚拥有平坦的心理,社会责任感降低,这样的行为在内心会突破自己原有的底线将被允许,武德强调社会责任感,在使用武术的过程中,要以国家利益为主,人格以义当先,行侠仗义,维护和伸张正义,具备坚韧的意志,克服外在影响,遵从内心,履行自身义务,强调社会责任感,拒绝分散社会责任感,坚定个人意志。

4结语

(1)修身养性,遵纪守法的武德内涵对欺负者的欺负行为发生具有干扰性,武德从内心约束自身的行为,制止内心的不平衡,规范认知,减少欺负行为,通过引导改变看法,从内心拒绝欺负行为。

(2)爱国爱民,见义勇为的精神内涵使旁观者、纵勇者、转变为受害人的防卫者拥有武德之人,嫉恶如仇,对于欺负行为和不符合社会道德之事勇敢坚强,使在欺负行为中扮演旁观者、纵勇者等人转变为制止者,成为正义的化身,同时培养儿童独立的意志品质和自制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的精神作为一种内在机制调节欺负者与被欺负者心理活动,武德中强调为人要谦逊,保持谦逊作风,拥有自信之志,从内心价值认同和自主去改变自身行为,谦逊有礼,恭敬谦和,避免矛盾激化,调整欺负行为中人的心理。

(4)尊师爱徒,团结互助的武德内涵使习武儿童提高社会责任感减少“社会责任感分散”,以國家利益为主,人格以义当先,行侠仗义,维护和伸张正义,具备坚韧的意志,克服外在影响,遵从内心,履行自身义务,强调社会责任感,拒绝分散社会责任感,坚定个人意志。

猜你喜欢
武德武术
中华武术
探讨小学生武德教育价值与现状分析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武术
对外武术专门人才培养初探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中华武德通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