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手术”科主任变身职业化管理者

2018-06-23 05:49:08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科主任做手术职业化

摆脱手术羁绊,化身职业化管理者,科室主任将获得更加自由的状态和思考的时间。

China Hospital CEO中国医院院长

近日有消息称,四川省某医院眼科病区主任在接连完成4台高龄老人白内障手术后晕倒,大出血,情况危急。在紧急救治之后,该主任转危为安,但此事已引发业内众议。

近年来,医护人员在高强度手术中劳累过度、晕倒,甚至引发生命危险的事件时有发生。相关事件反映了广大医务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也暴露出部分医院在科室建设和职业化管理方面存在短板。

在笔者看来,科主任手术任务重与当前医院面临的内外环境有关。

一是与患者需求有关。每位患者总想让最权威的医生为其进行手术。无疑,在每个患者眼中,科主任都是该医院该科室最好的手术医生。

二是与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相关联。科主任技术出身,多种经验在握。亲自做手术,质量和安全更好把控。而安排其他医生做手术,特别是面对本案例中的高龄老人,科主任本人放心不下。

三是与科室绩效分配机制有所关联。目前,许多医院实行院科二级目标管理制,科室为单独的绩效单元。此架构下,科主任如不进行手术而只拿职务津贴,绩效与心理预期间将产生巨大落差。

笔者此前曾为某医院制定过新型绩效方案。前期调研中便发现,热衷于做手术、手术量较大的科主任,绩效确实较高。在新型绩效方案出台后,“做不做手术都有相应绩效,在整个科室手术患者的安全与质量负责”核心宗旨下,科主任成为指导手术、管理手术者,而非亲自进行手术的职业化管理者。

事实也证明,新方案运行一段时间后,该医院骨干医务人员流失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

成熟的人才梯队,一直是科室获得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仍以白内障手术为例,其属于一类手术,难度并不高。整个手术链条中,科主任应成为质量的最后把关者,放手让适合的医生主刀。唯此,才更符合人才梯队培养与使用规律。

医务人员是易患心身疾病的高危人群,长期的职业压力、较差的医疗环境、难以处理的医患关系等,都让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态不断恶化。

遗憾的是,多数医院至今尚缺乏有效的职业健康维护与管理措施,组织职业化、团队职业化和个人职业化管理体系仍未建立。

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中,最忙碌的不应是管理者。唯有依托于高效的职业化管理,团队管理者才能处于更加自由的状态,也才有进行思维前瞻的空间与时间。

猜你喜欢
科主任做手术职业化
做手术制造出碳材料?
军事文摘(2024年6期)2024-02-29 09:59:18
陪陆龟做手术
初心不悔,甘之如饴——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黄文祥教授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06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中国军转民(2018年1期)2018-06-08 05:53:09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32
汉中:科主任的“留人”智慧
中国卫生(2014年5期)2014-11-10 02:11:20
医患关系改善新途径:科主任轮岗制
新形势下赋予科主任管理新内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