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兹斌
摘要美术具有人文性质,它以形式之美和情感之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有独特的作用,美术的情感是通过画面的意境表达的。
关键词美术创作意境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什么叫意境,表达意思的情境,美术作品有意境,文学作品也有意境,看了一幅画或读了一首诗,总會受到情感的熏陶,悟出一种感想,这就是意境的作用。对于意境的感悟是带有主观性的,它是由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政治思想水平,文学艺术水平的综合能力决定的。能从作品的形式中领会作品蕴含的意境,就构成了审美能力。美术作品是通过形式来表达意境的。它的形式就是美术的语言。即色彩、线条、构图、明暗、肌理等。而这些表现形式又和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有关。所以学生对意境的感悟虽有其共性,但也有个性,老师不必强求一律,只要他们能有的感悟就是收获。学习美术的过程是欣赏、体验、创作。初中的美术课不是美术专业学校的专业课,是在学习的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目的是配合素质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素质。所以教创作意境的时候也应以此为核心,进行探索。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不同会是有很大差异的。只有以素质教育为理念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应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传统的教法是老师主讲,学生听记,那是应试教育的“三中心”(教材、课堂、教师三中心)的影响。搞的是满堂灌、注入式,学生兴趣淡然,思维不活跃,收获不大,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启发式、点拨式,教师以“中心”转角为“主导”的角色。要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想办法使兴趣浓起来,思维活起来。老师先讲,再让学生理解操作,这好比一个企业招收新工人,先培训再上班,为的是避免不熟练不规范的操作浪费资源,生产出不合格产品,影响企业声誉和经济效益,那么前期培训是必须的。但美术课不是正式的生产车间,不必考虑浪费颜料纸张。创作美术作品让学生干起来再说,这好象是把循序渐进倒过来。但为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造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何不可打破常规,尝试创新呢?如果说解放军练射击,先练瞄准取得效果后,才实弹射击,那是为了不浪费子弹,那么练习打弹弓就大可不必考虑浪费小石子,有的是,应有尽有,完全可以开始就实弹练习。美术创作也可以这样,我作过这种试验,一上课我就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见过松树,回答是都见过。那么好,今天我一句都不讲,凭你们平时自己对松树的观察与理解创作出一幅“松树图”。这可把学生逼上梁山了。是的,我就是要赶鸭子上架,为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精神。这时的学生应该是冥思苦想,不想不行,思维极其活跃,思维效率极高。他们在脑海里把各种因素都调动起来了。生活经验、观察的储备,对松树气质的理解,然后进行构思。松树画好了,老师在他们画的过程中巡回观看。我表扬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时,我在班上抽了几个类型的“松树图”。一棵老松,树根虬曲盘根错节,深扎于石缝之中,但石头画得太光滑,无古老之感。树干上,树皮开裂,树身下部有一个大窟窿,窟窿边沿向外翻凸,一道长长的裂缝直达树梢,树梢折断了,旁边斜伸出一根树枝,稀疏的松针呈苍黄色,足见其松树之老而苍劲。我把这幅画在班上来回展示,让同学们发表看法,说说这幅画的意境表达了什么?画面还有哪点不足?有学生发言了,正如我看到的,石头画得太光滑,没有古老的风貌。我向为什么要画得古老些。回答“因为松树画得那么苍老挺拔,就应以古老的岩石予以烘托,才愈能表观松树的苍劲。而且松树既年生久远,根部深扎于岩石之缝,这岩石又不是初露山崖,自然不会这么光滑,光滑了与实实际不符。我予以肯定,同学们也赞成这种看法。我又问作者画这棵松有何寓意,他说他的爷爷今年八十几岁了,象《三国演义》的老将黄忠一样,身板硬朗得很,是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活过来的。早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复员后一直从事农业。风吹、日晒、雨淋,他很少生病。我非常崇拜我的爷爷,我一看见那些老松就想起我的爷爷,他就象“高山顶上一老松,顶天立地傲苍穹,八百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对他的表白又予以充分肯定,说他是用一颗对爷爷崇敬的心画出来的。我接着评析了这位同学的美术素质:(1)他热爱生活,平时善于观察自然界的东西,松树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观察得十分细致,并把松与老人相联系,找出他们的相似点。(2)他爱好文学,他的发言中那首赞松的诗就是由京剧《沙家溪》中的插曲改造而来的。构图上,除了同学们看出的岩石不显古老,应显得凸凸凹凹,层层迭迭,与老松风格一致。总之画得是不错的。做到了以景传达感情的目的,意境意味深厚。这说明美术需要文学养料,美术也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术创作也如写文章写诗。谋篇布局,写景写人也是从生活中来,文中有画,诗中有画。一个对美术没有审美的人,是写不出情文并茂的文学作品来的。我讲这番话是在刚评析了那位同学的《松树图》后,同学也急于想老师的意见。这与一开始就听老师的注入式,讲课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此时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理解最深刻,收获也是最大的。他们从我的这番话中,不但获得了美术创作的有关理论,即美术与文学,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同时,在前面评析那位同学的画时,每个同学也在用评析别人的画的理论评析自己的画。这是授之以 渔而非仅授之以鱼,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