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传统古代女性被一个“贞”字捆绑,然而女性这样卑微的地位,并不止中国古代的女性,看似神圣的《圣经》中的女性代表——撒拉,也遵循着属于她的“三从四德”,也有着西方独特的纲常伦理。不管是中国古代女性的悲惨,还是撒拉的一生,都是代表着无数女性的状态,甚至这种状态在自由、平等的社会仍然存在,仍然被作为一个女性的标准。
关键词:撒拉;三从四德;圣经;女性
作者简介:刘全琴(1998-),女,四川凉山会东人,现就读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1
《圣经》创世纪中的第十二章到二十三章的讲述中包含了一位女性的一生——撒拉,虽不是主人公,但却是男主人公亚伯拉罕不可或缺的妻子,也是民族得以发扬光大的关键人物。作为一位相当于“王”的女人,她的存在显得既卑微又伟大,她一生就只忠贞于亚伯拉罕一人,随他颠沛流离,随他传播福音。在撒拉的身上,仿佛总有中国传统女性的影子。
一、诠释与表现:游屹于中西文明间的“三从”文化
《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古代中国女性,“三从”是判断一名女性是否为贤妻良母的标准。
尤其是美女再嫁人之后,必须听从夫家,经常成为男性争权夺利的牺牲品。一是越国西施。因为貌美,被勾践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最后不得善终,并落得“西施亡吴”的历史罪名;二是汉代王昭君。因为画工毛延寿之故,王昭君成背负和匈奴和亲的重任远嫁呼韩邪单于,为此换来了大汉和匈奴几十年的和平共处。表面上看,她有功于大汉,实际上,她只是统治者的政治工具罢了;三是唐代杨玉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到“天生丽质难自弃”、“从此君王不早朝”,描写出了唐玄宗因为杨玉环的魅惑而不理朝政而引发“安史之乱”,最后魂断马嵬驿,千夫所指。
对于撒拉,只知“一从”——“既嫁从夫”。在《创世纪》第十二章中,耶和华对亚伯兰(亚伯拉罕之前的名字)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因为上帝给亚伯拉罕说下命令,并许下承诺,于是一家人便都遵从往迦南地去。撒拉就这样成为亚伯拉罕 “成为上帝代言人”的附属品,一切听从丈夫,跟从亚伯拉罕。在后来一路南迁游经埃及,基拉耳等地,一直跟随其左右,甚至用她成为善待自己的筹码。
如果说四大美女是的“既嫁从夫”是被其利用,那么撒拉的“既嫁从夫”更多的是陪伴和成全,陪伴亚伯拉罕传播福音,宣扬上帝。撒拉的“三从”虽然只有“既嫁从夫”得以体现,但已经足以体现,撒拉作为男人的“一根肋骨”的作用和价值,当然同时体现出撒拉作为一名女性的被捆绑,作为非自由人的局限。
二、规范与变构:“四德”标准下的女性存在
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中国古代妇女的“四德”才是古代男性眼中真正的女性的行为规范,所以这个“四德”既是女性的枷锁,也是使女性成为真正女性的条件。
(一)妇德
妇德,即是品德,能正身立本。亚伯拉罕和撒拉年纪老迈,已不能生养孩子。在《圣经》创世纪第十六章中,撒拉不能亲自生育,而撒拉有一个侍女夏甲,所以撒拉对亚伯拉罕说:“耶和华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事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她得孩子。”亚伯兰罕同意了这个建议,撒拉就把夏甲给了丈夫为妾。撒拉为了延续香火,为了传宗接代,竟把自己的丈夫分了一半给自己卑微的侍女,撒拉作为一位妻子,为亚伯拉罕考虑周到,牺牲自己的幸福,来成全亚伯拉罕。
在创世纪第二十章中亚伯拉罕称他的妻子撒拉为妹子。基拉耳王亚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处在危难境地时,亚伯拉罕还是抛下撒拉,而撒拉同样在危险关头的时候却还是為之隐瞒“他是我的哥哥”。为了保护亚伯拉罕,把自己的生命都置之度外,撒拉完全能称为“良妻”。
(二)妇言
“言”,要有知识修养,言辞恰当,语言得体。撒拉对亚伯拉罕的态度一直都是毕恭毕敬的。在创世纪中,撒拉的一生的话语记载并不多,在撒拉给亚伯拉罕纳妾的时候,因为她用的是“求”字,并没有是生气,而是开心、满怀期待的商量。在第二十一章中,以撒出生后,撒拉说:“神使我喜笑,凡听见的必与我一同喜笑。”又说:“谁能预先对亚伯拉罕说:‘撒拉要乳养婴孩呢?因为在他年老的时候,我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撒拉想要亚伯拉罕知道,她要乳养孩子,她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怀,但她并没有直接要求,只是在希望有谁能告诉亚伯拉罕。对亚伯拉罕是尊敬,甚至有些害怕。撒拉的言辞得当,从不主动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三、总结与展望
“四德”即是“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橐。”撒拉都在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四德”。撒拉作为一名女性,是男性的“一根肋骨”,已经做到了能做的所有事情了,把“一根肋骨”做到了极致。“三从四德”完美诠释了撒拉的一生,虽然她在遥远的西方,但是作为同样的女性,都是趋于卑微,都是作为广大女性的一角,撒拉的“三从四德”代表着许许多多女性的条规。研究作为人类开篇的《圣经》中女性的中国色彩,也有助于研究整个女性的历史与未来。
参考文献:
[1]圣经·中英对照[M].南京: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两会,2013.
[2]赵建宇.众生之母夏娃之女性原型建构[J].作家,2012(14):71-72.
[3]陈艳艳.《希伯来圣经》和拉比文献中妇女观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