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小戴《礼记》四十九篇为研究对象,在第一部分主要探讨《礼记》中“礼”的起源;第二部分将《礼记》中的人际交往思想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寻找二者思想的契合点;再次,阐述《礼记》中人际交往思想的基本原则;最后进行总结反思。
关键词:《礼记》;交往;原则
作者简介:赵树金,辽宁大学新闻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1
一、“礼”源于交往:礼尚与往来
1.“礼”起源于原始交往
《礼记·曲礼上》有语:“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意思是,“礼尚往来”总是相互的,我们在得到他人的尊敬,同样也要尊敬别人,如此循环往复,人与人之间才能互帮互助,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仪礼·聘礼》中有大量文字提及“礼尚往来”的重要性,它要求人们在早期的商业活动中也要遵循馈赠有报、礼尚往来的人际交往原则。所以说,“礼”起源于最初的原始交往也不难理解。
据考证,“礼源于交往”的说法最早由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杨向奎提出。杨先生认为:“‘礼最早产生于古时的人际交往”,这种“原始社会的人际交往其实与最初的各种物品交易密不可分;自先秦儒家大力倡导礼仪之风开始,‘礼的最初涵义才逐渐去除了其最初的商业性质,而渐渐演变为与当今社会涵义无二的社会道德观念与风俗习惯的仪节等。
二、《礼记》交往思想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契合
1.提出交往理论的社会环境大同小异
他们二人虽身处不同的时代,但提出交往理论的社会环境可谓大同小异。他们都处在社会矛盾不断,社会现实压抑的大环境下,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友好和谐的国度,遂提出各自的人际交往理论。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不堪。而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则是处在一个社会贫富差距不斷扩大、国内战争此起彼伏、社会秩序混乱的西方国家。所以说,二者交往思想与交往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较为相似。
2.“交往理性”的有效性与“仁”学思想相通
哈贝马斯认为,只有用理性的交往才能构筑一个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以形成社会共识。“向社会提供一个经相互沟通而达成的被社会交往共同体的成员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原则[1]”,才能有助于维系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哈贝马斯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应符合以下三个原则:“保证陈述内容的真实性;保持人际关系的适宜性和正确性;言说者的意向具有真诚性[2]。”这正与后文要提及的《礼记》中的人际交往基本原则不谋而合。
三、人际交往中以“礼”服人的基本原则
1.人本: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修身的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礼记·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意思是,我们的行为与规范要在一定的社会标准的指引与遵从中不断完善,并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反省与提升,从而达到高尚的人格修养。人本,最基础的就是要做到“修身”。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中可见,“八条目”的核心即是修身,修身是一切社会规范的基础。
2.处世以诚: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诚”是儒家对待宗教崇拜的核心,最早是指对天地、祖先、神灵的一种虔诚的祭祀态度。正所谓“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礼记· 中庸》)人诚了,就会明,成为一个明白的人,事情也就做得清楚,也会使人信服。
有感而发、因情而发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方面,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做到“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正如一个人的德行,要靠后天的学习、修养、积累,其中介环节也是“诚”的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待人以敬:自卑而尊人,贫贱亦知礼
敬人者人恒敬之,无论王室与平民、无论达官与显贵,敬人敬己是实现人际交往和谐的重要原则。先秦《礼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敬让之道”的理论,“敬”“让”之道不因身份高低而有所差异,它成为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笔者认为,古之“礼”也适应当今急剧发展的社会现实,如今各种矛盾冲突也应以“礼”处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要从尊重别人、放低自己开始。
古语有云“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这在先秦著作《礼记·曲礼上》中得到完美体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定要态度谦让、相互尊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
结语:
回首过去,瞻望未来,亦应反思当下。倘若拥有良好的沟通交流方式,将会减少一些社会矛盾的发生。如若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不同身份,各守本分,素位而行,各尽其责任、义务,人人“安其位而不相夺”的和谐社会就得以构建。
注释:
[1]陆自荣:《儒学和谐合理性:兼与工具合理性、交往合理性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78.
[2]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2.
参考文献:
[1]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杨向奎:《礼的起源》[J].《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第30-36 页.
[3]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2.
[4]陆自荣:《儒学和谐合理性:兼与工具合理性、交往合理性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