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写作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8-06-22 09:30广西南宁西大君武小学530000特级教师艾斌艳工作室郭银辉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生命

广西南宁西大君武小学(530000) 特级教师艾斌艳工作室 郭银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求:“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写作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从而达到深化阅读的教学效果。我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入了非小说类文体的写作,借助其易于操作、便于阐发观点等优点,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比较文的学习,逐步发展了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他们对比分析的思维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一、比较文在课前阅读中的运用

以往在教一篇课文前,我们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预习生字词、概括文章的段意等。这些预习作业都是教师牵引着学生去完成的,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非常小,因此学生预习的兴趣不大,不利于他们创造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目标,在预习课文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完成一个比较文的口头作文,在上课时进行汇报。为了完成这一作业,教师布置两个预习作业单:一个是搜集资料的表格,另外一个是比较文的写作提纲。预习时,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按照比较文的要求进行归纳整理。比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是一组写人的文章,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体会感情的基础上掌握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情感的。因此,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我们让学生按照以下内容搜集信息(表一)。

表一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搜集信息表

在完成信息搜集后,我们要求学生根据比较文的提纲,对以上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表二)。

表二 第三单元信息归纳整理表

这样的预习,能将非小说类文体的比较文引入到阅读教学中,不仅为学生的信息搜集、归纳整理能力的训练提供了平台,而且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自主探究空间。这样的预习作业,不仅使他们对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而且逐步发展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比较文在课内阅读中的运用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可见,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目前,小学语文教材基本是按照主题内容来进行单元编排的。这样,同一题材不同风格的文章组合在一个单元中,本身就很有比较的必要和价值。在课堂上引入比较文的写作,不仅可以实现单元课文的整合教学,提升教学的效率,而且能教会学生运用比较的思维赏析课文,从而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目标。

(一)深入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并且运用《桂林山水》和《游金华的双龙洞》这两篇名作中的写作方法,教师在分析完两篇文章后,借助比较文的提纲,要求学生按照下表(表三)提示,完成比较文的提纲写作。

表三 《桂林山水》《游金华的双龙洞》比较表

要完成这一提纲,首先,学生要对教师教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其次,学生要深入课文理清文章的表达特点,明白写景文章都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并采用一些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最后,要总结归纳。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将文本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

(二)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小学教材中的一些文本,如战争、贫穷、生命感悟等,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面对这样的课文,学生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时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这些陌生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有必要将这些课文进行整合。因为单篇的学习会让学生片面地、单独地看待问题;而通过整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站在全方位的视角进行理解,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资源整合的过程就比较的过程。因此,要让学生去比较几个文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进行综合、推理。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5组课文,便是学生陌生的有关生命的话题,特别是精读课文,讲述的均是残疾人关于生命的理解。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对作者有关生命的看法很难感同身受。教学的时候,我们将《触摸春天》和《生命 生命》这两篇文章进行整合,同时引入海伦·凯勒的故事,通过比较文的提纲(表四)引导学生对这三者进行比较阅读。

表四 《触摸春天》《生命生命》及海伦·凯勒的故事比较提纲

在课堂上完成这样的提纲后,课后我们要求学生围绕“生命是什么”这个话题展开微写作活动,将比较后的收获通过微型作文呈现出来。这样,在课堂上不断训练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比较文在课后阅读中的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教学模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上功不可没。但是,这种阅读方式只是停留在阅读的层面,学生是否能够内化、运用这些阅读知识,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我们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引入非小说类写作文体,这个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不同作者的童话,如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对高年段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在课文的基础上,在课外搜集不同作家的童话作品,通过比较提纲(表五)引导学生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比较不同作者的作品,形成一篇比较文。

表五 不同作家童话故事比较表

当然,也可以以一个童话故事为起点,比较作者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比如,在教学完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安徒生不同时期创作的童话故事,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表六),同样也能形成一篇比较文的小论文。

表六 安徒生不同时期童话故事比较表

由此可见,在课后阅读中运用易于操作的比较文,能够为学生提供运用的平台,使学生深入解读作品,迁移运用阅读的方法,同时有效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其实,学生对阅读获得的信息加以整合完成比较文的过程,也是对阅读文本进行审美发现与鉴赏的过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运用,只有读写结合才能达到深入阅读的效果。非小说类写作文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实现读写结合,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生命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