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青云,陈玉根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
大肠癌是发生在直肠或结肠的恶性肿瘤,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第十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上,报告了2006年我国男性大肠癌发病率排第四,女性排第三。由于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体力活动过少、作息不规律等原因导致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我国结肠癌发病率目前以4.2%的速度上升[2],全世界以3%的速度上升[3]。大肠癌具有高复发和转移的特点[4],大肠癌的防治越来越得到关注。中医运用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对大肠癌的防御与治疗有着显著的优势[5-7]。
本文通过研究文献中大肠癌中医证型及症状、体征出现的频率,初步了解大肠癌常见中医证型及症状、体征;另一方面,大肠癌的症状、体征是明确中医证型的基础,通过研究大肠癌症状、体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对于指导辨证论治及临床用药有重要的意义。
1.1 一般资料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及万方数据库上高级搜索全文“肠癌”并含“证型”检索1992~2017年来关于大肠癌中医证型、症状体征的文献。
1.2 选择标准 关于大肠癌中医证型的文献,包括名医经验、文献整理、临床收集、相关规范。
1.3 研究方法 按照《中医诊断学》[8]及《肿瘤中医诊疗指南》[9]统一中医证型及症状、体征,并将文献中所收集的中医证型及症状、体征录入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卡方检验等数据分析。
2.1 检索结果 通过以上检索方法共检索出2054篇文献,其中符合以上标准的文献共137篇。
2.2 证型归纳结果 文献中出现中医证型共665例,并根据《中医诊断学》及《肿瘤中医诊疗指南》进一步规范名称,如湿热内蕴、湿热下注、肠道湿热等归纳于湿热蕴结;瘀毒阻滞、气滞血瘀、气血瘀滞等归纳于瘀毒内阻;肝肾阴亏、肝肾亏损、肝肾亏虚等归纳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气血亏虚、气血双亏等归纳于气血两虚等。排除频率<1%的中医证型,共收集了以下8种频率较高的证型,从高到低依次为瘀毒内阻型91例,占13.68%;脾肾阳虚型87例,占13.08%;湿热蕴结型87例,占13.08%;肝肾阴虚型86例,占12.93%;气血两虚型84例,占12.63%;脾气不足型31例,占4.67%;脾虚湿阻型25例,占3.76%;脾虚气滞型13例,占1.95%。
实证中常见瘀毒内阻型及湿热蕴结型,虚证中常见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及脾气不足型,虚实夹杂中常见脾虚湿阻型及脾虚气滞型。数据统计发现前5种中医证型出现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两虚型与脾气不足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瘀毒内阻型、脾肾阳虚型、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最为常见。
2.3 症状、体征归纳结果 由于每个证型舌苔、脉象具有特异性,故不予统计。文献中共出现3028次大肠癌相关症状、体征。首先将收集的资料根据《中医诊断学》[8]及《肿瘤中医诊疗指南》[9]进行规范化处理,如恶液质归于消瘦,便中带血归于便血,大便干结、便秘归于大便秘结,大便溏薄、大便稀薄归于便溏,乏力懒言、倦怠乏力归于神疲乏力等;其次排除出现率<1%的症状、体征。可得出常见症状、体征,见表1。
表1 大肠癌症状、体征出现频率
由此可见,大肠癌患者中常见腹痛、神疲乏力、纳差、黏液脓血便、腹胀痛、便溏、腰膝酸软、口渴、里急后重、头晕、消瘦、便血、腹部包块、五心烦热、腹胀、盗汗、腹部隐痛、恶心等。
2.4 中医证型及相关症状、体征归纳结果 通过文献中关于证型相对应的症状、体征进行整理分析,观察不同证型中症状、体征的特异性。根据中医证型研究结果,本文主要研究瘀毒内阻型、脾肾阳虚型、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及相对应症状、体征的异同。
2.4.1 瘀毒内阻型 文献中关于瘀毒内阻型症状、体征共出现294次,出现频率位于前十的症状、体征见表2。
表2 大肠癌瘀毒内阻型症状、体征出现频率
2.4.2 脾肾阳虚型 文献中关于脾肾阳虚型症状、体征共出现413次,出现频率位于前十的症状、体征见表3。
表3 大肠癌脾肾阳虚型症状、体征出现频率
2.4.3 湿热蕴结型 文献中关于湿热蕴结型症状、体征共出现371次,出现频率位于前十的症状、体征分别见表4。
表4 大肠癌湿热蕴结型症状、体征出现频率
2.4.4 肝肾阴虚型 文献中关于肝肾阴虚型症状、体征共出现439次,出现频率位于前十的症状、体征见表5。
表5 大肠癌肝肾阴虚型症状、体征出现频率
2.4.5 气血两虚型 文献中关于气血两虚型症状、体征共出现303次,出现频率位于前十的症状、体征见表6。
表6 大肠癌肝肾阴虚型症状、体征出现频率
综上,每个证型都具有特异性的症状、体征,瘀毒内阻型为腹部触及包块、便色紫暗、腹刺痛、痛有定处、舌紫暗、苔薄黄、脉弦涩;脾肾阳虚型为畏寒肢冷、腹部冷痛、五更泄泻;湿热蕴结型为肛门灼热、胸闷、苔黄腻、脉滑数;肝肾阴虚型为头晕目眩、五心烦热、盗汗、便秘、苔少或无苔;气血两虚实证为气短、肛门下坠、舌淡。通过数据分析可发现,黏液血便、里急后重、腹部胀痛在实证(瘀毒内阻型、湿热蕴结型)中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疲乏力在虚证(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苦口干在湿热蕴结型及肝肾阴血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差在脾肾阳虚型、湿热蕴结型及气血两虚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说明同一疾病不同证型之间有特异性也有关联性。
大肠癌由于患者禀赋不足,加之平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内伤七情,而致正气虚损,外感六淫邪气,久病失治,而内外之邪交互为患,引起气、血、瘀、毒阻滞大肠,大肠传导失司,长此以往,引起瘀血阻络,积生于内,故发为本病。现代医家通过研究古代文献,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相关病因病机。国医大师周仲英教授[10]认为大肠癌与患者平素体质、饮食、情志等密切相关,导致热毒、痰凝、气滞、血瘀、脾虚等证候的出现,诸邪相互交结于肠道而生肿瘤。花宝金教授[11]认为大肠癌发病关键为气机不畅,邪气久留,积聚乃生。刘伟胜教授[12]认为脾虚、湿毒、瘀阻是病之标,脾虚、肾亏是病之本,本病与脾、胃、肝、肾密切相关。章永红教授[13-14]认为肿瘤多是因虚致实所致,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杨宇飞教授[15]认为脾虚是大肠癌发生的始动因素,肝郁是大肠癌发展的调节因素,治疗上首推扶正健脾。由此可见,大肠癌的病因包括外感内伤,各种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
如今关于大肠癌的中医证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位名医对于大肠癌的中医证型都有着不同的认知。周岱翰教授[16]通过临床上的经验,运用了“四诊”“八纲”“八法”为主要手段进行辨证论治,将大肠癌分为瘀毒内结型、大肠湿热型、脾肾亏虚型、气血两虚型;孙桂芝教授[17]通过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大肠癌多是与外感、饮酒、起居等有关,并将大肠癌分为肝肾阴虚型、脾虚湿热型、湿热蕴毒型、气血双亏型、脾肾双亏型;陈锐深教授[18]认为,早期患者多见热瘀毒等实证,中晚期多为气血不足、脾肾亏虚等虚证,并将证型分为瘀毒内阻、湿热蕴结、脾肾亏虚三型;周维顺教授[19]认为肠癌的发生与发展与脾肾有关,早期为邪实,中晚期属虚,并将此病分为气滞血瘀、湿热下注、肝肾阴亏、脾肾阳虚、气血双亏5型。他们通过自身阅历及临床经验传承着祖国医学,为大肠癌的中医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中医主张辨证论治,辨证论治首先是辨证然后才是论治,故辨证这一过程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数据的形式对大肠癌中医证型及相应症状、体征进行了研究,得出了5种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型,分别为瘀毒内阻型、脾肾阳虚型、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及气血两虚型,可见大肠癌的形成与瘀毒、湿热、体虚等有关。通过整理症状、体征相关数据发现,大肠癌中腹痛最为常见,而腹痛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腹痛可分为实痛与虚痛,大肠癌实痛患者常见胀痛及刺痛,胀痛多为气机不畅所致,大多痛无定处,刺痛是由瘀血阻滞所致,且痛处固定不移,虚症患者多表现为隐痛,多是由于气血亏虚,导致脏腑失养,不荣则痛,虚痛中包括冷痛,冷痛多为阳虚所致,腹部喜温喜按。从大肠癌不同中医证型相应症状、体征的数据整理来看,每个中医证型均有其特异性的症状、体征,这也是划分中医证型的标准,同时这些证型中有些症状、体征无明显差异性,故在临床诊断时要了解不同证型之间症状、体征的异同,以免出现误诊。
本次研究对大肠癌中医证型及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整理出大肠癌常见中医证型及症状、体征以及不同证型中症状、体征的差异,对于临床上大肠癌中医证型的明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大肠癌中医证型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仅从文献上统计,没有与临床相结合,而临床上大肠癌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故对于大肠癌中医证型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1]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 2011, 61(2):69-90.
[2]聂绍发,姚璇,朱桂荣,等.武汉市大肠癌危险因素的2:3配比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 2003, 29(23):2593-2595.
[3]顾晋.下消化道肿瘤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7.
[4]赵建,南何若.胃肠道肿瘤的中医研究概况[J].浙江临床医学, 2011, 13(1):92-94.
[5]杨维泓,周华妙,郭勇,等.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探讨[J].吉林中医药, 2011, 31(5):521-522.
[6]余清清,陈旻.大肠癌术后中医药临床治疗近况[J].吉林中医药, 2012, 32(3):318-321.
[7]李佳,王文海.中医药防治大肠癌复发转移的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 2012, 53(3):255-258.
[8]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9]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中医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10]何煜舟,宋欣伟,阮善明,等.周仲瑛教授治疗大肠癌的治法治则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 28(4):696-697.
[11]秦英刚.花宝金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J].中医学报, 2013,28(2):160-161.
[12]白建平,邓宏,张海波,等.刘伟胜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简介[J].新中医, 2010, 42(11):132-133.
[13]范旻昱,章永红.章永红教授治疗大肠癌用药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29(3):425-426.
[14]章永红,叶丽红,彭海燕,等.论癌症治疗的三大原则[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7(1):5.
[15]何斌,郑丽.杨宇飞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经验[J].吉林中医药, 2013, 33(8):773.
[16]邬晓东.周岱翰治疗大肠癌的中医临床思路[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2(32):366-368.
[17]张新,孙华,李亚东,等.孙桂芝治疗大肠癌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 1998, 17(4):173.
[18]曹洋,刘展华,陈志坚.陈锐深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J].中医药学刊, 2005, 23(10):1750-1751.
[19]唐娟,钱钧,黄芳芳.周维顺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 28(7):1-2.